高喜容
研究方向
主要是早产儿危重症的救治、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新生儿呼吸机的应用。
工作经历
1986-1993湖南省儿童医院儿内科医师主治医师
1993-2006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1998-2001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科室副主任
2001至今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一科(NICU)科室主任
2006至今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一科(NICU)主任医师
科研
1、主持科技厅课题:《湖南省新生儿呼吸衰竭回顾性多中心临床研究》(C2009012);
2、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儿科应急救治相关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2012BA04B00)合作课题,《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综合救治术研究》(2012BA04B04),乙方项目负责人。
3、湖南省医药卫生科技科技计划项目(B-2014-126),改善超低出生体重儿状况的对策研究,项目负责人
4、美国中华医学会公开竞标课题Impactandcost-effectivenessoftheFamilyIntegratedCareModelontheOutcomesofStablePretermNewbornsinIntensiveCareUnits(NICUs)inChina:AMulti-Center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CMBGrant13-162)多中心课题合作课题,乙方项目负责人
学术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早产儿专家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第六届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先天性畸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第六届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xxx届新生儿学组副组长
湖南省医学会第八届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第十三届和湖南省医师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新生儿科编委
中国医师通讯编委
全国医师定期考核新生儿专业编辑委员会委员
获情况
多次荣获湖南省儿童医院优秀带教老师
多次荣获湖南省儿童医院先进个人
多次荣获卫生厅三等功
湖南省儿童医院十佳医德标兵
主要论文
近5年发表的部分论文:
1、高喜容,黄玫,吴运芹等。32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与管理。《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4(1):57-59,111
2、高喜容,黄玫,吴运芹等。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合并症及其防治(附32例报告)。《中国医师》2006,8(5):654-655
3、高喜容,吴运芹,彭小明等。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疗效观察。《中国当代儿科》2006,8(2):155-157
4、高喜容。使用小剂量地塞米松有利于早产儿撤机.《中国当代儿科》2007,9(3):263
5、高喜容,吴运芹,李磊等。早产儿慢性肺疾病临床分析.《中国当代儿科》2008,10(4):539-540
6、高喜容,杨慧,黄玫等。一例500g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成功救治和随访.《中华围产医学》2009,12(5):355-358
7、周从乐,姚裕家,高喜容等并列xxx作者。.连续腰穿防治早产儿重度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的多中心调查报告.《中国实用儿科》2009,24(8):621-626
8、陈惠金、魏克伦,高喜容等并列xxx作者。我国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发生率的多中心调查报告.《中国当代儿科》2008,10(6):686-692
9、陈惠金、魏克伦、高喜容等。预防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多中心调查报告.《临床儿科》2008,26(11):986-993
10、陈惠金,范秀芳,高喜容等并列xxx作者。6家医院147例脑损伤早产儿的多中心随访报告.《中国当代儿科》2009,11(3):166-172
11、高喜容。胸腹联体儿的术后加强治疗。《临床小儿外科》2009,8(4):8
12、庄严,高喜容等。超低出生体重儿165例临床分析.《中华儿科》2014,52:736-740.
13、WANGYi-fei,LIUGui-qing,GAOXi-rong,etal.Effectsofinhalednitricoxideinneonatalhypoxemicrespiratoryilurefromamulticentercontrolledtrial.《ChinMedJ》2011;124(8):1156-1163。
14、WangHuanhuan,GaoXR,LiuCQ,etal.Mortalityandmorbidityofneonatalrespiratoryilurein2008:A12-monthsurveyfromChineseNeonatalNetworkwithspecialemphasisonsuctant-treatedimmaturenewborns;Pediatrics2012;129:3e731-e740。
15、BoSun,LiMa,XiaohongLiu,XirongGao,limingNi.DevelopmentofNeonatalRespiratoryandIntensiveCare:ChinesePerspectives,Neonatology,2012;101(2):77-82
著作译作
参编儿科新生儿科专著7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