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简介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位于美丽的钱塘江畔、杭州下沙大学城,前身为创办于1975年的浙江银行学校,2000年6月升格为高职学院,2003年被评为浙江省xxx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优秀等级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金融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浙江省省级文明单位、全国金融职业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经济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职业技术院校党建研究会会长单位。2006年12月,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年立项建设院校。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占地面积518亩,建筑面积逾2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500万元,有以博士、硕士、教授、副教授、双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400余人,在校生6100余人。设金融系、保险与社会保障系、会计系、国际商务系、信息技术系等7个教学系部,开设金融管理与实务、保险实务、会计、国际贸易实务、计算机信息管理等24个专业,其中保险实务为浙江省重点专业。拥有xxx、省级精品课程9门,建有16个校内实训,其中xxx实验实训2项,省级示范性实践教学1项,同时建有校外实习191个。在国际贸易实务和投资理财等专业开展中澳合作办学。

  学院正确把握传承行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培育实用人才的办学定位,就业立校、服务强校、合作兴校的办学方针,积极构建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模式,努力探索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渡,大力尚德、精业、爱生的教风和诚信、、笃行的学风,践行 关爱学生进步、关注学生困难、关心学生就业的学生教育服务体系和尊重员工个性,倚重员工德才、注重员工发展的员工管理服务体系,致力于营造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质量,诚意爱学生,同心同德干事业,意气风发奔小康的金院和谐创业模式,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和质量管理,教育教学显著。 学院建有高规格的学生发展中心、技能训练中心、现代化的学生文体中心和艺术中心,拥有设备先进的证券实验室、金苑华尔街、模拟银行和全省xxx货币金融博览馆。学院会同浙江省人民金融工作办公室和主要金融部门成立了浙江地方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并创设了浙江中小企业成长研究中心、浙江信用评估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与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共同合作建设浙江农村合作金融学院,与浙商银行联合组建浙商银行培训学院,与金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金通投资学院等诸多二级学院。学院独资的杭州资信评估公司和控股的浙江众诚资信评估公司,以及浙江金苑培训中心是学院服务社会的主要窗口。

  办学以来,学院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的人才,被誉为浙江金融界的黄埔军校。

   校训

  披沙拣金、融会贯通

  披沙拣金: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在我校则意指通过大量而艰辛的实践探索,获取真知;强调职业院校的动手能力求索。(语出唐·刘知已《史通·直书》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

  融会贯通:即融合领会、贯穿前后,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与运用。在我校则强调学生在学好专业基础上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合理灵活处事的能力,同时意指金融业和金融从业人员本身所需的融通。(语出《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披沙拣金,融会贯通一起使用时,金与融相连,紧扣学院院的校名,又凸显了追求真理的感和学以致用的职业态度,高职特征强烈、鲜明,两个成语的使用也便于记忆。

   系部介绍

  金融系

  金融系现有金融管理与实务、投资与理财、国际金融实务、农村合作金融、农村经济管理(未招生)、证券与期货(未招生)七个专业。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是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列重点建设专业,投资与理财专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设有浙江地方金融发展研究中心、金通投资学院、浙江农村合作金融学院,以及金融研究所、证券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所等专门研究机构。 金融系拥有一支高质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校内专兼职教师46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5名,博士、硕士32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浙江省新世纪151培养人才3名;同时还聘请了40余位经济、金融、投资一线的专家负责专业课的教学。近年年,全系教师在《金融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动态》等各类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达100余篇,出版专著10部,编写专业教材20多本。承担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行业委托研究课题近50项。

  金融系以诚育为主线,以学生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注重对学生个性培养,根据学生素质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成长成才。组建金院银领班,发挥其示范与引领作用。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金融系以订单式人才培养为载体,实行全真化教学,面向金融一线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目前金融系已与工行浙江省分行、农行浙江省分行、中行浙江省分行、建行浙江省分行、浙商银行等12家金融机构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校企共同培养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到各订单单位工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学生人数占毕业生的比例为3/4左右。

  专业教学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要求学生毕业前至少获得一本行业资格证书。积极推进专业建设特色化、课程建设精品化、实验实训真实化工程。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为国家示范性建设专业,投资与理财专业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建设方面,《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为国家精品课程,《现代金融概论》、《网络金融》、《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银行会计实务》等四门课程列为省级精品课程,《银行会计实务》被高职高专经济类教职委推荐为国家优秀课程。建有货币陈列与鉴别实验室、现代银行柜员实训中心、808理财中心、外汇综合业务实训中心、金苑模拟银行五个全真化校内实验实训,为学生提供真实、真实情景、真实业务流程实训教学。建有35个紧密型校外实训进行顶岗实习。金融系学生入学成绩高于录取分数线100分以上,学生毕业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

  保险与社会保障系

  保险与社会保障系设有保险实务、医疗保险实务、社区管理与服务三个专业教研室和保险研究所、系办公室等机构。

  保险与社会保障系现有保险实务、医疗保险和社区管理与服务三个专业。其中,保险实务专业不仅是目前浙江省保险类xxx的省级重点专业,而且是国家重点示范建设专业之一。专业核心课程《保险中介》是浙江省首批省级精品课程。《保险理论与实务》和《财产保险》、《保险中介实务》已被列入教育部高校十一五xxx规划教材,《保险中介》为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教材。

  在学院统一领导和规划下,保险与社会保障系拥有一支实力强劲、结构合理、富有朝气和开拓的教师队伍。共有专职教师27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7名,中级职称教师9名;其中有20名教师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同时,聘请行业兼职教授、咨询专家20多名,建立了一支较为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保险与社会保障系一向重视学生的优质就业,全系教师积极拓展学生就业渠道。06届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分别达到xxx和94.49%,07届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分别达到97.98%和92.93%,均名列全院各系前列。

  保险与社会保障系一贯重视产学研合作及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教学中充分体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与企业合作建立了两个生产性校内实训和一个紧密型产学合作学院,构建了遍布全省的校外实训网络,与行业、企业共建应用型实用人才的育人网络。

  保险与社会保障系的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和教学研究。建院五年期间,该系承担省哲学社会科学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0多项,公开发表专业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和主编、参编教材十多部。

  会计系

  会计系现有会计、财务管理、信用管理三个专业,在校学生980人。专职教师2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8人,10人;双师素质教师20人;博士1人,硕士9人;主编21世纪经济金融类高等职业教育实用教材五本,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系列教材两本,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职业培训类教材两本,十一五规划教材三本。主持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6年度研究课题和浙江省财政厅07年课题两项,有手工实验室、出纳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财务管理实验室、财会综合实训中心、财税审和银税企实验室,有20个校外实训,与浙江众诚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合作设立了浙江众诚会计学院。会计专业群已被列入财政部、教育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06年(首批28所)建设计划的建设项目,成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群。 2005年会计系正式启动了基于精细化的质量文化建设工程,2006年大力推进基于示范性的教育教学创新项目,2007年构建并开始实施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学生在省财会信息化竞赛中连续3年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全国中信银行技能大赛中获得xxx名,在嘉兴工行举行的未来之星技能比赛中勇夺冠亚军;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超过97%,订单培养比例连续3年不断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在全省高职院校毕业论文评比中取得xxx名;会计专业在全校专业绩效考核中连续3年获得A等,中国商业会计学会第三届高职研讨会的成功承办等等,充分说明了会计专业精细化管理在品牌建设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经营管理系

  经营管理系现有工商企业管理、文秘、市场营销房地产经营与评估和社会管理与服务五个专业,校内拥有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文秘、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四个专业实训场所,实训场所教学设备较为完备,可进行市场调查、营销策划、模拟公司等多项项目的实施。

  经营管理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41名,其中教授、副教授9名,博士、硕士28名,在读硕士4名,大部分教师具有丰富的相关行业从业经历。系部主任及各专业主任都由具有硕士学历以上的、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教授、副教授担任。教师的科研丰富,参与了多项国家或省级课题研究,在各类刊物中都有众多论文发表。

  经营管理系注重专业建设,强调实践与理论教学的相互结合,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注重课证融合,引进了多项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已开展的职业资格考试,如:助理职业经理人、高级物流管理员、内审员等资格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拥有省级精品课程《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和院级精品课程《客户经理制》,具有良好的教学成效和积极影响。

  经营管理系学生就业情况良好,2006届毕业生的总就业率为94.44%,签约率为87.37%,倍受用人单位肯定。系部设有梅林学金,励本系优秀或特长学生。

  国际商务系

  国际商务系作为学院提出的三地人才培养方案之一–一线商务人才要地的主阵地,以培育浙商文明,锻造现代商人 为主轴,突出天下任,在浙肩,商海潮,我为先的和充分展现大气、、职业的特点;突出营造良好的商务氛围,培养学生独特的商务意识(商务思维),鲜明的商务气质与扎实的商务技能;突出强化学生英语表达和英语交际的专业基本素质和技能。

  国际商务系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素质精良、充满活力的师资团队。现有专任教师49名(其中专职外教5 名)。其中教授1名、研究员1名、副教授 7 名,硕士 23 名,在读硕士 11 名。兼职教师 42 名,其中教授 6名、副教授 12 名,博士 4名、硕士 21名,相当一部分教师具有丰富的相关行业从业经历。

  国际商务系下设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国际商务三个专业和公共英语教研室。专业建设一直以服务行业和岗位实际需要为旨,以素质基础、能力本位、就业导向为办学观念,培养有特点、有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各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系统的国际商务理论知识和商务规则、国际贸易实务、外语运用能力强、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应用型国际商务服务人才。部分专业课程以英语为授课语言,相当一部分课程实行双语教学。

  同时设有与西中央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开办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中澳合作班),采用先进的职业教育与教学方法,由澳方负责提供先进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提供三分之一专业课程的教学协助教学过程管理及师资指导。就读本专业学生在取得本校高等专科学历文凭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西中央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文凭。

  信息技术系

  信息技术系承担信息管理专业、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教学;承担全院计算机基础、电子商务教学;承担学生上机实践等工作。现有教师34人,其中副教授7人,20人,博士2人,硕士26人。同时还聘请了兼职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6人。下设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基础教研室、信息安全技术教研室、电子商务教研室。其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教研室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信息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相关金融基本知识。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基本知识、熟悉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掌握较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使用、信息系统的安全评估、管理等方面知识技能的从事信息系统安全的管理,计算机软件开发及,计算机网络日常管理与等工作的高等应用性人才。

  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Web开发技术、网络营销技术、国际贸易实务、现代物流管理等,熟悉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具备电子商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的高等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

  该系承担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实验室一个,全国示范性高职建设项目多项,其中重点实验室三个,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项目五项,全国精品课程项目1项,院优秀课程建设项目十项,院教学研究项目多项。已经正式出版教材10余部和一部国家十一五重点教材。实训:本系各专业除学院各项实验室外,均有建立了自己的校外实训,现有实训二十三个,可提供学生假期实践之用。

  银领学院

  银领学院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设置的二级学院,实行院务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由浙金院院长兼任,副院长由浙金院中层干部和商业银行行长共同担任。

  学院下设技能教研室、礼仪教研室,与浙江地方金融发展研究中心秘书处、应用型金融人才研究院秘书处合署办公,实现了地方金融事业发展研究、人才培养规格研究和高素质银领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银领学院以订单培养为始点,以双师团队为依托,以工学结合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式办学为特征,以优质银领为目标,是学校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模式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最佳结合的典范。银领学院面向商业银行业务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着力打造现代银行新柜员的黄埔军校。

  人文社科(体育艺术)部

  人文社科(体育艺术)部是主要承担思想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体育课、艺术课、经济法律课、人文素质与职业素养和以诚信为核心的金融职业等十几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及第二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职能部门。

  共有24名教师,其中专任教师23人,以院领导、系部处室领导为主体的双肩挑教师队伍近30人。在专任教师队伍中教授2名,副教授4名,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占26.1 %;9名,占39.2%;助教及以下8名,占34.7%;博士2名,硕士6名,占34.8 %;中员18名,占78.2%;专任教师队伍平均年龄为34.1周岁。

  目前部门全体教师正积极围绕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目标,努力开展金融职业素质养成的建设工作,通过构建以诚信文化为核心的金融职业和适应金融工作需求的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拓展中心、金融职业礼仪培训中心,来较为全面地推进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提升金融职业人的从业能力,为行业和社会培养具有良好诚信品质和鲜明职业素养的金融职业人才,推进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

   学院领导

  姓名 担任职务 李逸凡 党委 周建松 院长 盖晓芬 党委副 吴胜 副院长 进 副院长 陈利荣 纪委 王琦 副院长 姓名担任职务

  姓名 担任职务

  李逸凡 党委

  周建松 院长

  盖晓芬 党委副

  吴胜 副院长

  姜进 副院长

  陈利荣 纪委

  王琦 副院长

  周建松党委

  盛进 院长

  盖晓芬党委副

  吴胜副院长

  姜进副院长

  陈利荣纪委

  王琦副院长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