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斯试剂

柯林斯试剂是氧化铬 (VI) 与吡啶在二氯甲烷中的络合物。这种金属-吡啶络合物是一种红色固体,用于将伯醇氧化成相应的醛,将仲醇氧化成相应的酮。该络合物是吸湿性橙色固体。

该络合物是通过用吡啶处理三氧化铬而制得的。该络合物是抗磁性的。根据X射线晶体学,配合物是5配位的互反式吡啶配体。Cr-O 和 Cr-N 距离分别为 163 和 215 皮米。

就历史而言,该复合体最早是由 Sisler 等人产生的。

反应

柯林斯试验剂对酸敏感化合物的氧化特别有用。伯醇和仲醇分别氧化成醛和酮,产率为 87-98%。

与 Cr(VI) 的其他氧化一样,氧化的化学计量很复杂,因为金属经历 3e 还原并且底物被 2 个电子氧化:

3 RCH2OH + 2 CrO3(吡啶)2 → 3 RCHO + 3 H2O + Cr2O3 + 4 吡啶

该试剂通常以六倍过量使用。 二氯甲烷是典型的溶剂溶解度为12.5 g/100 ml。

1953 年,G. I. Poos、G. E. Arth、R. E. Beyler 和 L.H. Sarett 发现了这种试剂在氧化反应中的应用。几年后,它被 J. C. Collins 推广

柯林斯试剂

安全和环境方面

固体易燃。 一般来说,铬 (VI) 化合物具有致癌性。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