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常数

电机尺寸常数和电机速度常数,也称为反电动势常数) 是用于描述电动机特性的值。

电机常数

电机常数与绕组无关(只要电线使用相同的导电材料);例如,用 2 根平行线而不是 12 匝单线缠绕 6 匝电机会使速度常数加倍。

如果两个具有相同 K v {displaystyle K_{text{v}}} 和扭矩的电机串联工作,轴刚性连接,则 K v {displaystyle K_{text{v}}} 假设并联电气连接,系统结构仍然相同。组合系统的 K M {displaystyle K_{text{M}}} 增加了 2 {displaystyle {sqrt {2}}} ,因为扭矩和损耗都翻了一番。或者,系统可以以与以前相同的扭矩运行,扭矩和电流在两个电机上平均分配,从而将电阻损耗减半。

电机速度常数,反电动势常数

K v {displaystyle K_{text{v}}} 是电机速度,或电机速度,常数(不要与 kV 混淆,kV 是千伏的符号),以每分钟转数 (RPM) 每伏特来衡量或弧度每伏秒

无刷电机的 K v {displaystyle K_{text{v}}} 额定值是电机空载转速(以 RPM 测量)与电线上的峰值(非 RMS)电压之比 连接到线圈(反电动势)。例如,K v {displaystyle K_{text{v}}} = 5,700 rpm/V 的空载电机在 11.1 V 电压下将以 63,270 rpm 的标称速度运行(= 5,700 rpm/V × 11.1 V )。

马达常数

电机可能达不到这个理论速度,因为存在非线性机械损耗。另一方面,如果电机作为发电机驱动,则端子之间的空载电压与 RPM 完全成正比,并且与电机的 K v {displaystyle K_{text{v}}} 成正比 /发电机。

根据楞次定律,运行中的电机会产生与速度成正比的反电动势。一旦电机的旋转速度使反电动势等于电池电压(也称为直流线路电压),电机就会达到其极限速度。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