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化(信息科学)
目录
概念化(信息科学)
在信息科学中,概念化是对世界的某些选定部分的抽象简化视图,其中包含对某些特定目的感兴趣的对象、概念和其他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一个概念化的明确说明是一个本体,一个概念化可能会被几个不同的本体所实现。在描述本体论比较时,本体论承诺被认为是指本体论中与所有其他本体论共享的元素子集。一个本体是依赖于语言的,它的对象和相互关系是在它所使用的语言中描述的,而一个概念化总是相同的,更普遍的,它的概念独立于用来描述它的语言而存在。这些术语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并非所有的知识工程工作者都使用”概念化”这个术语,而是指概念化本身,或者指其所有实现的本体承诺,作为一个总体的本体论。
目的和实施
作为一个更高层次的抽象,概念化有利于讨论和比较其各种本体,促进知识共享和重用。每个基于同一总体概念化的本体都将概念化映射为具体的元素及其关系。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用能够包含多种本体的术语来描述”概念化”。这个问题被称为”巴别塔”问题,也就是说,习惯于一种本体的人如何与使用不同本体的人交谈?这个问题很容易把握,但是一般的解决方案并不在手边。它可以是一个”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方法,或介于两者之间的方法。概念化及其本体的形成包括这些步骤。概念化本体概念的具体化:每个定义都涉及其他术语的定义概念之间的关系:这一步将概念关系映射到本体结构上概念组:这一步可能导致子本体的建立本体承诺的正式描述,
![概念化(信息科学)](http://map.s-jl.com/wp-content/uploads/sites/14/2024/09/20240928000702-66f748a6a9e32.png)
例如,使它们在计算机上可读将概念转化为语言导致各种本体的例子是用伪代码表达一个过程,导致在几种不同的正式计算机语言如Lisp或Fortran中实现。伪代码使得理解指令和比较实现方式更加容易,但是正式语言使得将想法编译成计算机指令成为可能。另一个例子是数学,其中一个非常普遍的表述(概念化的类似物)用”应用”来说明,而”应用”是更专门的例子。例如,函数空间的各个方面可以用矢量空间或拓扑空间来说明,这些空间引入了对概念化的”元素”的解释和它们之间的额外关系,但保留了函数空间中所需要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