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氏紫褐牛肝菌
词条百科 0
目录
简介
裘氏紫腐牛肝菌为原产于中国的牛肝菌属真菌。 1948 年由 W.F Chiu 首次描述。它与 Boletus separans 有近缘关系。
描述
菌盖直径4-7厘米,幼时呈半球形,成熟时宽至几乎扁平。 颜色为深蓝色、蓝紫色,有时会变成栗色紫色,顶部通常光滑,很少起皱或有波纹,带有淡淡的天鹅绒般的质感。 底部的孔管长 3-6 毫米,宽 0.5 到 1 毫米,幼时为白色,成熟时或有瘀伤时呈淡黄色。
菌柄长 5-7 厘米,厚 1-2 厘米,没有牢固地附着在菌盖上,顶部狭窄,趋向于牛肝菌典型的粗中间形状。 菌柄与菌盖的颜色有些相同,但颜色较浅,带有明显的白色网状纹理。 果肉坚硬,呈白色,陈旧后会变得松软,容易被幼虫侵染。

孢子在显微镜下呈灰绿色或橄榄色,呈锥形椭圆形,大小为12-14um x 5-6um。
内容来源于网络,本内容不代表16map.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16map.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16map.com/wiki/nmzeyi0lnij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