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
简介
湘湘西州民族中医院新门诊大楼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是湘西州xxx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甲等中医医院和爱婴医院,是国家地市级重点中医医院和国家重点民族医医院,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技术对口协作医院,是吉首大学附属中医院,是国家xxx批中医全科医师培训,是大湘西地区xxx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研究生培训、实习。医院挂靠有湖南省医结合学会民族医药专业委员会、湖
医院徽标南省中医药学会民族医药专业委员会两个省级学术团体,是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土家族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所在单位。
医院历史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创建于1986年,医院的前身是建于1954年的吉首镇联合诊所,1958年改为吉首县中医院,1969年下放,改为吉首镇中医院,1982年恢复市中医院,1984年更名为吉首市民族中医院。1986年8月将吉首市民族中医院划归州管,机构名称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同年又将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并入新成立的州民族中医院。 经过17年的艰苦创业,医院现已发展为基础设施完善,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体系科学,集中医、西医、民族医于一体,融医疗、预防、康复、科研、教学于一身的甲等中医医院和国家爱婴医院,是湘、鄂、渝、黔四省边区医结合医疗中心之一。
硬件设施
医院占地面积24亩,业务用房2.59万平方米,编制床位405张,实际床位600张。现有职工582人,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70人,中级200余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60人。
拥有西门子16排螺旋CT、飞利浦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飞利浦彩超(IU22)、美国GE四维彩超、美国钬激光、狼牌腹腔镜、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宫腔镜、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口血液透析机、进口麻醉机、高压氧舱、体检车等高新医疗设备。
科室设置
医院科室设置齐全、功能完备。开设有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儿科、新生儿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骨伤科、妇科、产科、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科、皮肤科、肛肠科、针灸科、推拿科、麻醉科、手术室、血液透析中心、高压氧舱治疗室、治未病中心、体检科、放射科、功能检查科、检验科、病理科、药剂科等3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
科教兴院
医院凸显“科教兴院”,走中医、民族医特色发展之,专科特色突出,学术显著。其中“苗医土家医脾胃病专科”、“土家医肝病专科”、推拿科是国家重点专科;针灸理疗科是湖南省重点专科,急诊科是湖南省首批重点中医急诊科达标建设单位。建院来,先后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省、州科研项目40余项,获各级科技励30项次,其中卫生部科技励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励1项,湖南省科技励3项,整理出版民族医药专著7部,合作出版著作6部,其中《土家医药学》、《土家族医学史》、《中国民族药集成》、《土家医方剂学》填补了国内同类研究空白。
医院特色
医院走中医、民族医特色发展之,专科特色突出,土家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专病是200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民族医药重点专病建设项目,并于2006年4月通过了评估验收;“土家医脾胃病专科”和“土家医肝病专科”是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急诊科是湖南省首批重点中医急诊科达标建设单位;针灸推拿科是湖南省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骨伤科是湘西自治州州级重点专科。
医院在开展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肾病、糖尿病、风湿病、类风湿病、痛风、胃病、肛肠病、脊椎病及小儿脑瘫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应用民族药及其制剂“龟龙丸”治疗慢性非性结肠炎、“水桃十味汤”加减治疗重症肝炎,采用针灸、推拿、理疗综合治疗方疗颈肩腰腿痛疾病,效果显著。心血管内科运用“石氏中风单元疗法”、“颈动脉灌注疗法”和医结合治疗方疗中风偏瘫及其后遗症取得了明显疗效。
2007年,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十一.五”国家地市级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
近年来,医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中医立院、特色兴院、质量建院、人才强院、依院”的办院方针,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发展十分迅速,服务功能完善,医疗业务辐射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500多万人口,逐步成为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现代化综合性甲等中医医院和民族医疗康复中心。
管理团队
彭 军 男 党委
刘文霞 女 党委副 副院长
田继芳 男 副院长 主治医师
周明高 男 副院长 副主任药师
宋谋富 男 纪检
彭靖 男 工会
谭晓文 女 副院长 主任医师
所获荣誉
医院“外树形象、内练硬功、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办院思想,突出中医和民族医特色的办院方向,全面贯彻“科教兴院、质量建院、人才强院、勤俭办院、依院”的办院方针,始终以病人为中心,把“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落实到医院管理的全过程,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医院三个文明建设,先后多次被省、州有关部门评为“省文明卫生单位”、“省行风建设先进集体”、“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先进单位”、“州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州级园林式绿化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