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领礼服

立领礼服,在荷兰国王和的欢迎习与夫人的晚宴上,中国国家习选择了一套立领礼服,有的新闻报道认为这是一套立领中山装,其实这套衣服和中山装是不同的衣服。

立领礼服
习与夫人外访时着装

礼服式样

  立领礼服的右胸口袋取消,左胸的口袋上可以加民族风格的装饰品,下面的两个口袋改成暗的,这都是和中山装最明显的不同。这种风格和夫人的民族风服饰很搭。

礼服变迁

在中国历史上,一位善于自己创造和设计服装的国家xxx,就是被尊为国父的孙中山,习穿着的立领礼服受孙中山的衣着影响很大。初期的家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国际,过去的顶子翎子突然废止,和国际交往或者对国内展示的时候,人们进入了一个乱穿衣的混乱期,袁世凯、黎元洪这样军人出身的家会选择去掉军衔的军便服,黄兴这样的者会穿着西装,议会的宋教仁则选择西装和立领衬衣,孙中山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则希望创造出一种百搭的中国文官服饰,这就是影响了中国近百年的中山装。

中山装介绍

中山装的蓝本,有人认为是南洋华侨的企领(立领)便服,有人说是军便服,不过看起来最接近的仍然是日式校服和日式的陆军士官。孙中山在日本多年,还和日本姑娘恋爱过,常见的日式可能更接近现实,不过后来中国遭到了日本的侵略,人们往往不愿意承认这种国服源于日本了。

  中山装是一套服装,根据后来的解释,五个扣子代表五权,衣袖上三个扣子代表三权分立,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国之四维),背后不开缝,意思是国家不能,其实很多服装都是类似的配置。

  孙中山对衣服上的理想和实用性一样满意,他觉得中山装里面不用穿衬衣、马甲。中山装在1916年前后出现,国民北伐成功之后,被定为高级官员的正装,宣誓就职的时候必须穿着。在影视作品里,那些某专员一类的角色穿的都是这样的衣服。

  中山装是xxx除了军服外穿着最多的衣服,在非正式的场合,他也会穿长袍和马褂,今天的也仍然有穿着长袍马褂的传统。1945年,xxx和在重庆谈判时,两人穿的都是传统中山装。不过再看1949年之后的中山装,就逐渐有了变化:毛式中山装的领子更尖、更锋利,据说是设计师做了针对性的,尖领子更利于凸显人的身材,让人显高。很快这种改版中山装风靡全国,至今仍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影响,比如鉴定人民币的标准之一,就是去摸毛的领子,人把改版中山装称为毛式。

  其他曾经被当作文官的,还有双排扣的列宁装,这衣服在1930年代到1950年代一直风行,来自苏联,本来是男装,后来转为中性,能比较好地勾勒腰身,后来变成55式女警的,好多反特电视剧当中还能看见这样的漂亮。

  中国文官改穿西装的风潮和的呼吁有关,1983年,时任中央总的视察深圳时专门提到:特区干部把衣服穿好些,要敢于穿西装,我1953年还穿过花衣服。这句话引发了当年花裙子的热销,也让西装成了合规的文官。

  在西装成了中国文官的主流之后,中山装仍然有自己的,1989年秋天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和身穿灰色中山装握手微笑的照片成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1992年十四大闭幕之后,很少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不过在参加军队相关活动时会选择绿色中山装,、习担任军委副和时也都穿着绿色中山装,强调的是军队领导的属性,但是在2009年国庆阅兵时,选择的是灰色中山装,因为这一活动他是以国家元首的身份检阅军队。

  尽管是中国的独家国服,但无论传统中山装或者改版中山装,显然都不是一国元首接受外国皇室宴请时的适合礼服:意味浓烈,款式比较旧,显得不够正式。四个大口袋一看就像是来开会的。从这点上看来,习的这套立领礼服就很好。右胸口袋取消,左胸的口袋上可以加民族风格的装饰品,下面的两个口袋改成暗的,这都是和中山装最明显的不同。这种风格和夫人的民族风服饰很搭。

  从便服到礼服,习正逐渐树立中国的一套服装标准,可以归纳为:平时对内尽可能简,出门对外民族风而且隆重。

礼服知识

  立领服装接近于时期中山装的早期形式,也和源于日本、在早期常见的学生装有类似之处,适合东方人身材。

  类似的立领服装也是孙中山很喜欢的衣服,在他发明中山装之前,他曾经多次穿着立领服装,显得沉着干练,气质十足,在《》等影视作品中,也多有孙中山穿着这类服装的镜头。

  习的这次穿着将立领服装纳入了涉外的正装、礼服范畴,给了有机会参与类似场合的高级官员一种新选择。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