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钰
命运坎坷
黄秋钰的家,距离彭家坝小学还有几公里山。大年还没有过,家家户户都挂着香肠xxx;而黄秋钰的黄秋钰与奶奶睡觉的床上铺着冰凉的竹席口,连副春联都没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拉扯着黄秋钰生活在这个老房子里,房间里面没有家具,没有电器。xxx的一只灯泡下,是黄秋钰和她的奶奶的床。床上一床薄薄的被子,下面垫的谷草,仰头能够看到瓦楞间巨大的缝隙。黄秋钰说:下雨的晚上,我和奶奶只好站起来,这里站一下,那里站一下。她的奶奶鲁光荣撩起破烂的衣角擦擦眼睛说:是怕哪个笑嘛?儿女不争气,娃儿我们当老辈子的也。
黄秋钰的懂事,在附近的乡邻间都是出了 名的。恁个小个娃儿,插秧子比她奶奶都得行。邻居说,从小没有妈,她的爸爸又不管事,4岁开始黄秋钰就知道捡废品,回家堆起来存着卖钱;5岁的时候,把裤脚挽到大腿上,到水田里面去插秧苗,在水田里面不晓得摔了好多次,每次还喊我奶,你看我插了恁个多了。黄秋钰
黄家养的一头小黄牛,她的爷爷教它犁田。因为还没有拴惯鼻子,邻居们经常会看到黄秋钰在坡上,扯着牛鼻子上的绳子和小黄牛对拉的情景。经常遭拉哭,又好笑又伤心。老两口都和我们一样,是老实巴交的人。邻居陈群军说,黄泽模有一儿一女。他的女儿因为早年间患上病,疯疯癫癫离家多年,曾经被送回家里,但是过不了两天又跑了;他的儿子黄光平自从秋钰的妈妈离家之后,他也经常不回家,更不要说照顾老人和孩子。
她的爷爷说,一年仅靠着地里的收成,他们一家只能收入1500元左右。生活很困难,但是更困难的是自己越来越老,不知道今后怎么去照顾孙女。
老师关爱
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的董珉岐,家境在当地算得上是很不错的。毕业之后她来到了丰都县董家镇彭家坝小学支教,按照当初的约定,支教3年就可以结束了,可已经是第四年。在这个学校里,董珉岐更像是生活保姆。除了平时要上课之外,董珉岐和丈夫陈飞在距离学校50米外的租住房里,住了13个孩子,这13个孩子全都是留守儿童。洗衣、劈柴、做饭、作业,这些都需要董珉岐和陈飞两口子做。两个乡村老师,在自己的家里替一群远离父母的孩子,支撑起了一个家。
在这13个孩子中,黄秋钰就是其中一个。7岁了,但是个子小小矮矮的,看上去只有5岁左右。2010年9月,董珉岐接了一个新的一年级,黄秋钰在这群孩子中间显得很特别。我就发现孩子们不愿意和她玩儿,连座位也隔得很远。拉到家里,董老师给黄秋钰洗了个澡,足足洗了两桶水,臭得董珉岐当天晚上连晚饭都没有吃得下。问一问,才晓得,这个娃娃真的很可怜。黄秋钰出生在一个非婚家庭里,妈妈在她6个月大的时候,嫌弃家里穷离家出走再没有回来;而爸爸之前又因为偷了村里的耕牛,被司法机关后经常不回家。
黄秋钰被董珉岐叫到她家里住之后,黄秋钰开始过上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幸福生活。其他12个留守儿童,父母都会按月支付孩子的生活费给董珉岐,而黄秋钰没有钱,董老师待她和其他孩子一样,帮她洗澡,有高年级的孩子穿不了的衣服,董老师替她收着;中午晚上每顿饭都有肉。
老师
黄秋钰在董老师的家里,过了3个月的快乐日子。一直到2010年寒假前,黄秋钰发现了董老师的秘密:董珉黄秋钰抱着她养一只小鸡岐怀孕了。在铜梁县当医生的父母很是不放心女儿,专门开车到彭家坝小学来过一次,这里艰苦的条件让他们对女儿更担心,走后每天几乎要打两三个电话来问问女儿吃了些什么。这些电话,被黄秋钰听到了。
董珉岐没有想到,黄秋钰已经有了打算。她的爷爷在腊月替她卖掉了她捡回来的塑料饮料瓶。用卖废品的钱,以每只1.5元钱的价格,买来了20只小鸡仔。
整个寒假,黄秋钰都在精心地照顾着这些小鸡仔。我们院坝下面的小石头,都被她搬松了的。62岁的邻居杜昌英说,黄秋钰每天都拿着一个玻璃小瓶子,到处翻石头找蚯蚓,挖出的蚯蚓,都被她拿去喂小鸡。哪家有剩饭,她也去捡回来,喂自己家里的小鸡。
腊月养的鸡,大半年之后就能生蛋。而那个时候,董珉岐应该是生完孩子休完产假返回彭家坝小学了,她告诉爷爷,这20只鸡,生蛋之后送给老师,今后鸡卖出去,还能替自己交学黄秋钰在给小鸡喂食费。
黄秋钰很内向,不太愿意主动说话,记者问她说:小鸡仔长大了,你拿来干啥子?卖了换钱钱。换钱钱干啥子?交书费。还有呢?给董老师吃蛋。
主城读书
2011年2月16日已来,来自美国、等地的华侨以及国内各地的好心人纷纷向她捐款捐物。至今,小秋钰已从丰都农村转到九龙坡驿都实验学校上学。
以下是《重庆商报》的报道《小秋钰养鸡女孩主城读书》
昨日,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小秋钰和同学们玩游戏。
首席记者 钟志兵 摄
家住丰都董家镇关圣场村6组6岁的小女孩黄秋钰养了20只小鸡,打算当它们长大后卖掉挣钱供自己继续念书。今年2月16日,此事经本报报道后,来自美国、等地的华侨以及国内各地的好心人纷纷向她捐款捐物。至今,小秋钰已从丰都农村转到九龙坡驿都实验学校上学。
主城念书费用全免
昨天10:30,记者来到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小学一年级(2)班,黄秋钰和同学正跟着班主任王世群老师朗读课文。
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校长王小龙介绍,今年9月初开学时小秋钰从丰都农村转到了该校读书。原本在该校读书小学6年应缴12000元,但考虑到她家的实际情况,这笔费用学校全免。“平时小秋钰的书本费、保险费、社会实践费等所有费用也是全部免掉的。”王小龙说,开学至今,小秋钰没缴过一分钱,还获赠学校给她制作的一套冬季校服。“如果她将来愿意在我们学校读初中,我们也会给她免费用。”王小龙说。
深圳好心人寄寒衣
昨天,小秋钰梳着平头,上穿粉红色的衣服,下穿一条牛仔裤。记者将深圳一好心人寄来的防寒服转交给了小秋钰。
小秋钰所读学校没有住读,每天她放学后都要回到爸爸黄光平位于附近重庆祥吉机械厂里的宿舍里。重庆祥吉机械厂总经理助理杜川才介绍,当时董事长姜良获知小秋钰情况后,积极协调白市驿镇相关部门,最终让小秋钰从丰都农村转学到主城,还腾出一套房供父女俩住。
已收到数万元捐款
来自重庆绿叶义工协会的消息称,目前,小秋钰收到的捐款已达数万元,全部存在他们的账户上保管,以供她今后读初中、高中或大学之用。
惠民政策
吃上“爱心午餐”
昨天,小秋钰所读的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校长王小龙说,小秋钰现在不仅吃上了“爱心午餐”,每天还喝上了牛奶。
每天中午,小秋钰都在学校免费吃饭,每天早上包括小秋钰在内的所有学生都会领到一盒牛奶。
新年愿望
祈盼好心人开心快乐
昨天,记者问小秋钰在新年里有什么愿望时,她沉默了几秒钟后,笑着告诉记者,她要感谢资助过她的所有的好心人,并祝他们新年开心快乐。她说,如果有时间她想去看看曾资助她的董珉岐老师。放寒假后,她还要回丰都老家去看望爷爷奶奶。
记者手记
大爱令人动容
自从今年2月16日,本报刊发小秋钰的事迹以来,她无时无刻不被爱包围着。当初,记者每天都会接到数十个来自的捐助电话。
重庆祥吉机械厂董事长姜良看到本报报道后得落泪,后来他不仅将小秋钰的爸爸黄光平从上海接到他的厂里上班,还将小秋钰转到主城念书,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也为她免掉所有费用。这来自社会的关爱,始终温暖着小秋钰。
首席记者 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