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

1979年3月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罗湖区于同年10月正式组建,辖福田、附城2个和深圳镇。

1996年时的罗湖区1982年1月,设立罗湖行政区,辖整个深圳经济特区。

1983年6月,深圳市把经济特区划分为罗湖、上步、南头、沙头角4个管理区,罗湖管理区辖附城、人民街道办与和平街道办2个办事处,同年10月,撤销附城、人民、和平2个街道办事处,设立桂园、笋岗、蛟湖、南湖、黄贝、翠竹6个街道办事处。

1979年10月至1990年7月,罗湖区是深圳市的派出机构

199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罗湖管理区、沙头角管理区合并组建新的罗湖区。

1990年9月,罗湖区分别成立xxx届区委和xxx届人民。辖

区范围包括沙头角镇和南湖、蛟湖、笋岗、翠竹、桂园、黄贝、盐田、梅沙8个街道办事处。

1997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沙头角镇、盐田与梅沙街道办事处从罗湖区划分出去,新组建盐田区。至此,罗湖区保持现行政区划建制。

罗湖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罗湖区辖桂园街道、黄贝街道、东门街道、南湖街道、笋岗街道、东湖街道、莲塘街道、东晓街道、清水河街道等10个街道办事处,下辖83个社区工作站,115个社区居委会。

地理

区域人口

2009年,罗湖户籍人口为44.28万人,办理居住证人口为93.82万人。各街口: 桂园街道79615人、黄贝街道110944人、东门街道79000人、翠竹街道181925人、南湖街道68095人、笋岗街道126895人、东湖街道65014人、莲塘街道63317人。

罗湖区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区域经济

2011年 罗湖区2012年,罗湖区生产总值(P)1359.05亿元,比上年增长(下同)8.6%。全区xxx产业增加值0.10亿元,下降16.1%;第二产业增加值107.20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1251.75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为0.0:7.9:92.1。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83.12亿元,增长11.1%,占全区P比重达65.0%,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0.6%,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1.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918.76亿元,增长8.9%,占P67.6%,占第三产业73.4%,贡献率为68.5%;金融、商贸物流、黄金珠宝和文化创意四大重点产业增加值917.65亿元,增长10.1%,占P67.5%,贡献率为78.1%,其中,金融业增加值531.82亿元,增长10.0%;商贸物流业增加值333.99亿元,增长10.0%;黄金珠宝业增加值32.62亿元,增长18.5%;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62.14亿元,增长12.1%。

xxx产业

2012年,罗湖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0.10亿元,比上年下降16.1%。全区林果场面积为2500亩,下降69.2%;产量385吨,下降28.4%。全区水产品产量1367吨,增长2.4%。

第二产业

2012年,罗湖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804.15亿元,增长1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货值331.65亿元,增长65.1%。全区工业产品产销率为100.3%,提高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5.9%,降低1.0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39.40亿元,下降29.2%,其中利润总额30.8亿元,下降33.7%。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74297元/人·年,增长16.1%。企业亏损面8.6%,降低1.0个百分点。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49亿元,比上年下降2.8%。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2年,罗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3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20.91亿元,增长16.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4.12亿元,增长15.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总额分类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7.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通讯器材类下降3.1%,汽车类下降0.5%。

对外经济

2012年,罗湖区外贸进出口总额359.6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8%,其中进口总额107.69亿美元,增长8.1%;出口总额251.99亿美元,下降6.8%。从出口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44.93亿美元,下降21.1%,占出口总额的57.5%;加工贸易出口61.21亿美元,增长28.2%;其它贸易出口(其中94.9%是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45.85亿美元,增长17.3%。从十大类传统大商品出口额看,增长最快的是家用电器、高新技术产品和电讯设备及器材,分别增长28.4%、13.8%和5.7%。从出口市场看,对亚洲出口下降2.0%,对和洲出口增长24.0%和3.8%,对欧洲、非洲出口分别下降20.4%、26.4%。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88个,比上年下降7.1%。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8.39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额7.11亿美元,下降61.9%。生产性服务业中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共新批项目111个,下降3.5%。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