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杰克逊

早年经历

迈克尔杰克逊,1958年8月29日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小城盖瑞,是家庭中第7个孩子。他的父亲约瑟夫与凯瑟琳于1949年结婚,约瑟夫出身在阿肯色州的一个路德教牧师家庭,很爱音乐,擅长演奏电吉他,当时经常在一个叫“费肯思”的乐队演出,以赚取一些额外收入,来支撑这个家庭庞大的生活开支。母亲凯瑟琳会弹钢琴,也会演奏单簧管。

1963年,5岁的杰克逊便开始显露其在歌唱及舞蹈方面的才华。

杰克逊与其父亲的关系一向欠佳,以致他自小便不喜欢父亲。迈克尔曾说过,父亲从没有和他玩过游戏,也不曾背过他,而且童年时受过虐待,故父子关系极度疏离。

1993年,在接受美国黑人脱口秀女主持温普瑞的采访时,杰克逊xxx次公开透露童年时父亲对他的虐待。他回忆说,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其余所有时间都在录音棚里排练,一直练到睡觉前。杰克逊记得父亲常常坐在一把椅子上,手里拿着皮带。

1960年代中期,杰克逊和四个哥哥在父亲的组织下成立了杰克逊五兄弟,这个组合以迈克尔为主唱。

1968年,杰克逊所在的乐队与当地的一家唱片公司Steeltown合作出版了xxx张唱片《Big Boy》。

1969年,杰克逊全家迁居洛杉矶。杰克逊个人的首支单曲《I Want You Back》登上排行榜榜首。

1979年8月10日,杰克逊发布了首张单飞专辑《Off the Wall》,使他从一个刚露头的童星成长为具有开创性的艺人。 这也是迈克尔首次与专辑制作人昆西·琼斯(Quincy Jones) 合作。

1972年11月起,杰克逊五兄弟开始了国际性巡回演出,包括伦敦、西德、意大利、法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非洲等地。迈克尔在摩城唱片,共发行了4张个人专辑。

1975年1月,迈克尔发行第四张专辑《Forever, Michael》。

Michael JacksonMichael Jackson

1976年,杰克逊五兄弟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订了协议,先加入费城国际部,后来又转到该唱片公司旗下的EPIC唱片公司。杰克逊五兄弟乐队改名为“杰克逊乐队”。

1978年,迈克尔与戴安娜·罗斯一起出演电影《新绿野仙踪》,并结识了电影的音乐制作人昆西·琼斯。

1979年8月10日,迈克尔发行专辑《Off The Wall》。这张专辑总共在美国专辑榜内停留了84周,其中派生的四只单曲全部打进了排行榜前10名。而《Don’t Stop ‘Til You Get Enough》一曲使迈克尔获得了格莱美奖最佳R&B男歌手。

80年代

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

1991年11月26日,杰克逊发行了个人第八张专辑《Dangerous》,首支单曲《Black or White》的音乐录影带发行后也成为继《Billie Jean》之后的杰克逊最受欢迎的单曲。

杰克逊开始尝试New Jack Swing音乐,专辑的前半部是专为New Jack Swing音乐而创造的,收录的歌曲有《Jam》、《Remember The Time》,以及反映种族问题硬摇滚单曲《Black or White》。

1993年,迈克尔先后获得美国音乐大奖“国际艺人大奖”、“格莱美传奇奖”、“年度人道主义奖”以及世界音乐大奖所颁发的三个奖项。

1995年,迈克尔与索尼合并的出版部门创造索尼音乐出版他的ATV音乐目录。迈克尔保留一半的公司所有权。同年6月16日,他发行了双碟专辑《History》。迈克尔在《History》专辑中进行了键盘,合成器,鼓,打击乐器,吉他的演奏。《History》中的单曲《Scream》是对媒体的歌曲斗争。MV由迈克尔和妹妹珍妮·杰克逊完成,获得了1996年的格莱美最佳音乐短片奖。R&B曲风的《You Are Not Alone》是其中的第二支单曲。之后,《History》获得了格莱美最佳专辑的提名。

21世纪

2001年10月30日,专辑《万夫莫敌》发行。这是迈克尔·杰克逊生前最后一张创作专辑。首支单曲《You Rock My World》是一首带有浓重弦乐编曲烘托的作品,由Rodney Jerkins担当制作大任。2001年,以独唱艺人的身份再度入主摇滚名人堂。

2002年,以词曲创作者的身份第三次入主摇滚名人堂。同年11月,迈克尔在德国柏林获得了德国斑比奖。

2004年4月1日,迈克尔接受了非洲大使夫人协会为表彰他在全球的慈善事业所颁发的人道主义奖。

2005年1月,《天下一家》的DVD在20周年之际重新发行,继续为慈善事业募捐。

2006年,他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评选为“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艺术家”。

2009年6月25日,杰克逊辞世,享年50岁。2011年11月7日下午,杰克逊的私人医师莫里 “过失杀人罪”罪名成立,服刑四年监禁。

2014年6月25日,杰克逊去世后的五年时间里,杰克逊净收入超6亿美元,甚至超过了他生前赚钱的总和,与他相关的唱片公司、经纪公司等更是在巨星陨落后反而赚得盆满钵满。然而杰克逊并没有因此成为最富有的艺人,因为大部分钱都用来偿还他生前的债务,同时还要支付赡养母亲和抚养三个孩子的费用。

个人生活

外型

迈克尔曾穿过的“飙”夹克衫迈克尔曾穿过的“飙”夹克

杰克逊的外型与肤色变化长久以来引起许多关注,许多人认为他酷爱整形并持续漂白皮肤,但据杰克逊众多友人及身边同事指出,媒体所说的情况与事实有所出入。

外型方面,杰克逊本人声明做过4次整形手术,包括2次整鼻手术。xxx次是1979年为了修整跳舞时受伤的鼻子,该次手术不太成功,迈克尔认为呼吸困难可能会影响他职业生涯。于是转诊给Dr.StevenHoefflin进行第二次整鼻及后续手术。

1984年1月27日,在拍摄百事可乐广告时,爆炸xxx出了差错,迈克尔头发起火,造成头皮二度灼伤。在意外事件后不久进行了他第三次的整鼻手术,也进行治疗以隐藏头皮上的疤痕。

在自传月球漫步中,他也承认在下巴有做了个凹槽。

肤色方面,杰克逊在专辑Thriller发行后,皮肤的颜色开始发生异常,在1986年被诊断患有两种使肤色变化的疾病:白癜风(Vitiligo,白斑症)和红斑性狼疮。而在2010年3月29日,香港商业电台发出一则报道:根据警方的搜查令,发现他家中除了有11支致命的强力镇定剂异丙酚(Propofol)之外,还有19支对苯二酚(hydroquinone)及18支Benoquin药膏。这两种药物均可美白及去斑,一般给白斑症患者使用,淡化患处以外的皮肤来掩饰肤色不均。另外,在对其的尸检中发现其皮肤存在大量颜色不均的斑点及色块,可见迈克尔杰克逊的确患上白癜风,而非外间一直流传的人工漂白及植皮。

其中,红斑性狼疮更是可能导致死亡的严重病症,杰克逊的病情虽得到控制,但受到紫外线照射会加速恶化,故杰克逊极力避免受阳光曝晒,外出时戴墨镜、口罩,撑伞遮阳。

造型特色

迈克尔·杰克逊于白宫,1984年迈克尔·杰克逊于白宫,1984年

我的态度是,如果时尚认为是禁忌,我就要去做。(自传书《月球漫步》)迈克尔创造了与众不同的流行指标,在风潮过去后,这些打扮也成为他的代表。再细微的造型,都紧紧吸引着粉丝的目光,而这些渺小的点缀背后也藏着许多故事。

但迈克尔也在《月球漫步》一书中表示,他待在家及录音室时不喜欢打扮,不戴饰品,“因为碍手碍脚,”他写道。“但我一出门,就要穿上有型、亮眼、剪裁良好的衣服。”迈克尔认为真正令他开心的事是表演与创作,“我很喜欢把全部心思都放到同一样东西上,让人们接受和喜欢它。那是很棒的感觉。”

墨镜

白袜在五〇年代曾风行一时,但在六〇年代与七〇年代却成了老土的象征。然而,迈克尔却一直穿着白袜。这项举动引来迈克尔的兄长反对,他的哥哥杰曼·杰克逊甚至经常向母亲告状。“他们全说我是怪胎,但我还是照样穿我的白袜。”(自传书《月球漫步》)

手套

早在七〇年代的巡回演出,迈克尔就开始在右手戴手套,“戴一只手套很有演艺圈的味道,我喜欢这样戴。”(自传书《月球漫步》)。他的白色水晶手套令人印象深刻,他也曾在全美音乐奖颁奖典礼上戴上黑色手套,而当天正是金恩博士的生日,对于这场巧合,他也感到惊讶,并在自传书《月球漫步》中写道:“有时发生的事就是这么有趣。”虽然之后巡演有时没有戴上手套,当表演到比莉·珍(BillieJean)时,也特地戴上手套。

手指绷带” target=”_blank”>绷带

最早出现于自传电影moonwalker《月球漫步》当中。除了中指,迈克尔右手手指都缠着绷带(指甲及指纹部分绕上一圈)。据说是因为迈克尔工作紧张时习惯咬手指,长期下来造成伤口,才缠上绷带包扎,意外成为迈克尔的特色。

右臂臂环

“永远铭记这个世界上所有遭受苦难的儿童”特意佩戴的,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而当他逝世后他的歌迷对佩戴白袖标的看法又有了新的定义,在他所有佩戴袖标的基础上添加了一条“永远铭记国外的大爱精神”。

种族认同

杰克逊曾多次表示深深以黑人为傲、以身为黑人为荣。他也是个反对种族主义的人,他对种族歧视深痛恶绝,并且认为人人应该平等。杰克逊经常在演说、歌词或访谈中提及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的平等运动。

梦幻庄园

梦幻乐园梦幻乐园

杰克逊于1988年开始住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郡的梦幻庄园(NeverlandValleyRanch)里,这是依据童话《小飞侠》中的神奇王国命名的乐园,方圆2600英亩。2003年12月,他说在被警察搜查后,那里已没有了家的感觉,后来只不时回去看看。他后来住在加州贝弗利山庄一座月租7万美元的房子里。2005年他回到了梦幻庄园出庭应讯。2005年6月被证无罪后,他辗转中东诸国,从巴林到阿曼到阿联酋,最后于2006年6月开始在爱尔兰的一个城堡生活并录制新歌。2006年底回到美国,一直住在拉斯维加斯。杰克逊喜欢儿童和动物,和包括从残疾儿童到童星的许多小孩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他认为他们不像成年人那么复杂,不会经常对他作出负面判断。他曾邀请许多儿童到他的庄园玩耍,也曾为孩子们举办了很多有趣的活动,也包括许多慈善捐款。

杰克逊最爱的消遣娱乐是看卡通、和儿童玩耍,例如用灌水气球和水枪打水仗,一同驾驶高尔夫球车(孩子们还常被允许亲自驾驶),蒸汽小火车和其他庄园中的大型游乐机具,以及和小朋友长时间的聊天、说故事。但是2005年时杰克逊称他认为自己的行为,在公众眼中可能被视为不合社会规范,会造成他性侵的嫌疑并成为攻击对象,因此他将不再这样做。

杰克逊在梦幻庄园抚养了一只黑猩猩,名叫巴伯斯(或译泡泡),他对其珍爱有加,与其说是把它当成宠物不如说是作为一个家人。巴伯斯发育成熟后被移居出庄园,理由是因为成年黑猩猩强壮而具有危险性。在杰克逊去世后,有一段时间部分外国传媒关注杰克逊身前养的猩猩,发现泡泡与其他同住的猩猩表情截然不同,像是感觉等着一个人,因此有传媒猜测他是在挂念杰克逊,而在杰克逊遗嘱当中,留下了近200万美元巨额给泡泡,而杰克逊的亲属证实称,他早已经为泡泡后半生的生活保障做好了打算。它将继续有自己的床和专用卫生间。

杰克逊很喜欢爬,据称他在梦幻庄园中一棵最爱的树上创作了多首乐曲,他把树称为“给予之树”,因为他认为此树能给他带来灵感。

婚姻生活

1994年,杰克逊和猫王的女儿莉莎·普雷斯利结婚。这段婚姻持续了不到两年,最终以离婚告终。

主要作品

音乐作品

专辑名称 发行时间 语言
XSCAPE 2014-05-13 英语
ThisIsIt 2009-10-26 英语
KingofPop 2009-08-22 英语
Thriller25 2008-02-08 英语
TheEssentialMichaelJackson2005-07-19 英语
TheUltimateCollection 2004-11-16 英语
NumberOnes 2003-11-18 英语
GreatestHits-HIStoryVol.I2001-11-13 英语
BloodOnTheDanceFloor:HIStoryInTheMix1997-05-20英语
HIStory:Past,Present,andFutureBookI1995-06-20英语
Dangerous 1991-11-26 英语
Bad1987-08-31
FarewellMySummerLove 1984-05 英语
Thriller 1982-12-01 英语
OneDayInYourLife 1981-03-25 英语
OffTheWall 1979-08 英语
TheBestOfMichaelJackson 1975-08-28 英语
Forever,Michael 1975-01-16 英语
Music&Me 1973-04-13 英语
Ben 1972-08-04 英语
GotToBeThere 1972-01-24 英语

演唱会记录

举办时间 演唱会名称 总场次
1987年—1989年 真棒之旅世界巡回演唱会 123
1992年—1993年 危险之旅世界巡回演唱会
1996年—1997年 历史之旅世界巡回演唱会 82

参演电影

电影 饰演角色 导演 主演

飙 2012 迈克尔·杰克逊 斯派克·李 马丁·斯科塞斯

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这样2009 迈克尔·杰克逊 肯尼·奥特加 奥里安斯

漂流女孩2004 Agent M.J. Bryan Michael Stoller 埃里克·罗伯茨

黑衣人22002 Agent M 巴里·索南菲尔德 汤米·李·琼斯, 威尔·史密斯

伊奥船长1986 Captain EO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安杰丽卡·休斯顿

新绿野仙踪1978 Scarecrow 西德尼·吕美特 黛安娜·罗斯

出版图书

发行年份
名称
出版社
1988
太空步
双日出版社

社会活动

迈克尔·杰克逊迈克尔·杰克逊

1979年1月,迈克尔·杰克逊捐献了包括《彼得·潘》在内的大量书籍给芝加哥公共图书馆的年轻人部,此举是为响应鼓励青年读书的”随书起舞”计划。

1981年6月,迈克尔·杰克逊和兄弟们在亚特兰大举行了《Triumph》演唱会,其中的收益的10万美元将捐给“亚特兰大儿童基金会”。

1984年4月,迈克尔·杰克逊捐赠了一套19张床位的医疗器材给西奈山纽约医疗中心。5月,总统罗纳德·里根特邀迈克尔至白宫为他颁发了“特殊贡献大奖”。7月5日,迈克尔·杰克逊和他的家族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改变《Victory》演唱会的门票发放方法,将所有的个人巡演收入捐献给“联合黑人学院基金”、“好时光夏令营”和“T.J.玛特尔白血病和癌症研究基金会”三个慈善组织。7月,迈克尔·杰克逊把德克萨斯体育场演唱会的1200张门票捐送给了那些无力购买演唱会门票的孩子们,价值约39000美元。7月14日,杰克逊兄弟在佛罗里达的杰克逊维尔市与8个身患不治之症的孩子们玩耍。夏季,14岁的囊肿性纤维化病患者大卫·史密西在“圆梦协会”组织的帮助下被邀请到迈克尔·杰克逊在恩西诺的家里做客,两个人在迈克尔·杰克逊的私人电影放映厅里度过了一个下午,在大卫·史密西离开的时候,迈克尔送给他一副镶着黑色金属片的手套和一件在“Beat It”音乐录影中穿过的一件红色夹克。12月13日,迈克尔·杰克逊到参观布洛特曼医疗中心,将从百事那里得到的150万赔偿金全部捐给“迈克尔·杰克逊烧伤中心”。

迈克尔·杰克逊迈克尔·杰克逊

1985年1月28日,为了赈济非洲饥民,迈克尔·杰克逊和众多艺人走进了A&M的“Lion Share”录音室,花了一个通宵录制了单曲《天下一家》。其衍生的书籍,录影带等各种来源的收益将全部用于援助饥饿中的非洲人民。最终有6000多万的唱片收益直接送抵灾害最严重的非洲地区。

1986年初,“迈克尔·杰克逊联合国儿童捐助学术xxx基金会”诞生,这个拥有150万美元的基金会旨在帮助学习表演艺术和交际学的学生能每年获得一笔费用,以进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成员大学或院校学习。3月8日,刚刚接受了一个心脏移植手术的女孩唐娜应邀到了迈克尔·杰克逊在恩西诺的家。

1987年9月,在日本巡演期间,迈克尔·杰克逊捐献了30件个人物品用于拍卖,所得的收益用于第三世界的儿童教育。 9月,迈克尔·杰克逊向日本小男孩Yoshiyaki的家里捐献了两万美元。 9月13日,迈克尔·杰克逊支持一个反对种族歧视的活动。10月,在BAD巡演结束后,迈克尔·杰克逊再次捐献了一些个人物品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用于慈善拍卖,而拍卖所得将被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儿童教育事业上。11月,迈克尔·杰克逊捐赠了一万英镑给英国“呐喊中的儿童”基金会。

1988年2月1日,迈克尔·杰克逊将单曲《Man in the Mirror》发行所得的版税捐给“罗纳德·麦克唐纳夏令营”,这个夏令营旨在帮助身患癌症的孩子。 3月,迈克尔·杰克逊的《Bad》美国巡演首轮第二站来到了纽约的麦迪逊广场花园,在该地举办的三场演唱会中的首场收入将捐给“联合黑人学院基金”。迈克尔向“联合黑人学院基金”会长克里斯托夫·埃德利递交了一张60万美元的支票。4月1日,迈克尔·杰克逊宣布将他一部分亚特兰大和乔治亚演唱会的门票无偿赠送给“许愿基金会”。

1988年7月16日,在Wembley Stadium演唱会之前,迈克尔·杰克逊与威尔士王子查尔斯和王妃戴安娜会面,向为贫困儿童而设立的组织“英国王子信托基金会”捐赠了45万美元。7月20日,迈克尔·杰克逊走访并看望了大奥尔蒙街儿童医院里的生命垂危的孩子们。8月29日,迈克尔·杰克逊为英国的慈善组织“献礼生命”举行了一次演唱会,所得的13万美元收入将被用于帮助4万儿童进行免疫防治。10月,迈克尔·杰克逊向艾斯达·爱德华兹和白瑞·高迪递交了一张125000美元的支票,作为Motown博物馆“希祠维尔”的维修运作费用;他同时也为博物馆捐赠了他的黑色昵帽和白色手套以及他在Motown时代的标志装束以供展出。

1989年1月,迈克尔·杰克逊把从洛杉矶一场表演中的所得捐助给反儿童虐待慈善机构“美国帮助儿童协会”之后,北卡罗莱那州的“帮助儿童协会”建立了一个“迈克尔·杰克逊儿童虐待研究国际组织”。11月13日,在“实现愿望”组织的帮助下,4岁的患有白血病的Darian Pagan终于如愿以偿地见到了迈克尔·杰克逊,他邀请这个小孩子共同观看了加拿大演员的杂技表演。

1990年4月,迈克尔·杰克逊被首都儿童博物馆评为“十年艺人”,该奖项由总统乔治·布什在白宫颁发。

1991年4月,迈克尔·杰克逊组织了一次“黑猩猩茶话会”以支持Jane Goodall的猿类研究所。5月份,迈克尔出席了“Jane Goodall国际庆典慈善会”,并担任了该组织的名誉主席。

1992年2月,在11天之内,迈克尔·杰克逊在非洲的行程超过了3万英里,期间他到访了医院,孤儿院,学校,教堂和一些帮助精神存在问题的儿童的组织。2月3日,迈克尔·杰克逊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危险之旅”世界巡演,并成立新的“拯救世界”基金会(“Heal The World Foundation”)以救助患有艾滋病和青少年糖尿症的病人。9月,迈克尔·杰克逊为“西班牙女王基金会”捐助100万西班牙元。12月26日,迈克尔·杰克逊在电台广播中呼吁为“黑人联合学院基金会”捐款。

1994年年初,迈克尔·杰克逊为伊丽莎白·泰勒的艾滋病基金捐助50万美元。

1995年,迈克尔·杰克逊呼吁人们释放被多年囚禁起来的海豚。

1996年11月,迈克尔·杰克逊把在”历史”世界巡回演唱会印度站所获得的百分之八十五的收入捐献给北印度的一家慈善机构”Shiv Udyog Sena”。迈克尔还把在澳大利亚9场演出收入的一部分捐给了为穷人谋福利的The Smith Family慈善组织。

1997年1月25日,迈克尔·杰克逊在孟买捐献了110万美元给当地的一家慈善机构,以帮助贫民区的失学儿童获得教育。4月4日,英国《OK》杂志花了100万英镑拿到迈克尔儿子普林斯的独家照片,迈克尔把这笔钱捐给了慈善机构。

迈克尔·杰克逊迈克尔·杰克逊

1999年6月,迈克尔·杰克逊与他的朋友慈善演唱会在韩国和德国举行共募集了330万的善款,全部捐献给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尔逊-曼德拉儿童基金会、国际红十字联盟和红色新月协会。

2000年5月,迈克尔·杰克逊为第四届T. J.马特尔基金会年度在线拍卖捐献物品,所得的款项用于艾滋病,白血病,癌症的研究。同月,迈克尔·杰克逊还陪同伊丽莎白·泰勒出席了为她在伦敦的皇家艾伯特音乐大厅的致敬音乐会,所得收益将全部捐献给红热艾滋病慈善会和伊丽莎白·泰勒艾滋病基金会。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千禧版本中,迈克尔·杰克逊被评为支持慈善机构最多的流行歌星。迈克尔·杰克逊支持了39个之多的慈善机构,不仅是在金钱和物品上予以资助,他还常常参加它们的相关活动。这些机构包括:洛杉矶艾滋病防治计划,美国防癌协会,BMI基金会,资助美国儿童慈善会,联合黑人学院基金会,第28街基督教青年会,美国镰状细胞研究基金会和美国志愿者协会等,迈克尔·杰克逊以个人名义向慈善机构的捐款超过3亿美元,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以个人名义捐款最多的艺人。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迈克尔·杰克逊召集群星合作出《What more can I give》。9月7日,在迈克尔·杰克逊30周年独唱生涯纪念演出上,老牌影帝马龙-白兰度宣布迈克尔将把30周年演唱会上所有的收益捐出以在佛罗里达修建一儿童医院。

2003年,迈克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这是他继1998年后第2次获得该奖项的提名。10月,迈克尔·杰克逊的慈善单曲《What More Can I Give》在Clear Channel广播公司的支持下正式启动。拉斯维加斯市长为奖励和感谢迈克尔·杰克逊的慈善努力,把该市的“金钥匙”赠予了他,并下令将10月25日定为“拉斯维加斯市迈克尔·杰克逊日”。

2004年4月,迈克尔·杰克逊到访美国国会,与议员和部分非洲国家大使交流看法,决定继续开展他在非洲的慈善计划。美国“非洲大使夫人协会”随后还在埃塞俄比亚使馆授予杰克逊一座“人道主义奖”,以表彰他为非洲的慈善贡献。

获奖记录

格莱美奖
  • 2011 最佳流行男歌手 (提名)
  • 2010 终生成就奖 (获奖)
  • 1993 特殊国际艺人奖 (获奖)
  • 1989 最佳短篇音乐录像带 LEAVE ME ALONE (获奖)
  • 1989 十年最佳艺人 (获奖)
  • 1986 最佳流行二重唱或团体 WE ARE THE WORLD (获奖)
  • 1986 最佳短篇音乐录像带 WE ARE THE WORLD (获奖)
  • 1986 年度歌曲 WE ARE THE WORLD (获奖)
  • 1986 年度唱片 WE ARE THE WORLD (获奖)
  • 1985 最佳录像带专辑 THE MAKING OF MICHAEL JACKSON’S THRILLER (获奖)
  • 1984 最佳R&B男歌手 BILLIE JEAN (获奖)
  • 1984 最佳摇滚男艺人 BEAT IT (获奖)
  • 1984 最佳R&B新曲 BILLIE JEAN (获奖)
  • 1984 最佳儿童录音 E.T.外星人 (获奖)
  • 1984 最佳男艺人 THRILLER (获奖)
  • 1984 年度制作人 THRILLER (获奖)
  • 1984 年度唱片 BEAT IT (获奖)
  • 1984 年度专辑 THRILLER (获奖)
  • 1980 最佳R&B表演奖 DON’T STOP ‘TIL YOU GET ENOUGH (获奖)
  • 1971 美国有色人种促进协会形象大奖 (获奖)
  • 1971 年度最佳演唱组合奖 (获奖)
  • 1971 最佳流行歌曲奖 ABC (获奖)
全美音乐奖
  • 1993 最受欢迎单曲 – 灵魂/R&B类 (获奖)
  • 1993 最受欢迎专辑 – 流行/摇滚类 (获奖)
  • 1993 二十五周年纪念年度艺人奖 (获奖)
  • 1986 年度歌曲 WE ARE THE WORLD (获奖)
  • 1984 最受喜爱男歌手 – 灵歌/R&B类 (获奖)
  • 1984 最受喜爱男歌手 – 流行/摇滚类 (获奖)
  • 1984 最受喜爱录影 – 灵歌/R&B类 BEAT IT (获奖)
  • 1984 最受喜爱专辑 – 灵歌/R&B类 THRILLER (获奖)
  • 1984 最受喜爱录影 – 流行/摇滚类 BEAT IT (获奖)
  • 1984 最受喜爱单曲 – 流行/摇滚类 BILLIE JEAN (获奖)
  • 1984 最受喜爱专辑 – 流行/摇滚类 THRILLER (获奖)
  • 1984 特别荣誉奖 (获奖)
  • 1981 最受欢迎男艺人 – 灵魂/R&B类 (获奖)
  • 1981 最受欢迎专辑 – 灵魂/R&B类 (获奖)
  • 1980 最受喜爱男灵歌艺人奖 (获奖)
  • 1980 最受喜爱灵歌单曲奖 DON’T STOP ‘TIL YOU GET ENOUGH (获奖)
  • 1980 最受喜爱灵歌专辑奖 OFF THE WALL (获奖)
美国金球奖
  • 1972 美国有色人种促进协会形象大奖 (获奖)
  • 1972 年度男性歌唱组合奖 (获奖)
  • 1972 最佳电影歌曲 BEN (获奖)
MTV奖
  • 1984 观众票选奖 THRILLER (获奖)
  • 1984 最佳编舞奖 THRILLER (获奖)
  • 1984 最佳录影奖 THRILLER (获奖)
国家录音艺术与科学院奖
  • 1972 最佳节奏布鲁斯演唱组合 (获奖)
有色人种民权促进协会
  • 1993 杰出音乐录像带奖 BLACK OR WHITE (获奖)
  • 1993 终生成就奖 (获奖)
  • 1984 H. CLAUDE HUDSON自由勋章奖 (获奖)
  • 1982 年度最佳演唱团体 (获奖)
  • 1980 最佳歌唱团体 (获奖)
  • 1971 最佳歌唱团体 (获奖)
  • 1970 美国有色人种促进协会形象大奖 (获奖)
  • 1970 年度最佳演唱组合奖 (获奖)
  • 1970 最佳歌唱团体 (获奖)
黑金奖
  • 1984 加拿大黑人音乐奖 (获奖)
  • 1984 最佳录影表演奖 BEAT IT (获奖)
  • 1984 最佳年度单曲奖 BILLIE JEAN (获奖)
  • 1984 最佳年度专辑奖 THRILLER (获奖)
  • 1984 最佳国际单曲 BILLIE JEAN (获奖)
  • 1984 最佳国际专辑 THRILLER (获奖)
  • 1984 头号男歌手奖 (获奖)
  • 1984 最佳男歌手 (获奖)
  • 1984 年度艺人 (获奖)
  • 1983 年度广播黑人艺人奖 (获奖)
  • 1983 年度最佳录影表演 BEAT IT (获奖)
  • 1983 年度最佳单曲 BILLIE JEAN (获奖)
  • 1983 最佳男歌手 (获奖)
  • 1983 最佳专辑 THRILLER (获奖)
人民选择奖
  • 1986 最受喜爱新曲 WE ARE THE WORLD (获奖)
  • 1984 最佳年度全能艺人奖 (获奖)
  • 1984 年度最受喜爱录影 THRILLER (获奖)
MTV音乐录像带奖
  • 1993 最佳舞曲音乐录像带 SCREAM (获奖)
  • 1993 终生成就奖 (获奖)
  • 1993 最佳舞蹈 SCREAM (获奖)
  • 1984 最佳舞蹈设计 (获奖)
  • 1984 最佳录像带 (获奖)
  • 1984 最佳人气奖 (获奖)
美国国会表彰奖
  • 1972 特别楷模奖 (获奖)
非洲联合组织
  • 1974 壮大非裔美国人贡献奖 (获奖)
美国国会黑人议员协会
  • 1975 名誉会员奖 (获奖)
好莱坞星光大道荣誉奖
  • 1980 美国有色人种促进协会形象大奖 (获奖)
  • 1980 年度最佳歌唱团体奖 (获奖)
人道主义总统奖
美国有色人种促进协会形象大奖
美国总统特别成就奖

人物评价

迈克尔·杰克逊迈克尔·杰克逊

迈克尔·杰克逊的艺术性不仅包括音乐,还有舞蹈,是服装,是化妆设计,是舞台灯光焰火,是一个完整的娱乐节目。

迈克尔·杰克逊不仅限于音乐,他在舞蹈上的创造力亦是优秀。他有“机器人”舞步和著名的“太空步”。他的舞蹈动作(如手摸下体等)也冲击了社会世俗文化道德标准的界限,被所谓正统人士抨击为“下流”。而正是这些大胆的充满挑战的舞蹈动作影响了之后几代的流行乐舞台。

1981年,《Thriller》发行,此时《时代》周刊把迈克尔·杰克逊描述为一个“挽救了唱片业的拯救者,定义了一个年代音乐潮流的作曲人,拥有最不可思议双脚的舞者,打破了所有喜好、风格与种族界限的歌手”。

迈克尔的歌曲或展示梦想、或激发潜能、或揭穿谎言、或痛斥“黑暗”,他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求“平等”的力量。

迈克尔·杰克逊在音乐上的贡献还有对黑人种族、美国社会和文化的贡献。

媒体评论

《纽约时报》:星途充满反差

鸟瞰“森林草坪”公墓鸟瞰“森林草坪”公墓

人们将如何记住迈克尔·杰克逊是一位前所未有的娱乐演员,有天赋的歌手和舞者、或者是一位在雄心受挫后行为古怪的人物?

但是到了最后,超级巨星和隐士之间的距离都并不是很远。杰克逊的星途是建立在反差之上的。作为一名童星,他很早熟。作为一名成年人,他又很像孩子。他xxx的竞争对手是他自己。他在自己的歌中吟唱担心和不确定性。在他身上也能反映出种族反差,他是一位非洲裔美国人,他的听众并不分黑人和白人,但他的长相越来越像白人,他的皮肤越来越白,这产生了令人不安的效果。他本人的脸也变成了面具。

他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观众,但观众们并不真正了解他。

《泰晤士报》:在公众眼前自我毁灭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死是可以预测,也更具有悲剧性。他公开地毁掉自己的生活,这一点非常明显,人们几乎可以预测他的死亡。杰克逊看起来知道死亡即将到来,这也许能解释他的行为为何如此奇怪、如此令人感到伤感。

《时代》周刊:天才与悲剧

迈克尔·杰克逊突发心脏病并在50岁的时候离世,但这一不幸事件和他悲剧性的一生相比却显得苍白暗淡。为了更好的理解杰克逊一生的得失,人们不得不提及他耗时多年的整容手术,这使得他的声名严重受损。另外,杰克逊后来还被指控曾对儿童进行性侵,尽管法庭最后没有宣判他有任何非法之举,但这还是让他在除了铁杆歌迷之外的其他人面前声名狼借。但如果你能够宽恕或者忘记这些,那么你就会发现杰克逊是20世纪xxx天才特质的艺人。

另外,杰克逊还是一个非常具有责任感的人,虽然他也犯过错误,但仍然不足以掩盖他的光芒。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孩子因他而受益,不知道有多少病人因他而重获了战胜病魔的希望和勇气,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因他而摆脱了困境,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他而美梦成真。

《滚石》:音乐贡献不可磨灭

尽管他的生活和他的音乐(当然还有他的那张脸)在过去的十年间都有些混乱,但Jackson对流行音乐所做出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在那个黑人和白人观众都只知道坚守着自己一贯的聆听习惯而不肯相互欣赏的时候,《Off The Wall》,特别是《Thriller》这样的专辑无疑是成为了融合不同乐迷的良药——是杰克逊让这些坚守自己小圈子的人们走到了一起,或许对他来说,这才是音乐生涯中最值得引以为傲的荣耀。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