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阻
目录
磁阻
磁阻或磁阻是磁路分析中使用的概念。 它被定义为磁动势 (mmf) 与磁通量之比。 它代表磁通量的反作用力,取决于物体的几何形状和成分。
磁路中的磁阻类似于电路中的电阻,因为电阻是对电流的抵抗力的量度。 磁阻的定义在这方面类似于欧姆定律。 然而,通过磁阻的磁通量不会像电流通过电阻那样引起散热。 因此,该类比不能用于模拟能量在磁域和电域之间交叉的系统中的能量流。 确实正确表示能量流的磁阻模型的另一种类比是回转器-电容器模型。
磁阻是一个标量广延量,类似于电阻。 磁阻的单位是反亨利,H−1。
历史
不情愿一词是奥利弗·海维赛德于 1888 年 5 月创造的。 1840 年,詹姆斯·焦耳 (James Joule) 首次提到了磁阻的概念。亨利·奥古斯都·罗兰 (Henry Augustus Rowland) 在 1873 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类似于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磁通量定律。 罗兰 (Rowland) 还负责在 1880 年创造了磁动势一词,该词在 1883 年晚些时候也是博桑奎特 (Bosanquet) 显然独立创造的。
定义
在交流和直流场中,磁阻是磁路中的磁动势 (MMF) 与该电路中的磁通量之比。 在脉动直流或交流场中,磁阻也会发生脉动(参见相量)。
- R {displaystyle {mathcal {R}}} (R) 是每韦伯安匝数的磁阻(相当于每亨利匝数的单位)。 匝数是指构成电感器的电导体的绕组数。
- F {displaystyle {mathcal {F}}} (F) 是以安匝为单位的磁动势 (MMF)
- Φ (Phi) 是韦伯磁通量。
它有时被称为霍普金森定律,类似于欧姆定律,电阻由磁阻代替,电压由 MMF 代替,电流由磁通量代替。
磁导率是磁阻的倒数:P = 1 R {displaystyle {mathcal {P}}={frac {1}{mathcal {R}}}}
它的SI派生单位是亨利(与电感的单位相同,虽然两个概念不同)。
正如麦克斯韦方程所描述的那样,磁通量总是形成一个闭环,但环路的路径取决于周围材料的磁阻。 它集中在最不情愿的路径上。 空气和真空具有高磁阻,而软铁等易磁化材料具有低磁阻。 低磁阻材料中的通量集中形成强大的临时极点,并产生倾向于将材料移向更高通量区域的机械力,因此它始终是一种吸引力(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