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双氢氧化合物

层状双氧化合物 (LDH) 是一类离子固体,其特征是具有层状结构的层状结构,层序为 [AcB Z AcB]n,其中 c 代表金属阳离子层,A 和 B 是氢氧化物层(OH- )阴离子,Z是其他阴离子和中性分子(如水)的层。 层之间的横向偏移可能会导致更长的重复周期。

嵌入的阴离子 (Z) 结合较弱,通常可交换; 它们的插层性质具有科学意义和工业应用。

LDHs 在自然界中以矿物质的形式存在,作为某些细菌代谢的副产品,也无意中出现在人造环境中,例如金属物体腐蚀的产物。

结构和公式

LDHs 可以看作是从具有水镁石 (Mg(OH)2) 层结构 [AdB AdB]n 的二价阳离子 (d) 的氢氧化物,通过阳离子 (c) 置换 (Mg2+ → Al3+),或通过阳离子氧化 (Fe2+ → Fe3+ 在绿锈的情况下为 Fe(OH)2),在金属二价 (d) 阳离子层中,以赋予它们过量的正电荷; 并在氢氧化物层 (A,B) 之间插入额外的阴离子层 (Z) 以中和该电荷,从而形成结构 [AcB Z AcB]n。 LDH 可以在插层 (Z) 中与多种阴离子形成,例如 Cl-、Br-、NO-3, CO2-3, SO2-4 和 SeO2−4.

这种结构在固态化学中是不寻常的,因为许多具有相似结构的材料(例如蒙脱石和其他粘土矿物)具有带负电的主要金属层 (c) 和夹层 (Z) 中的正离子。

在研究最多的一类 LDH 中,正层 (c) 由二价和三价阳离子组成,可以用下式表示

[M2+1-xN3+x(OH−)2]x+ [(Xn−)x/n · yH2O]x-,

其中 Xn− 是嵌入阴离子(或阴离子)。

最常见的是,M2+ = Ca2+、Mg2+、Mn2+、Fe2+、Co2+、Ni2+、Cu2+ 或 Zn2+,以及 N3+ 是另一种三价阳离子,可能与 M 具有相同的元素。已证明在 0.2 ≤ 范围内存在固定成分相 x ≤ 0.33。 然而,具有变量x的相也是已知的,并且在一些情况下,x>1。 0.5.

另一类 LDH 是已知的,其中主要金属层 (c) 由 Li+ 和 Al3+ 阳离子组成,通式为

[Li+Al3+2(OH−)6]+ [Li+Al3+2(X6−) ∙ yH2O]−,

其中 X6− 代表总电荷为 −6 的一种或多种阴离子。 y 的值通常在 0.5 到 4 之间。

在某些情况下,合成过程中使用的溶液的 pH 值和 LDH 的高干燥温度可以消除 LDH 中 OH- 基团的存在。

层状双氢氧化合物

例如,在 (BiO)4(OH)2CO3 化合物的合成中,水溶液的低 pH 值或固体的较高退火温度可以诱导 (BiO)2CO3 的形成,其在热力学上比 LDH 更稳定 化合物,通过 CO32- 基团交换 OH- 基团。

应用

通常,位于层间区域的阴离子可以很容易地被置换。 可以掺入各种各样的阴离子,从简单的无机阴离子(例如 CO2−3)到有机阴离子(例如 苯甲酸盐、琥珀酸盐)到复杂的生物分子,包括 DNA。 这导致了对将 LDH 插层用于高级应用的浓厚兴趣。 布洛芬等药物分子可能被嵌入; 由此产生的纳米复合材料有可能用于控制释放系统,这可以减少我的剂量频率。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