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是一种介于沙子和粘土之间的粒状物质,主要由破碎的石英颗粒组成。 淤泥可能以土壤(通常与沙子或粘土混合)或与水悬浮混合的沉积物形式出现。 淤泥干的时候通常有粉状的手感,湿的时候缺乏可塑性。 泥浆放在门牙上时,舌头也能感觉到泥浆呈颗粒状(即使与粘土颗粒混合)。

淤泥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占现代泥浆的 45%。 它存在于许多河流三角洲和风积聚物中,特别是在中亚、中国北部和北美。 它在非常炎热的气候(通过沙尘暴中石英颗粒的碰撞等过程)和非常寒冷的气候(通过石英颗粒的冰川研磨等过程)中产生。

黄土是富含淤泥的土壤,是地球上最肥沃的农田之一。 但粉土极易受侵蚀,力学性能较差,在粉土上施工困难重重。 1976 年提顿大坝的倒塌被归因于在坝心使用了不合适的黄土,而粉质土壤的液化是一个重大的地震隐患。 风吹和水传播的淤泥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形式,通常因耕作方式不当而加剧引起的。

描述

淤泥是碎石(风化和侵蚀的岩石碎片),其性质介于沙子和粘土之间。 地质学家对淤泥的更精确定义是,它是大小在 1/256 到 1/16 毫米(约 4 到 62 微米)之间的碎屑颗粒。 这对应于 Krumbein phi 标度上 8 到 4 phi 单位之间的粒子。 其他地质学家将淤泥定义为 2 到 62 微米或 9 到 4 phi 单位之间的碎屑颗粒。 第三个定义是淤泥是由石英而非粘土矿物组成的细粒碎屑物质。 由于大多数粘土矿物颗粒小于 2 微米,而大多数尺寸在 2 至 62 微米之间的碎屑颗粒由破碎的石英颗粒组成,因此这些定义在实践中非常吻合。

1/256 毫米或 62 微米的尺寸上限对应于肉眼可以辨别的最小颗粒。 它还对应于沉积物中粒径分布的坦纳间隙:在大多数沉积物中,尺寸在 120 到 30 微米之间的颗粒很少,这表明沙子和淤泥之间的区别具有物理意义。 如上所述,2 至 4 微米的下限对应于从主要为破碎石英颗粒的颗粒到主要为粘土矿物颗粒的颗粒的过渡。

Assallay 和合作研究人员进一步将淤泥分为三个尺寸范围:C(2-5 微米),代表冰川期后的粘土和沙漠尘埃; D1(20-30微米)代表传统黄土; D2(60 微米)代表非常粗糙的北非黄土。

淤泥与田间粘土的区别在于其缺乏可塑性或粘性以及颗粒大小。 淤泥颗粒大到足以使淤泥有砂砾感,尤其是将样品放在牙齿之间时。 粘土大小的颗粒在牙齿之间感觉光滑。 沉积物样品中粗粉和细粉的比例在实验室中使用移液管法更精确地确定,该方法基于斯托克斯定律的沉降率并相应地给出粒径分布。 对于小至 10 微米的粒度,可以使用岩相显微镜确定淤泥颗粒的矿物成分。

渗流粉砂是在石灰岩的孔隙空间和孔洞中发现的粉砂大小的方解石晶体。 当沉积物通过渗流带沉积在孔隙空间中时,它就被安置了。

发生

淤泥是一种很常见的物质,据估计全世界有十亿万亿万亿(1033)粒淤泥。 淤泥富含风成和冲积沉积物,包括河流三角洲,如尼罗河和尼日尔河三角洲。 孟加拉国主要位于恒河三角洲的淤泥沉积物之下。 淤泥在中国北部、中亚和北美也很丰富。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