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斜层

在构造地质学中,同跃层或同斜层结构(来自古希腊语:homo = same,cline = inclination)是一种地质结构,其中一系列岩层(沉积岩层或火成岩层)沿单一方向均匀倾斜,具有 在方向和角度方面具有相同的一般倾斜度。 同跃层可以与褶皱的一个肢体、圆顶的边缘、沿海平原下的向海岸倾斜的地层、逆冲断层片或倾斜的断层块相关联。 当同斜地层由硬度和抗侵蚀性不同的交替岩石层组成时,它们的侵蚀会根据地层的倾角产生 cuestas、同斜脊或 hogbacks。 在地形图上,与同跃层相关的地表显示出几乎平行的高程等高线,这些等高线显示给定方向的高程稳定变化。 在地下,它们以平行的结构等高线为特征

Unicline 和 Uniclinal 是已过时且目前不常见的术语,地质学家地貌学家以不一致和矛盾的方式定义和使用这些术语。 根据作者的不同,它们是以互斥的方式用作同斜线或单斜线的同义词的术语。 这个术语的含义被 Grabau 进一步混淆,他重新定义了单斜,不是作为地质结构,而是作为背斜侵蚀产生的山脊的总称。

层状沉积岩或火成岩的倾斜序列的侵蚀、同斜层、交替抗侵蚀性产生了独特的地貌,形成了从 cuestas 通过同斜脊到 hogbacks 的渐变连续体。 抵抗力较弱的床层优先被侵蚀,形成位于由抵抗力较强的床层侵蚀形成的山脊之间的山谷。 例如,由石灰岩、砂岩或两者的抗性层与页岩、粉砂岩、泥灰岩或它们的组合的较弱、抗性较低的层互层组成的同斜层的侵蚀将产生 cuestas、同斜脊或 hogbacks,具体取决于 地层的倾角。 抗侵蚀能力的差异越大,山谷和山脊顶部之间的结构控制和起伏就越明显。

词源

根据惠特尼在 1890 年和凯利在 1955 年的说法,查尔斯·达尔文在 1843 年之前使用单斜一词来描述在一个方向上均匀倾斜的地层。 1843 年晚些时候,罗杰斯和罗杰斯创造了单斜这一术语,并用它来描述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内向一个方向均匀倾斜的地层。

同斜层

然而,从 1873 年的 Powell 开始,地质学家还使用单斜线来专门描述在均匀倾斜的地层中的阶梯状褶皱,而其他地质学家仍然用它来描述在一个方向上均匀倾斜的地层。 因此,术语单斜被用来描述向一个方向倾斜的床和单肢弯曲的床,不同的作者在它们之间做出不相容的区分。 由于单斜的这种混淆用法,Daly 正式引入了术语同跃,并在 1915 年和 1916 年将其定义为当前的用法,并将单斜重新定义为当前使用的单肢弯曲。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