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迪鼓
什么是雷迪鼓
雷迪鼓或无线电棒是一种在三维空间中使用两个鼓槌(带线的小鼓棒)演奏的乐器。它于20世纪80年代在贝尔实验室开发(并获得专利),最初是为了成为一个三维计算机鼠标。目前,它被用作一种类似于MIDI控制器的乐器,因为它没有固有的声音或效果,而是产生控制信号,可以用来控制声音的产生(或其他效果)。因此,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通用的远程输入设备。镭射鼓的工作方式与theremin相似,它利用磁力电容来定位鼓槌的位置。两个鼓槌充当天线,以略微不同的频率发射,而鼓面则充当一组天线。天线信号的组合被用来推导出X、Y和Z。无线电鼓是由鲍勃-博伊设计的。马克斯-马修斯(MaxMathews)认识到了它的音乐潜力,主要集中在传导范式上,并开发了它的其他几个版本。安德鲁-施洛斯(AndrewSchloss)率先将其作为打击乐器使用,并进一步开发了其软件和硬件。镭射鼓已被用于控制视觉效果,甚至是机器人声学乐器,如雅马哈Disklavier和Trimpin乐器。最新版本(截至2013年)的radiodrum是由BobBoie和AndrewSchloss开发的。除了X、Y和Z之外,还有一个Z的导数输出,用来检测鼓槌的方向变化,从而实现对小鼓卷的精细控制和其他细微的敲击技术。

除了安德鲁-施洛斯的作品外,该乐器还被作曲家大卫-A-贾菲广泛使用,由施洛斯担任独奏,作品包括。古代世界七大奇迹》,70分钟的七乐章协奏曲,为雷达鼓控制的雅马哈Disklavier钢琴和弹拨弦乐及打击乐器组成的管弦乐队而作,为雷达鼓控制的计算机物理模型(电子声音)而作,有两把小提琴、两把萨克斯和钢琴。为雷达鼓控制的Trimpin打击乐器和分布在音乐厅周围的八根弦乐而作《地下经济》,为雷达鼓控制的电子装置、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非洲-古巴即兴作品其他作品包括理查德-布兰格的《晚间庄严之歌》,使用波伦-皮尔斯音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