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铅笔鱼
目录
三线铅笔鱼
三线铅笔鱼,(来自希腊语:nanos=小,和拉丁语stomus=与嘴有关;来自拉丁语:trifasciatus=三条带子),通常被称为三线或三线铅笔鱼,是一种淡水鱼种,属于Lebiasinidae家族。它们在水族馆贸易中很受欢迎,因为它们的体型小,颜色图案漂亮,而且相对耐寒。
分类学
Steindachner于1876年首次描述该物种,使其成为该属中最早被描述的四个物种之一。由于N. trifasciatus的广泛分布,本种是多态的,多年来,其中一些颜色形态被错误地描述为独立的物种。Poecilobrycon erythrurus和Poecilobrycon vittatus,两个这样的例子,现在已知是初级异名。
分布与栖息地
N. trifasciatus栖息在缓慢流动的微酸性水域。在这些条件下,它被发现在几个不同的栖息地类型。它广泛分布于亚马逊流域、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北部与圭亚那。在内格罗河,它栖息在支流与河的主支流交汇处形成的大沼泽。当河水泛滥时,它就会进入被淹没的雨林中。在低水季节,它经常被困在留下的小湖泊中,或停留在森林边缘的树林里。N. trifasciatus晚上在水面附近休息,白天栖息在中上层水。
描述
三线谱铅笔鱼是一种小鱼,成鱼长度不超过6厘米。它有一个小的终端嘴,脂肪鳍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大多数铅笔鱼拥有明显的白天和夜间的颜色模式,三线鱼也不例外。白天,它有三个黑色的纵向条纹,贯穿整个身体。在晚上,三个大的黑点在鱼的两侧显现,从它的背部延伸到腹部。研究表明,这种颜色的变化是由于松果体荷尔蒙褪黑激素对皮膜不同区域的色素细胞的不同作用。白天的颜色图案可能对同一物种的个体具有启示或识别功能,而夜间的图案可能有助于隐藏鱼类,使其不被夜间的捕食者发现。在变化多端的深色色素区之间,N. trifasciatus在其背部和侧面呈金绿色,下面是银色。鳃盖和背鳍、腹鳍、臀鳍和尾鳍拥有红色斑点,根据种群的不同而大小不同。N. trifasciatus在水族文献中经常与N. marginatus混淆,后者也是一种三条纹的铅笔鱼;然而,后一种可以通过其较小的尺寸和更大的轮廓来区分。
饮食
N. trifasciatus是杂食性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水面附近,它主要以昆虫为食。
在水族箱中
N. trifasciatus是一个受欢迎和合适的社区水族箱物种,如果水箱中的伙伴有相似的大小和举止,如果饲养在温度在72至82°F之间的软,弱酸性的水中,将茁壮成长。小盐水虾和其他小尺寸的食物是可以的。雄性建立和捍卫小领土。该物种在白天在植物叶子之间产卵。卵是粘性的,最常被放在植物上。受精发生在外部,每次产生30-100个卵。卵在24-72小时内孵化,视水温而定。如果食物充足,并且提供足够的植物覆盖,繁殖者不会吃蛋,鱼苗会在漂浮的植物中被发现。这个物种很少在人工饲养中产卵,也从来没有在渔业中进行过商业化饲养。水族馆贸易完全依靠野生捕获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