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尾叶猴
目录
简介
猪尾叶猴(Simias concolor),是豚尾叶猴属中的单型猴,是一种大型的旧世界猴,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海岸的几个小岛上特有。它的脸是黑色的,它的皮毛是黑褐色的,它的尾巴比较短。
它是一个昼伏夜出的物种,在雨林树冠上以树叶为食,在较小程度上以水果和浆果为食。人们对它的自然历史知之甚少,但它被大量猎杀,其种群数量迅速减少,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已将其保护状况评估为极度濒危。它已被列入世界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名单中。
作为一种树栖灵长类动物,猪尾叶猴大部分时间都在树冠上,其大部分活动预算都用于休息和喂食。群体的结构是单雄性,多雌性。群体规模约为3至9只,取决于地点和捕猎压力。
这种灵长类动物有两个亚种,豚尾叶猴指名亚种生活在南部的明打威岛,而猪尾叶猴西比路岛亚种只生活在北部的锡贝鲁特岛。该物种表现出性双态和性膨胀。
该物种受到当地居民的猎杀。林业覆盖率的降低使得人类活动和定居的水平提高,这为狩猎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在南部岛屿,因为大多数地区没有受到保护。
描述
猪尾叶猴是一种大型的、相当厚实的旧世界猴子,适合用长臂攀爬。它的皮毛是黑褐色的,没有毛的脸也是黑色的。它是疣猴亚科中唯 一拥有相对较短的尾巴的猴子;尾巴只有轻微的皮毛,只有15厘米(5.9英寸)长。短小的鼻子朝上。猪尾叶猴成年后的体长约为50厘米(20英寸),体重为7公斤(15磅)。
该物种表现出性双态性,成年雄性比成年雌性大且重。该物种表现出性膨胀,这在单雄多雌的疣猴群体中是很罕见的。
分类
许多研究人员希望将该物种重新归入长鼻猴属,但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两个群体应保持在其独立的姐妹分类群中。这种灵长类动物的极度濒危地位使它更有理由留在西米亚斯属下,因为这些属的分组可能会影响保护工作。
饮食
它是一种杂食动物,饮食包括树叶、花、水果,偶尔也吃昆虫。在这个地区,这些食物的供应很丰富,特别是未成熟和成熟的水果。叶子是它们食物中最丰富的,其次是水果。 与所有其他科罗比纳灵长类动物一样,该物种是昼伏夜出的。
分布和社会系统
这种灵长类动物是明打威群岛的特有物种,有两个亚种,豚尾叶猴指名亚种也被称为simasepsep,居住在南部的锡波拉岛、北帕盖和南帕盖岛。第二个亚种是豚尾叶猴西比路岛亚种,也被称为simakobou,只生活在锡贝鲁特岛。
它是一个昼伏夜出的树栖雨林居民,经常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树冠上,但偶尔会来到地面上。这种灵长类动物的活动预算主要是休息和觅食,只有一小部分时间用于旅行和社会行为。
在锡贝鲁特岛的一些研究显示,群体大小相对较低(平均群体大小为2.6)。西伯鲁特地区的其他地方显示出相对较高的群体规模(平均群体规模为8.7)。
![豚尾叶猴](http://map.s-jl.com/wp-content/uploads/sites/14/2024/09/20240928001312-66f74a18cb14b.png)
群体大小不同的原因并不为人所知,然而许多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狩猎和砍伐森林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猪尾叶猴有单雄、多雌的群体。该物种的交配系统遵循一夫多妻制结构,尽管它最初被认为是一夫一妻制。
濒危状态和保护威胁
该物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直到2008年,它被列为濒危(IUCN状态),濒危状态被改为极度濒危。由于它在岛屿上面临着许多人为的压力,包括为了商业目的而破坏森林,因此它是世界上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