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R电位
词条百科 0
目录
MLR电位
MLR电位是双原子分子势能的原子间相互作用模型。由于正则莫尔斯电势的简单性(它只有三个可调参数),它在现代光谱学中的适用性非常有限。MLR电位是Morse势的现代版本,它具有自然内置的正确理论长程形式的势。它一直是光谱学家表示实验数据、验证测量结果和做出预测的重要工具。当某些潜在区域的数据丢失时,它的外推能力很有用,它准确预测能量的能力通常比最复杂的从头算技术更好,以及确定解离能、平衡键长和长程常数等物理参数的精确经验值的能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案例包括:
- 二锂(Li2)的c态:MLR电势成功地弥合了实验数据中超过5000cm-1的间隙。两年后,人们发现MLR势能成功地预测了这个间隙中间的能量,正确地在大约1cm-1范围内。这些预测的准确性比当时最复杂的从头算技术要好得多。
- Li2的A状态:其中LeRoy等人。构建了一个MLR电位,该电位确定原子锂的C3值,其精度比任何先前测量的原子振荡器强度都要高一个数量级。这种锂振荡器强度与原子锂的辐射寿命有关,并被用作原子钟和基本常数测量的基准。
- KLi的a状态:MLR用于成功构建分析全局势,尽管在势的顶部附近仅观察到少量水平。
历史渊源
MLR电位基于PhilipM.Morse于1929年首次引入的经典Morse势。2006年,RobertJ.LeRoy及其同事首次引入了MLR势的原始版本,用于对N2的研究。在2009年引入更现代的版本之前,这种原始形式曾用于Ca2、KLi和MgH。在2010年对Cs2的研究中引入了称为MLR3势的MLR势的进一步扩展,此后这种势用于HF、HCl、HBr和HI。

MLR电位的应用
MLR电位成功总结了许多双原子分子的所有实验光谱数据(和/或维里数据),包括:N2、Ca2、KLi、MgH、Li2、Cs2、Sr2、ArXe、LiCa、LiNa的几种电子态,Br2、Mg2、HF、HCl、HBr、HI、MgD、Be2、BeH和NaH。更复杂的版本用于多原子分子。习惯于从头算点拟合MLR势,以实现完全分析的从头算势,并利用MLR将正确的理论上已知的短程和长程行为合并到势能中的能力(后者通常比分子从头算点本身具有更高的精度,因为它是基于原子从头算计算而不是分子计算,并且因为难以纳入分子从头算计算的自旋轨道耦合等特征可以更容易地在远距离)。MLR已用于表示KLi和KBe的从头算点。
内容来源于网络,本内容不代表16map.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16map.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16map.com/wiki/nmtemizlm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