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 (五台)
目录
佛光寺 (五台)
佛光寺是位于中国山西省五台县斗村五公里处的一座寺庙。 寺庙的主殿是东大殿,建于公元 857 年,唐朝(618-907 年)。 据建筑记载,它是中国现存第三座早的木结构建筑。 它于 1937 年被 20 世纪建筑史学家梁思成(1901-1972)重新发现,而同一个团队在一年后又发现了南禅寺的一座较旧的大殿。 这座寺庙还包含另一个可追溯到 1137 年的重要大厅,称为文殊殿。
历史
该寺始建于公元五世纪的北魏时期。 从 785 年到 820 年,寺庙经历了一个活跃的建筑时期,建造了一座三层、32 米高的亭子。
1930年,中国建筑研究会开始在中国寻找古建筑。 1937年,学会寻找的第七年,梁思成带领的建筑团队发现佛光寺(五台)是唐代遗迹。 梁的妻子在其中一根椽子上发现铭文后,梁才得以确定这座建筑的年代。 梁对这座建筑的研究与唐代建筑的已知信息相吻合,证实了日期的准确性。
布局
与大多数中国寺庙的南北朝向不同,佛光寺因东、北、南三座山而呈东西向。 建筑物后面有山被认为可以改善xxx。 寺庙由两个主要大厅组成。 北殿称为文殊殿,建于金朝1147年。 xxx的殿堂东大殿建于唐代 857 年。 另一座大殿,名普贤堂,曾在寺院南侧,现已不存。
大东厅
东大殿建于唐代 857 年,是中国第三古老的木制建筑,仅次于 782 年的南禅寺大殿和 831 年的五龙寺大殿 , 并且是三个中大的一个。 大厅位于寺庙的远东侧,在一个大石头平台上。 它是一个单层结构,尺寸为 7 x 4 或 34 x 17.7 米(110 x 58 英尺),由内外柱组支撑。 每根柱子的顶部是一组复杂的括号,其中包含七种不同的括号类型。

支撑大厅的屋顶,每组肘板由新月形横梁连接,在内组柱上方形成内环,在外柱上方形成外环。 大厅有一个格子天花板,从视线中隐藏了大部分屋顶框架。 四坡屋顶和极其复杂的斗拱组证明了东大殿作为唐代建筑的重要性。 根据 11 世纪的建筑专着《营造法事》,东大殿相当于八级体系中的七级建筑。
殿内塑像三十六尊,每壁壁画唐代及以后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