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

攀枝花市(拼音:Pānzhīhuā),原渡口(渡口),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最 南端的地级市,位于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处 . 它的行政面积为 74,423.42 平方公里(28,735.04 平方英里),2020 年人口普查人口为 1,212,203 人。 806,395 人居住在由 3 个市区组成的建成区(或都会区)。

它的经济几乎完全依赖于该国最 大的矿山之一的巨型矿山。 攀枝花市经济以自然资源开发、重工业为主。  城市中心建在山区之上。 2005年,攀枝花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8年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和中国钒、钛城市称号。

地理与气候

该地区属于受季风影响的亚热带湿润气候 (Köppen Cwa),冬季短暂、温和、干燥,夏季漫长、炎热、潮湿。 12 月和 1 月的最高气温降至 21 °C(70 °F),在干燥的春季迅速反弹,并在 5 月和 6 月达到峰值,这与该省其他大部分地区不同。 大部分年降雨量发生在 6 月至 9 月。

旅游资源

景观以自然区域为主。 景点包括红细胞温泉、洞穴石林、金沙江和海湖。

二滩水电站

二滩大坝(拼音:Èrtān Dàbà)是四川长江支流雅砻江上的一座拱坝。

大坝有六台水力发电机,每台的发电量为 550 兆瓦。 该设施的总发电量为 3,300 兆瓦,是中国最 大的发电量之一。 年平均产量为 17 TWh,到 2006 年 12 月 5 日,它产生了超过 100 TWh 的电力。 大坝的建设于 1991 年 9 月开始,并于 1999 年 12 月 26 日完工。施工期间共挖掘了 12,638,000 立方米(446,306,758 立方英尺)的材料

行政区划

经济

攀枝花市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地区,以巨大的采矿作业为主。 大部分未用于采矿的土地都被自给农业占用。

矿产资源

攀枝花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直到1960年仍未开发。它于1966年作为钢铁生产中心建立在长江源头的偏远地区。

攀枝花市

已探明铁矿石(主要是钒钛磁铁矿)储量7380万吨,占全省的72.3%。 2007年末,全市钒钛磁铁矿储量66.94亿吨,其中:钛储量4.25亿吨,占全国的93%,居世界首位; 钒储量1038万吨,占全国的63%,世界第三。 钴储量7.46亿吨。 其他矿产有铬、镓、钪、镍、铜、铅、锌、锰、铂等稀有金属。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