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锁瑚菌
目录
简介
冠锁珊瑚菌,俗称白珊瑚菌或凤头珊瑚菌,是一种白色或浅色的食用珊瑚菌,分布于美洲和欧洲的温带地区。 它是 Clavulina 属的模式种。
常用的物种名称 cristata 由丹麦真菌学家 Theodor Holmskjold(作为 Ramaria cristata)于 1790 年创造。
描述
子实体通常为白色至奶油色,最高可达 8 厘米(3+1⁄8 英寸),宽 2–4 厘米(3⁄4–1+5⁄8 英寸)。 珊瑚臂很少分枝(3-4 次),宽 2-4 毫米,光滑,有时纵向起皱。 尖端是嵴状的,有小而尖的突起,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在干燥的天气中通常会变暗。 子实体无特殊气味,味道温和。
由于自然变异(因此该物种的外观可能接近灰霉病并与灰霉病混淆)或由于微观真菌 Helminthosphaeria clavariarum 的感染,子实体可能具有较深的颜色。
栖息地
冠锁瑚菌在针叶林和硬木林中单独或成群生长在地面上(有时在腐烂的木头上)。 它是一种常见的蘑菇,通常从夏末到冬季结出果实。
可食性
这种真菌是可食用的,但坚韧的果肉和虚无的子实体使它对某些人没有胃口。 它被一些人认为是优秀的。
相似对象
其他一些珊瑚真菌的宏观和微观特征与冠锁瑚菌相似,难以识别。 Clavulina rugosa 是不分枝的或少量分枝的。 Clavulina cinerea 通常颜色较深。 Ramaria stricta 有平行的分枝,生长在木头上。

化学
除了主要的脂肪酸成分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外,鸡冠花还含有两种不常见的脂肪酸 cis-9、cis-14-octadecadien-12-ynoic acid 和共轭的 cis-9、反式 -11、trans-13、cis-15-十八碳四烯酸(俗称α-parinaric acid)。 C. cristata 是xxx已知含有 α-parinaric acid 的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