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连洪
目录
人物简介
宋连洪(1953 – ),南旺镇宋庄人,现任文圣拳掌门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宋连洪自幼随祖父宋传平、父亲宋如一习武,深得文圣拳真传,全面继承文圣拳的“文功”和“武功”。

人物经历
1983年,在兰州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获“精神文明奖”。
1986年,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荣获雄狮金奖,文圣拳也因此蜚声全国,被国内外众多的报纸、杂志、书籍相继报道、收录和引用,先后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友人到宋庄拜访、学习。同年,有关文圣拳的文稿、祖孙三人的武术录像等资料被国家体委和山东体委入库保存。
1993年,在世界各国武林朋友交流大会上获“优胜奖”。
2007-2009年,文圣拳先后被济宁市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014年,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圣拳代表性传承人。
2017年,出任汶上文圣拳研究会会长。
历史文化
文圣拳,又称文圣功、长寿拳、杜家拳、五步架、神拳等, 被称为“中华圣门”功夫,是君子修身正心的拳法。明朝后期,唐王李氏后裔刘奉天(化名),与宋赵匡胤的后代䣗南国(化名)将共同修习的一种功法和盘托出,流传于民间。南旺镇宋庄五步架宋氏传承人宋如一先生,在经国家体委和有关部门及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黄垓乡井庄村五步架杜家传承人杜学颜先生同意后,正式将该拳法定名为“文圣拳”。
1983年,文圣拳被国家体委武术挖掘整理领导小组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宋庄村挖掘整理,并列为重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项目。
文圣拳动作稳健,五步之距就可练拳,故又名“五步架”。清末,文圣拳门志士聚会,总是先烧香敬神,继之习拳练武,逐渐形成了燃香习武的规矩,文圣拳由此被称之为“神拳”。文圣拳门中有“八十出功,九十不松”的说法、故又称“长寿拳”。
文圣拳同时融合了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古代圣人参悟《易经》阴阳五行变化规律对应与人体的经络运行而创编出文圣拳,拳法总分为“文功”和“武功”两部分,应合天地阴阳之道,自然万物。其中文功提倡个人的修身、正心,重视人伦,正符合儒家最重视的“仁”与“礼”思想。常言非圣人难悟其中精妙,文圣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融合在武术领域的具体实践。
文圣拳武功套路主要有头趟架、二趟架、二趟拖打等,器械类有文圣梅花大刀、文圣剑、六合大枪等,在技法上讲究:粘、沾、连、挤、推、托、靠、钻等。文功包括静坐养心练意,是古老的导引养生之术。
南旺镇宋庄是文圣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宋传平、宋如一、宋连洪三代宗师带领下,与体育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在民间沉寂百年的文圣拳法得以苏醒、振兴、重放光明。
文圣拳协会
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圣拳的健康发展。2018年1月26日,文圣拳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宋连洪先生率弟子赴郓城,参加郓城县文圣拳协会成立大会。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增进了协会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收获了友谊,对文圣拳健康、有序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圣拳传承人

宋传平(祖父)
宋传平(1892-1996),南旺镇宋庄人,16岁时随祖父宋隆康习练文圣功,后师承杜金房,一生践行文圣拳绝学,传徒授业,全面继承并进一步发扬了该拳的功理、功法。他反对封建迷信的修炼思想,去伪存真,在晚年,将一生所学逐一定架、定式取名,并与参加八路军、具有丰富战场搏杀经验的儿子宋如一共同将其定名为文圣拳。“文”字取意于文功静坐之法,“圣”字显其拳理高深。1986年,宋传平老先生以94岁高龄,携子宋如一、及其孙宋连洪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以精湛的武功,超群的技艺,赢得了六十八家武功高手的尊重,荣获雄狮金奖。1996年,老先生以104岁高龄无疾而终,为后人企及。

宋如一(父亲)
宋如一(1916-1991),南旺镇宋庄人,文圣拳第二代宗师。自幼随父宋传平习练文圣拳,系统掌握其内外功套路技艺及功法理论。1936年后参加八路军,结合战场的实际需要,革新技法,积累了丰富的战场搏杀经验,1973年离休。一生教授弟子无数,为了便于推广和发扬,1986年与其父宋传平、其子宋连洪一道将口口相传的文圣拳整理成相稿、文字材料,完成了《文圣拳》书稿编写工作,1983年被国家体委挖掘整理领导小组列为国家重点挖掘整理体育项目,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