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宫绣
目录
黄宫绣
黄宫绣,字锦芳,号绿圃,清代江西省抚州府宜黄县棠阴镇君山村人,出生于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一生经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朝,寿高一百多岁。
黄宫绣一生究理求真,务实创新,崇德守正,学验俱丰,成就斐然,因此与崔嘉彦、陈自明、严用和、危亦林、龚廷贤、李梴、龚居中、喻嘉言、谢星焕等,同被誉为江西省历史上十大名中医,名垂青史,留芳百世。

人物简介
黄宫绣出身儒学世家,天资聪敏,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攻举子业,后因父多病,遂弃儒习医,专心致志钻研医术。为不使“千万人之死生系一人之工拙”,黄宫绣搜罗医书,潜心钻研,远至轩歧,近至明清名家,无不究览。凡有“一义未明,一意未达,无不搜剔靡尽,牵引混说,概为删除,俾令真处悉见,断不随声附和,语作影响,以致眩人耳目也。”主张诊病必先明脉理,治病必先识药性,尤应注重实践,探求真理。
黄宫绣是清代著名的本草学家,同时也是声名远播的中医临床家,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精研医道、卓然自成的黄宫绣走出君山,在宜黄棠阴镇创办宫绣堂药铺,为百姓诊疾病、起沉疴,声名远播,附近州府及省外病患,慕名而来求医者甚众。
黄宫绣一生勤于著述,先后创作了《伤寒分疏》、《伤寒合溯》、《脉理求真》、《医学求真》、《本草求真》、《杂科求真》、《儿科求真》、《妇科求真》、《眼科求真》、《方证求真》、《锦芳医案求真》》(《太史医案初编》)等医著一百四十多卷。传世医著有《脉理求真》、《本草求真》、《锦芳医案求真》(《太史医案初编》)等。

《脉理求真》较详细地介绍了脉诊部位和各种脉象的主病,并论证了各家的论说。他结合自己的经验,注释了《新增四言脉要》、《十二经脉歌》和《奇经八脉歌》,并附有《脉要简便须知》,对脉法中的某些比较重要的问题作了扼要论述,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脉法的参考资料。
《本草求真》是一部研究药物学的专著,付梓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本草求真》系对《本草纲目》删繁撮要而成,影响较为广泛,简明扼要,切合临床实用。书中选载常用药物520种,按药物品性分成若干类,详述其形态、性味、功效、配伍、制法及与各种疾病的关系,便于读者对药物性能进行分析比较,是现代中药学分类方法的鼻祖。

黄宫绣的著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尤其是对邻国日本、韩国、朝鲜以及越南影响很大。新中国建立后多次再版发行。
史料记载

道光五年《宜黄县志·选举》:“黄宫绣字锦芳,君山人。监生,嘉庆甲子恩赐举人;乙丑恩赐翰林院检讨。父为鹗,邑禀生,著《理解体要》。黄宫绣通医理,著医书百四十卷,内《本草求真》一种,与为鹗所著俱附存四库馆。”
黄宫绣因医德高尚,医道精深,嘉庆甲子(公元1804年)被钦封举人,嘉庆乙丑(公元1805年),被钦赐翰林院检讨。黄宫绣的父亲黄为鹗,秀才,是当地的私塾先生,精通理学,著有《理解体要》二卷,时人评价“足以接先儒之踵,启后学之蒙”,与黄宫绣的医著《本草求真》一起收储于四库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