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菌性口炎

  症状体征

本病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表面显著充血水肿、灼痛,由于血管渗透性的增强,纤维蛋白原渗出,在黏膜表面凝固成灰白色或黄褐色假膜,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与大量细菌。假膜特点是较厚而微突出黏膜表面,致密而光滑。较易拭去,遗留有渗出物的糜烂面。周围有明显炎症反应区,唾液增多,疼痛。有非性口臭。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症状较轻微。

   用药治疗

  1.局部治疗

  (1)消炎防腐药,如0.1%~0.2%氯己定液,复方硼砂漱口水(多贝尔液)漱口。

  (2)5%金霉甘油糊剂涂搽,口疮膜贴用有消炎、抗菌、止痛作用。

  

(3)西瓜喷剂、锡类散局部撒布。

  2.治疗

  (1)抗生素口服或注射,一般可选用青霉素、庆大霉素、螺旋霉素等,若疗效不佳,可取患处假膜涂片或培养,结合血浆凝固酶实验与药物试验。以选用对致病菌的抗生素。

  (2)补充维生素B1 10mg、维生素B2 5mg、维生素C 100mg,3次/d。

  (3)若有口渴思饮、心烦便秘、小便黄少等心脾积热症状,可口服口炎宁颗粒,每次1~2包。

   饮食保健

  (1)莲子桅子汤: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2)莲藕汤:莲子芯6克,藕30克,水煎服,每日一次,连服3―5日。

  

(3)银耳莲子羹:银耳25克,莲子50克。用水将银耳、莲子洗干净入锅中,加水煮至银耳熟烂,加冰糖或白糟溶化,早晚各食1小碗。可以清热养阴。

  (4)蜂蜜水:蜂蜜10毫升,加水80毫升,摇匀,含漱,每日可数次,也可煎汤服用。

  (5)萝卜鲜藕汁:白萝卜数个,鲜莲藕500克。将萝卜和藕用水洗净,于洁净器皿中捣烂,用消毒纱布双层绞取汁,每日数次取适量含于口中,片刻后咽下。

   预防护理

  确地刷牙,应采取上下竖刷牙法,早晚刷牙,每个牙面刷8-10次;饭后漱口;使用牙线清洁相邻的牙齿间隙;咀嚼木糖醇口香糖20分钟左右;每月换一支新牙刷;每3个月看一次牙医,有病治病,无病预防;注意含氟牙膏的用量(尤其是儿童),一般豌豆大小即可;刷牙力度适当,所使用的牙刷如出现刷毛外翻就应更换;如没有牙周疾病可每年到牙科洗一次牙,应到具备良好消毒设施的牙科看牙,以免感染上乙肝、艾滋病;另外,注意少喝碳酸饮料

   病理病因

葡萄球菌存在于人与动物皮肤及与空气相通的腔道中,其致病特点是化脓染。引起典型假膜性口炎的为金葡萄球菌。它的致病性除抗作用及产生毒素和酶外,其“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可产生超级抗原反应。

   疾病诊断

  应与剥脱性龈炎相鉴别。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黏膜充血水肿,上皮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坏死上皮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及多种细菌和纤维蛋白形成假膜,固有层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根据无溃疡的牙龈剥脱性炎症假膜,并做涂片及细菌培养可确诊。应与剥脱性龈炎相鉴别。后者病程长,慢性过程伴有因素。

  其他辅助检查:

   并发症

  近年发现金葡菌嗜菌体乙型可致幼儿骤发新生儿剥脱性皮炎(Ritter病,中毒性表皮坏死),产生严重症状。

   预后 发病机制

葡萄球菌存在于人与动物皮肤及与空气相通的腔道中,其致病特点是化脓染。引起典型假膜性口炎的为金葡萄球菌。它的致病性除抗作用及产生毒素和酶外,其“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可产生超级抗原反应。金葡萄球菌在口内特别是在牙龈沟、牙周袋内活跃繁殖,且该菌感染毒力强,故牙龈为主要发病区,亦可波及舌缘、颊及咽侧黏膜。牙龈在广泛充血的基础上出现类似硝酸银涂抹所形成的暗白色薄假膜,由纤维素渗出构成,较易拭去,露出充血、无溃疡的剥脱区。一般龈缘和龈头不受累(图1~3)。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