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鱼节
历史沿革
每年农历六月十八日,是苗族人民的闹鱼节。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良双苗寨节日场景的闹鱼节始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了。
闹鱼节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每年农历六月十六举行,以示人们对睦邻和谐,生活美满的追求。
2014年7月12日,广西柳州,当日是农历六月十六,广西柳州市融水县红水乡良双村举办传统闹鱼节。
2015年7月21日,当日是农历六月初六,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安宁村大袍屯举行民族传统的“闹鱼节”,祈福丰收。
节日起源
良双村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西北部,村中住有苗瑶两种民族,共有七百多户。传说苗族少女当初良双村只有洞寨和牛塘两个屯,那里鼠兽很多,病虫害时有发生,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村里的人便以闹鱼的形式,寄托消灭鼠兽和病虫害的心愿。
节日活动
每当节到到来的前一天午夜,苗胞欢度人们就站在高坡上不停的呼喊,迎接这良辰吉日的到来。节日清早,姑娘们就到溪边梳洗打扮了。梳洗完毕就整装着衣。十时左右,进行斗鸟活动,获胜得头功荣誉。下午二时,闹鱼活动开始,名曰闹鱼,实是闹人。
闹鱼节上,当地苗族、侗族村民进行传统的牵牛上树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该仪式是村民选择村内一颗大树,将一头牛用绳子往树上拉,直至吊死。该传统习俗在当地已存在数百年,每年农历六月初二进行,也是当地侗族居民用于警示村民遵守村规民约、的仪式。[2]
后生姑娘们纷纷拿着从山上割来的都令(一种有毒的草药,用来闹鱼)来到河滩,把都令放进泥坑,大家围着坑舂药,边舂边沿坑转圈子。
药舂好了,主办人在人群中找一个健壮的汉子来做陪人,主办人先抓起一把舂好的都令搓进河水里,再用手捧起河水连喝三口,然后做昏昏欲倒状,表示自己已中毒。
陪人见状,急去扶中毒者,两个人即搂抱着打滚到水里。闹鱼节欢呼鱼药已见效,一切鼠兽病虫害都被闹死,粮食丰收有保障。
接下来,几个人开始把准备好的鱼四处抛投给大家去争抢。抢鱼的意义在于:谁抢得鱼多,谁家就越有福气。于是谁都想抢到更多的鱼,抢到了就是自己的了。闹鱼之后,还有芦笙踩堂、坐妹、斗马、唱歌、斗鸟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