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塔

  简介

  正处观潮胜地。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建。塔身7级,平面呈六边形,高15丈,周9丈6尺。有石磴通塔顶,外建回廊翼栏。

  镇海塔位于冀州市城北,竹林寺旁边,来之前查到的关于此塔的资料不多,原以为是座古塔,到后才发现此塔及周围的建筑群均为九十年代新建的,爱屋及乌,新建的塔也值得一游。

  竹林寺及镇海塔建于一座湖心小岛之上,有桥与陆地相连,混凝土筑成,八角楼阁式,高五层,每层出檐,檐上及塔顶覆盖琉璃瓦,塔的xxx层特别宽大,里面是个迷宫,需要穿过迷宫才能找到登塔的楼梯,我们在的迷宫里耗时半个多小时才找到登塔的入口,塔内有铁梯可登上塔顶。

  这座小岛称作悬空岛,岛上除竹林寺、镇海塔外,还有长城、地宫等人造景点,登岛的套票高达30元,还是头一次碰到收这么高门票的新建。

  本人一向不赞成收取门票,从佛教的角度讲,是佛法的场所,起到佛校的功能,则是老师,哪有学校收取高额门票的?这些售票里的已经不再是老师,而是演员,依此类推,这类里举办的法事活动只能称之为商业演出了。

镇海塔镇海塔(图2)竹林寺是冀州一座历史悠久的,现在真的已经荡然了吗?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古竹林寺遗址并不在这里,而是在市区北约三公里的北关村,于是决定去实地探访一下古竹林寺遗迹。

  经过一段颠簸的乡村公,来到北关村,这里紧邻衡水湖,打听古竹林寺无人不知,古寺遗址位于村北衡水湖中的一座小岛上,距岸边约500米,现在地上建筑已,岛上目前只有近年来民间集资建起的一座小庙。

  和湖边的渔民谈好价钱,答应载我们到岛上一游,小岛约有足球场大小,遍布荒草,这里新建的竹林寺只有两座连体殿宇,平时无人值守,只有举办法事活动时才有人上岛。

  我们在岛上寻到一块倾倒的古碑,以及一些零碎古建筑砖、石构件,据船老大介绍,他小的时候岛上还有一些古建地基存在,可我们在岛上的荒草中搜寻了半天,也没能再找到古竹林寺的印迹,岁月的力量是巨大的,曾经的辉煌已经没有了任何痕迹,这使我想到一些现在已危如累卵的古塔,存在的时候尚缺乏,一旦倒塌很快就会,这些古代文明的结晶,应当是我们这些爱塔之人应当的责任。

   兴建

  镇海塔的兴建,早在元代时期。当时天宁寺有个当家叫梵琦,法名楚石禅师。梵琦是浙江象山人,他九岁出家做,从小听寺里的老讲,建造宝塔是一项xxx的功德,所以他一直想要亲手建造一座宝塔。后来,他做了当家,决心外出化缘,为建造宝塔筹集经费。到元(后)至元三年(1337年),就开始兴工建塔。经过四年时间,宝塔建成。塔高七层,共二十四丈,八面朱回栏,气势十分壮观,定名镇海塔。到清潮乾隆年间,宝塔突然失火,把所有木结构部分被毁,仅剩塔心。后来由茶院金粟寺源瀚重新再建,经过八年时间,恢复原样。xxxxxx期间,日本侵略军在金山嘴登陆后,沿海向南进犯,以海盐宝塔为目标,用大炮滥轰。据说射一百多发炮弹,宝塔的东北面受击破败不堪,整个塔身向西南倾斜,以致无法复原,现在剩下的只是塔基部分,已利用改建成自来水塔。

关于兴建镇海塔的缘由,据传说是梵琦的好意,因为海盐地处沿海,常遭水患,远在晋代时候,县城离海较远,后来由于钱塘江的多次变迁,海岸遭到海水的冲击而崩坍,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县城也逐渐向西南方向迁移,梵琦想以塔镇海,所以特意建造了这座宝塔,并且命名为镇海塔。以塔镇海这种想法在目前看来确是可发一笑的,然而对六七百年前的梵琦这样一位佛门子弟来说,是不必苛求的。那末,海盐县城后来为什么没有再出现被海水冲毁的现象呢?主要是在明清两代曾多次加固海堤,同时,沿海又建起了一堵鱼鳞石塘,抵御海潮的冲击,并非是建造了镇海塔之故。解放以后,海塘又重新加高,在石塘下还筑起了挑水坝,把海潮分开,减轻潮水对石塘的冲击力,海塘就更加巩固了。

   修复 历尽劫波

镇海塔镇海塔(图3)据史料记载,镇海塔始建于元朝,由当时的天宁寺主持僧梵琦(字楚石)所建,前后历时5年,于至正元年(1341年)塔成。塔高7层,24丈,八面朱漆回廊,庄严绮丽。定名为镇海塔,是因为古海盐常遭海难,取其以塔镇海之意。镇海塔修建至今,曾先后5次大修或。特别是康熙八年(1669年)因用火不慎,塔身七层俱烬,仅存塔心。寺僧觉海化缘重建,历经8个寒暑,终将镇海塔恢复原貌。

  1937年,侵华日军炮舰泊于海盐近海海面,以镇海塔为目标猛轰海盐县城,镇海塔遭到严重损毁,致使塔身向西南倾斜。后又屡遭强台风袭击,塔身倾斜日甚。后出于安全原因,将3层拆除,并改建成自来水塔。从此,何时将这座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宝塔恢复如初,便成了众多海盐中挥之不去的情结。

   修旧如旧

  县文体局局长张根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镇海塔修复的原则是修旧如旧,说白了,就是让古塔恢复成坍塌前的模样。为此,我们特地选择了浙江省古建筑设计院按原样设计,邀请省xxx测绘院对古塔的8个角和塔心精确定位,由具有古建园林一级资质的中扶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承建,目的就是要让这座有着650多年历史的古塔重现原貌。

  据工程项目部副经理许有天介绍,镇海塔设计为7层49.96米,楼阁式,属典型的明清风格。塔身中空,可用于攀登。塔刹9.16米,由铜合金铸造,宝珠疏密相间,极富韵律,更显宝塔玲珑挺拔,高插云天。每层塔的外缘均有葵花式回廊,造型精美,色彩明丽,可供游人凭栏远眺。夜色中,璀璨的灯饰将把宝塔点染得宛若琼楼玉阁。微风习习,挂在翘角上的56只风铃传来悦耳的叮咚声,颇有天风吹不定,一夜枕函听的感觉。

  为了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施工中绝大部分采用传统工艺。所用的塔砖一律按照原来塔砖的成分、规格定制。塔瓦采用亚光黑色釉面筒瓦,凸显出古朴凝重的风格。所需的大量木料全部采是进口芭蒂木,并经过特殊防腐、防害处理,xxx延长木材的使用寿命。还充分考虑到自然灾害的因素,抗震防裂度为6度,抗风能力提高到百年一遇。

  镇海塔从始建到最后一次坍塌,一直是海盐县城的制高点,也是人们登高观海的最佳之地,那么,修复后的镇海塔还能观涛看海吗?现在县城高大建筑越来越多,肯定会影响人们的视线,不过,从建筑物的空档望过去,还是能看到部分海景。许有天不无遗憾地说。

   几点新意

  此次镇海塔的修复,除基本采用传统工艺外,也采用了一些现代工艺技术。如用仪器定位取代了传统的木工测量;塔内安装了必要的电器和消防设施;新建部分每层底部浇铸成钢筋混凝土平台,使得宝塔更加坚固;旋转楼梯除下面3层保留原塔60公分宽度外,新建部分放宽至80公分,更便于游人攀登;塔的底层塔檐、副阶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宽大的回廊,里面摆放着富有明清风格的美人靠,供游人休息。

  此外,环绕宝塔的配套设施塔园也已设计完成,完工后既可烘托出宝塔的挺拔俏丽,又和整个天宁寺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寺中有园、园中有塔的格局,届时游人即可拈香礼佛,又可游园登塔,不失为一个陶情适性的好去处。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