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宝宝
简介
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里,提出了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2010年下降到25.8‰和31.8‰的目标。如今营养不良、麻疹、肺炎等婴幼儿疾病风险也已淡出了都市,但新的危机却接踵而来。
国际儿科专家们普遍认为,6岁前的健康决定人一生的健康,小儿通常要到6-7岁以后的身体机能才能有效抵抗病毒,但中国孩子在6岁前面临的健康危机,远不是父母们传统的卫生常识所能覆盖。
如果没有毒奶粉、激素洁肤霜、重度污染等危机的,大都市里的家长们未必能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那些超越国家常规儿童(婴幼儿)健康监测与控制系统之外的,而艾滋宝宝、结石宝宝、乙肝宝宝们,因为天然、更因为人为的各种原因,成为了宝宝世界中的。
在中国很多地方,医疗体系并不能完全照顾弱势宝宝们当下与未来的医疗需要,同时超额的经济负担也落到了他们的家庭之上。根据卫生部12月初的统计,中国各地因毒奶粉而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达到了28.4万人,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患儿家长还在为落实国家的免费治疗政策而奔波,大量3岁以上的孩子更不在免费治疗的范围之内。
即使治疗费用的问题得到解决,弱势宝宝们还要面临社会歧视的压力。中国有9000多名15岁以下的艾滋儿童,他们是HIV病毒携带者或病人,虽然和一些NGO组织已向中国艾滋儿童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不过,如同山西临汾传染病院院长郭小平所说的,艾滋儿童除了经常出现发烧、腹泻等症状外,社会歧视也使他们无正常孩子那样生活、就学。而歧视同样发生在乙肝宝宝身上,他们甚至连入幼儿园、托儿所都得不到保障。
在中国,弱势宝宝未来的潜量,还不止艾滋、结石、乙肝等典型人群。有数据指出,中国50%的5岁以下死亡儿童死因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白血病患儿都有增加趋势,更多潜在的宝宝危机正被医生们发现。譬如,10岁以下的孩子一旦摄入氯元素过高,就很容易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医院李廷玉说
结石宝宝
结石宝宝专指中国因食用三鹿等品牌的含有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而患上双肾多发性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的病例的婴幼儿。
症状特点
一般性特点:双肾肿大;实质回声增强,实质多为正常厚度;肾盂肾盏轻度扩张,肾盏圆钝;如梗阻位于输尿管腔内,则梗阻点以上输尿管扩张;部分病例肾周脂肪垫及输尿管周围软组织水肿;随病程发展,肾盂壁及输尿管壁可出现继发性水肿增厚改变;少数病人可探及少量腹水。三聚氰胺奶粉引起的患者结石的特点:结石绝大部分累及双侧集合系统及双侧输尿管;输尿管结石多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输尿管跨越髂动脉段及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结石呈碎渣样聚积,累及范围较大,后方为淡声影,绝大多数与草酸钙结石不同,可探及结石后缘;结石所致尿梗阻较完全。
三聚氰胺结石形成的原因
在三聚氰胺中常常混有三聚氰酸,两者紧密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网格结构。摄入人体后由于胃酸的作用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相互解离并被分别通过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并最终进入肾脏。在肾细胞中两者再次结合沉积从而形成结石,堵塞肾小管,严重的可造成肾衰竭。由于三聚氰胺结石微溶于水,对于成年人,由于经常喝水使得结石不容易形成;但对于哺乳期的婴儿,由于喝水很少并且相比成年人肾脏狭小,容易形成结石。
赔偿问题
结石宝宝可获的现金分为企业赔偿和补偿两部分,其中原计划补偿标准是:结石宝宝死亡病例补偿20万元,重症病例补偿3万元,普通症状补偿 2000元。但具体补偿和赔偿方案仍未最终确定,具体金额、方式需要等待上级部门的文件。日前,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披露,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2家责任企业愿意向患儿主动赔偿,对近约30万名确诊的结石宝宝给予一次性现金赔偿。此外,22家责任企业还共同出资建立了医疗赔偿基金,患儿今后一旦出现相关后遗症,发生的医疗费由该基金给予报销。
乙肝宝宝
这个可爱的称呼,是乙肝妈妈们对自己患有乙肝或者携带乙肝病毒孩子的昵称。11月2日,来自全国27个省市、101名乙肝妈妈发出求助信,要求取消对乙肝宝宝不得入园入托的歧视性,这已经是她们的第三次求助。
联合的101名妈妈来自全国27个省市,这个数据本身就说明了这是一个全国普遍的问题。事实上,目前全国不少地方都有明确乙肝宝宝入园。
●《浙江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儿童体检时发现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兼有e抗原阳性者或谷丙转氨酶增高者暂不予入园、所。
●福建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发出的《福建省托幼园所卫生保健管理细则》,幼儿入园前须进行肝功能体检,如是大三阳,不能入园。
●沈阳市和烟台市亦有相关,儿童在上幼儿园之前需要到指定的妇幼保健机构进行体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得入园。
●现行卫生部、国家教委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及市对于该办法的实施细则(分别颁布于1994年和1995年),对于乙肝方面的,只有有肝炎接触史的儿童应检疫42天,经体检其健康后方能回班。
12月3日,,零下2℃。东直门外一个xxx社区内,年轻的妈妈陈小青(化名)顶着寒风,记者进采访的要求。在她家里,堆着太多孩子的药品和乙肝防治手册。跟大多数乙肝妈妈一样,她们小心地把孩子包裹起来,生活在一个封闭的世界中。
2008年10月底,《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作出明确:凡是乙肝病原携带者报考国家公务员,经检查排除肝炎的,属于合格。
消息传出,著名论坛肝胆相照里一片欢呼,但是陈小青却依然不安,她焦急地在肝胆相照生儿育女版里发帖追问:我们的求助信什么时候发出去?
生儿育女版聚集着一群乙肝妈妈。小青说的求助信是一封写给国务院总理的信。这已经是她们发出的第四封求助信了,要求很简单:山羊宝宝要上幼儿园。
山羊宝宝,这个可爱的称呼,是乙肝妈妈们对自己患有乙肝或者携带乙肝病毒孩子的昵称,相比大三阳、小三阳、或者乙肝宝宝这些名称来得温暖得多。陈小青已经想不起这是谁给取的名字,听上去很可爱,我们的宝宝本来就很可爱。
中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流行区,全国有乙肝病毒携带者1.2亿多人,30%至50%的病人通过母婴而感染,乙肝宝宝群体有多大,没有一个机构做过统计。在这些妈妈中,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两到三岁之间。这是最要命的年龄,孩子年纪尚小,有不少妈妈还不知情,而年纪大了,过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妈妈们也就放弃了。
在乙肝母亲连续四次之前,乙肝宝宝们上幼儿园的问题在全国各地多年来就一直存在,仅仅从报道上来看,涉及广东、江苏、福建、浙江、山东、四川、重庆、河南、辽宁、陕西、湖北、等十多个省市。这些报道中孩子的经历一样、幼儿园的说法一样、医学专家的说法也一样。能够找到最早的报道是2002年10月17日《南方都市报》的乙肝病毒儿童上幼儿园被拒。
除了,这几年,社会其他力量呼吁关注乙肝宝宝的声音也没有停过。2004年9月,全国9个乙肝网站曾联合致育部,要求教育部制定性政策,纠正各地对感染乙肝病毒儿童的歧视。2008年3月全国期间,政协委员严琦、张礼慧、何永智递交提案,保障乙肝宝宝的入园机会。
从医学上判断乙肝宝宝上幼儿园的可行性,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卫生部2006年9月2日颁布的《预防控制乙肝宣传教育知识要点》明确指出:乙肝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委、佑安医院副院长段钟平说,从医学上,乙肝宝宝入园,对别的孩子完全没有传染的。
据段钟平介绍,乙肝有三个途径,一是母婴,二是修脚、穿耳等产生的血液,三是性,但幼儿园都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况。
此外,目前我国已经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所有新生儿都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因此现在适龄的新入园的儿童对乙肝几乎都有免疫力,不再会轻易感染乙肝病毒,因而乙肝病原携带者儿童在幼儿园就读对其他小朋友已经不再构成。
2008年7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卫生局下发《关于加强乙(丙)肝病毒携带者孕产妇归口管理的通知》,指定太原市传染病医院为乙(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孕产妇定点收治医院,同时,在太原市四县(市)分别确定一所县级综合医院或妇幼保健院负责急产孕妇的生产,全市其余医疗保健机构不得收治患有乙(丙)型肝炎和病毒携带者的孕产妇,开展产科接生工作。
艾滋宝宝
2008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20周年纪念日,在之前举行的世界艾滋病大会上,救助艾滋宝宝成为焦点。
一个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240万感染HIV的妇女生育孩子,造成每年约80万个新生儿感染HIV,HIV感染使得全球新生儿死亡率增加75%。去年全球约有37万名儿童被诊断为艾滋病毒感染者,而在中国,约有9000名15岁以下的艾滋儿童。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艾滋病感染者中女性所占的比例从7.1%上升为35%,10年间翻了5倍,其中近九成为育龄女性。在,1988年,首度发现垂直感染的爱滋宝宝个案,到了2005年,注射毒品者感染艾滋的人数呈现爆炸性成长,开始涌现母婴垂直感染的疑似艾滋宝宝的婴儿潮。卫生署统计显示,到2008年10月底,9岁以下的艾滋宝宝累积人数已达3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