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灾救灾联合会
成立历程
2013.8.12 市民中心B区一楼多功能厅
市气象减灾学会、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壹基金、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等8家单位面向社会发起成立深圳市减灾救灾联合会的xxx次。
2015.5.12 罗湖东门广场
多家单位在全市5.12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上发起成立联合会的第二次,得到50多家单位和个人的积极响应。
2016.5.12 南山文体中心广场
在2016年全市5.12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上,深圳市减灾救灾联合会宣布正式成立。[2]成立仪式
联合会旨
本着科学、规范、有序、高效的办会,动员联合社会各方力量,从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科学防灾、努力减灾、精准救灾的行动纲领,通过大数据手段,探索建立一套防灾减灾救灾研究、组织、协调、落实、培训、储运和支援标准化体系。常态下开展防减救灾宣传教育培训,加强防减救灾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救灾技术、设备高科技、产业化之,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防减救灾信息渠道,统筹社会救灾物资备储。灾时为应急抢险、救助救援、灾后重建、救治康复、干预提供多层次支持,为特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logo及含义
四个灾字组合成一个舵的形,寓意面向不同的灾难要有把控全局、平息灾难的能力与决心;
圆球代表地球,象征来自志在四方的人就是组成这个具有国际视野观协会的核心力量;
圆形更隐含手拉手的造型,表志成城的深刻含义;
圆形还有圈的隐喻,暗示救助之意;
绿色是生命,象征希望,也代表成长。
组织架构
现任会长 杨勤先生 深圳市和发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市代表
下设共十一家副会长单位 [3]和十二家理事单位
组织架构
工作重点 减灾救灾资源管理与调度平台
发挥联合性优势,通过大数据手段,密切联系、社会、企业和人士,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减灾救灾的需求,构建宣传教育、应急响应、物资供应、救助救援、灾后重建、救治康复等减灾救灾物资、人员信息管理及调度平台。[4]
减灾救灾专业队伍建设
针对减灾救灾事业需求,成立相关专家委员会、专业救援队伍和广泛的减灾救灾志愿者队伍,协助全面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常态下开展防抗救灾对策研究、风险排查、教育;灾时广泛调度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抢险、救灾救助。
减灾救灾新技术及产品的交流促进
通过参与或举办国际国内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展会或交流活动,为我市减灾救灾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搭建平台,促进减灾救灾技术设备高科技化、产业化。
活动介绍
举办深圳市2016年防灾减灾日活动
深圳市2016年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于5月12日在深圳市南山区文体中心广场举办,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宣传,得到了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
安全教育车–流动安全训练营项目入选第二批市级民生微实事服务类项目库
在深圳,市减灾救灾联合会与壹基金共同举办该项目。市减灾救灾联合会负责对接合作机构、联系活动场地、邀请行业专家、招募志愿者、管理活动现场等,壹基金提供安全教育车、活动道具、车辆管理人员和项目培训师。
协办深圳市2016年三防业务培训
受市三防办委托,市减灾救灾联合会在工勘大厦三楼会议厅协办了深圳市2016年三防业务培训。
社会减灾救灾资源的登记与推荐
协助深圳市民政局完成了中国民政部2016年社会力量数据库建设工作名录登记以及可对外援助的高科技产品名录登记。
今夏,紧急支援湖北灾区
今夏多地泛滥,2016年7月2日起,我会立即组织爱心企业向湖北麻城、荆门等灾区捐赠救灾物资,分别于7月15日[5]、7月29日[6]向灾区人民发送包括大米、食用油、空气制水机、衣物、棉被、书包、凉茶、饮料等价值1103.5万元的救灾物资,初步形成精准救灾救助模式:在救灾需求上有救援队赴灾区实地救灾摸底,在救助组织上针对灾区需求筹集急需救灾物资,在物资捐赠上由部门严把物资质量,在救灾物资发放上有捐赠单位代表参与、灾区公益组织快速落实,使灾救助工作能够做到精准对接灾区需求、募捐去向明确、捐赠账目清晰、物资发放有据可查。
承办中国慈展会减灾救灾展区和 减灾·未来高峰论坛
从2016年开始承办中国慈展会减灾救灾展区,立体呈现国际国内减灾救灾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交流减灾救灾实践,搭建减灾救灾跨界平台,为灾害链带动减灾未来产业链的发展发挥作用。活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