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丽

  生平简介

王亚丽,女,1955年出生,汉族, 1977年从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定西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护理部工作大学文化程度。先后9次荣膺“三八红旗手”、“医德医风百日评比活动先进个人”、“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2005年7月12日获第40届“南丁格尔”;2006年被评为优秀员。2007年4月,在党代会上她当选为党的。

   简历

  清贫少女寻找心中的

  

1955年,王亚丽出生在定西市安定区一个普通的家庭,王亚丽有5个弟弟和妹妹,为了照顾好他们姐弟6人,王亚丽的母亲放弃了会计工作,回到家中。从此,王亚丽一家6口人,仅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来维系生活,家里常常缺衣少吃。清贫的家境,让王亚丽早早地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也了她吃苦耐劳的品质。

  

1972年,高中毕业的王亚丽,到泉池沟大队当了一名知青。聪明伶俐、吃苦好学的她,很快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喜爱。她当过记工员、农业科技实验员、民办教师,无论干什么,总是竭尽全力的做到xxx。同时,她还利用闲暇的时间刻苦学习,希望有一天能圆大学梦。

  

1975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被推荐到学校学习,从此与神圣的护理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护校的生活,为王亚丽打开了一扇五彩斑斓的知识之门。 <解剖学> 、 <生理学> 、 <药理学> ……,这些陌生而又亲切的书籍,成了她朝夕相伴的良师益友。王亚丽就像一叶小舟,尽情遨游在丰富而护理科学知识的海洋中,地汲取着知识的甘霖。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亚丽在学校图书馆借到了一本<护理札记> 。她被这本书深深吸引,并废寝忘食的读起来。作者佛劳伦斯·南丁格尔在书中展现出的和情怀,深深地打动了王亚丽。这位当年20岁的护校姑娘在自己的日记中地写道:“南丁格尔是我心中的,我,救护生命的生涯才是xxx丽的人生。”

  

1979年品学兼优的王亚丽毕业了,她被配到定西市人民医院,从此,王亚丽成为一名光荣的白衣战士。

  精心病人的白衣

  1979年她从护校毕业后,就一直在定西市人民医院工作,从、主管到长,再到护理部主任,她一步一个脚印,默默无闻、脚踏实地走了过来。

  王亚丽刚到定西市人民医院时,医院条件十分简陋,整个住院部病区内没有自来水,没有中心药房,没有暖气,王亚丽和同事们每天要到病区外很远的地方一桶一桶的提水、一箱一箱的搬药,冬天还要拉运煤砖,用自制的煤炉生火。当时,王亚丽每天都会早早地赶到医院,脏活、累活总是抢着干。有人说王亚丽傻,但她笑一笑说:“我年青,体力好,应该为同事们多分担些活。”

  

1988年的冬天,王亚丽由于护理业务精湛、胆大心细被任命为医院大内科的长,王亚丽刚刚上任不久,便收治了一位重症胆道肿瘤术后病发症患者。当时病人不止,高烧不退,生命危在旦夕。王亚丽将7岁的女儿交给母亲,冒着被传染的接下了特护任务。

  

在接下来的40多天里,她日夜守护在患者身边,细心地为患者清理物和大小便,熟练地为患者按摩。一次,她弯腰到病床下取脸盆准备接物,不料病人“哇”地一声,吐了她一头一身。家属很难为情,说了病人几句。王亚丽却说:“这是病人的病理反应,他也控制不了,怎么能怪病人呢,只要病人能早日康复,这算不了什么。”在特护的日子里,她双眼布满了血丝,体重整整下降了七、八斤,但她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她的奉献和超人的付出了包括家属在内的所有人。

  2003年4月19日,正在参加函授课程学习的王亚丽听说xxx例患者入住了她所在的医院,没有任何犹豫,拿起书包,拔腿跑回医院,穿了个白大褂就冲进了病房。消毒、隔离、为患者床铺,整整忙碌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才顾得上给丈夫打了一个电话。“从电视上看到了广东、等地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从事医务工作的我也知道这其中的。但真正这个偏僻的小地方时,是责任逼着我赶紧往医院跑。”

  

在王亚丽挺身而出的背后,是家中80岁的老父亲被诊断为食道肿瘤;独生女在外地上学,她自己身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经常腹泻不止,每晚都要灌肠、服药治疗。

  

但她为大家舍小家。第二天清晨,她马上组建了xxx批护理梯队,亲自走入了隔离区。22天后,她才被同事替换出来。

  

医院先后收治了确诊病人4例、疑似病人1例和73例医学留观人员。在王亚丽和同事们的守护下,最后所有病人全部治愈,医护人员无感染,二代传染也没有发生。

  2005年春节刚过,定西发生了一起重大汽车交通事故,在这起事故中,一名14岁的定西农村姑娘曹身体多处严重挫伤、大腿等部位骨折,被送到医院已经昏迷不醒。后来,经过定西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抢救活了过来,在接下来的治疗中,由于病人的皮肉绽开、绿浓杆菌感染,臀部出现大面积褥疮。在护理病人时,即使戴上双层口罩也难以抵挡恶臭,看到年轻的怕脏、怕臭,为了护理好这位特殊病人,王亚丽每天都会来到曹的身边,亲自为她换药、 ,用滴管一滴一滴地往她变形的嘴唇中滴进营养液。经过100多天的精心护理,病患曹终于可以下地走了。那一刻,曹的爷爷热泪滚滚而下,激动的说:“王亚丽就像照顾自己的娃娃一样,照顾。她是我们家的大呀!”

  工作的模范,的样板

  在平凡琐碎的护理工作中,王亚丽追求一种科学。

  

担任护理部主任后,王亚丽常说: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只有培养一大批高质的护理人才,才能提高医院整体的护理水平。她多次利用到外地学习交流的机会,借鉴省内外大医院的护理经验,率先在医院确立了<临床整体护理研究与推广应用>科研课题,总结完善各项护理制度。她还积极岗位练兵活动,先后组织18期培训班,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技术能手和岗位成才标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王亚丽的和带动下,医院的掀起了比、学、赶、超的学习热潮,极大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知识层次,她在护理部主任岗位上辛勤耕耘的十三载,也是医院护理工作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从以前全院护理人员没有一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到今天已有23人取得大专以上文凭;从以前医院没有一篇护理论文发表到今天已有百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从以前患者对医院72.4%的满意率到现在的94.6%,点点滴滴成绩,无一不凝聚着她的心血。

  

作为护理部主任, 王亚丽不仅用科学的管理使医院护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她还以慈母般的关爱赢得了们的尊敬。小詹丈夫在外地上学,生孩子时丈夫不在身边,偏偏孩子又得了新生儿硬肿症。得到消息后,王亚丽立即探望小詹,看到小詹已经哭成了泪人,王亚丽一边安排人员照顾,一边苦口婆心地她,并为她买来奶粉、鸡蛋等营养品。其实,在护理部,许多人都得到过王亚丽工作或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她们感激地说:“王大姐不仅是我们事业上的领人,更是我们生活中的贴心人。”

  如今,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护理工作者,王亚丽仍然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

   荣誉

2005年7月,50岁的她登上了梦寐以求的南丁格尔领台。

  2006年被评为优秀员。

  2007年4月,在党代会上她当选为党的。

  1998年以来,王亚丽组织医护人员,根据临床实践编印了通俗易懂的《各科常见病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免费向患者发放。

   简评

“我们的社会需要千千万万个王亚丽,王亚丽不仅是工作的模范,而且是的样板,是奉献的榜样,也是我们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省委苏荣王亚丽时曾这样情真意切的说。

  28年来,王亚丽就是这样不怕脏、不怕臭亲自护理了不计其数的病人,特别是护理肝病、外伤等需要悉心病人时,王亚丽不仅想方设法悲观厌世的病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而且根据实践撰写理论文章,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护理这些特殊的病人。

  28年来,当患者前来住院带钱少时,她就主动办理住院手续;当患者缺吃少穿时,她就从家中端来饭菜和营养品,送来衣物。正是由于她的以身作则和良好医德医风,使她多次受到了、定西市卫生部门的嘉,荣誉使她自豪欣慰,但更让她感到不安,荣誉就像催征的战鼓,激励着她向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冲刺。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