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兰

  个人简介

白春兰是盐池县花马池镇沙边子村农民。1980年,她和丈夫联合本村10户人家,进驻一棵开始治白春兰沙育苗。29年来,她带领全家人累计种树8万多棵,封沙育苗900亩,治理沙漠3800亩。她创造了三行治沙法林草栽植技术,还在荒漠中开发水浇地40亩,利用带子井,采取立体复合种植法,在沙漠中创出了吨粮田的奇迹。1997年11月,相濡以沫的丈夫因过度劳累患肝硬化去世,更不幸的是,和她一起治沙的大儿子也因病于2008年春节期间离她而去。她没有被击倒,继续扛起治沙的大旗,一个普通农家妇女,一名普通,在巨大的压力下继续拼搏,与沙魔。2000年5月5日,党和国家xxx同志到一棵树看望了白春兰。1995年以来,白春兰先后获得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绿化标兵、全国环保百佳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扶贫贡献、三北防护林体系先进工作者、杰出贡献者、第二届、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提名等称号。

   人物履历

1980年,盐池县花马池镇沙边子村农民白春兰和丈夫联合本村10户人家,进驻当地人称一棵树的不毛之白春兰白春兰成为奥运火炬手地。1989年春,她从市场上买回xxx批仔猪、羊羔和一台饲料加工机。1992年,她又推沙开挖塘4亩,投放鱼苗数千尾,成为盐池县xxx家沙漠养鱼户。1993年,她投资1万元建起盐池县xxx座农家温棚猪舍。当年生猪出栏时间由原来的9个月缩短到6个月,育肥出栏生猪200头,比上年多出栏160多头。

  27年来,白春兰带领全家人累计种树6万多棵,封沙育苗900亩,治理沙漠2200亩。她创造了三行治沙法林草栽植技术,即以黄土挡沙、以柳固沙、栽植枣树杨树防沙。她还在荒漠中开发水浇地40亩,利用带子井采取立体复合种植法,在沙漠中创出了吨粮田的奇迹。

  2005年,在县文化旅游局的支持下,她又着手开发旅游产业,白春兰绿色家园成为全县的沙漠旅游景点。

  2000年8月,她成立了白春兰沙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村民在5年内对4万亩沙漠进行农林水牧综合开发。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相继有88户人家来到沙边子村,造绿固沙,开发沙产业。截至目前,全村累计治理沙漠7万多亩,人均纯收入达3000余元。

   人物事迹

25日晚,在县城新居里,白春兰和孙女看着照片一起回忆2000年5月5日,时任中央局常委、国家副来到花马池镇沙边子村考察时的情景。白春兰

  说起今年春节要在盐池县城过年,白春兰日1月26不住激动–这位在沙漠之边过了30年春节的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还没有在县城过一次农历新年。

  去年,白春兰在县城有了一套新房–两室一厅一卫,88平方米,房价13.4万元。这是儿子冒万成给她买的。当年春节,冒万成带她飞到海南过年。白春兰感慨:要不是儿子出钱,我这个在沙海里住了半辈子的人,一辈子也到不了海角天涯,一辈子也见不到大海。

  白春兰的芳名传扬于沙边子、一棵树。听起来挺有诗意,却充满了悲壮。

  沙边子–盐池县花马池镇一个行政村,因位于毛乌素沙漠之边而得名。

  一棵树–沙边子行政村所辖一个村民小组,三四十年前确有一棵树,顽强地挺立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

  1980年初春,当白春兰和丈夫冒贤搬到这里开始治沙时,一棵树已死于村民的锯斧之下。一棵树成了一个黑色幽默,一个不毛之地的代名词。

  白春兰和冒贤顶着风沙栽下一棵树–这片沙海中真的有了一棵树。

  1月26日,记者来到一棵树。治沙英雄白春兰冒贤业绩馆门前,矗立着右手握锹远眺的冒贤雕像。艰苦创业的那十多年,这对治沙夫妻用坏了11辆架子车,磨秃了20多把铁锹,挖拍

  出总长11公里的三圈壕墙,治理沙漠3000亩,一棵树变成了10万株林木盘亘的森林,一度冲上县级公的流沙硬是退数公里。

  1997年11月,过度劳累的冒贤死在一棵树。

  治沙英雄白春兰冒贤业绩馆不远处,有一个暖心阁。这是2000年5月5日,同志到盐池考察时,与白春兰对话的地方。问白春兰:你将来还有什么打算?白春兰激动地说:我要再治沙10年!

  10年过去了,58岁的白春兰还在治沙,她告诉记者:我撂不下沙边子。

  儿子说要给她在县城买房时,她说城里的房子有啥住头?当从事装修的小女婿将房子装时,她很兴奋,房子太漂亮了–以记者的眼光看,和银川市大多数市民的住宅相比,甚至有些豪华。

  从此,每当在县城开完会,她再也不用赶回离城数十公里那个沙漠之边的家,而是悠闲地住在城里。

  白春兰有两儿两女,大儿子前些年去世了。小儿子毕业于南京一所大学,现在银川一家证券公司当副经理。两个女儿在盐池县城从事个体经营。

  一家人辛卯春节就要在县城团聚了,虽然少了老公和大儿子,白春兰还是充满了憧憬,家里得像个公寓。

  治沙女英雄,该享受一活了。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