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大学院

  师资队伍

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目前一支梯队建设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学缘结财经大学院财经大学院构适中、年龄结构分布均匀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现有专任课教师32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9名;博士10名,具有硕士学位(含在读硕士)以上教师比重超过85%,专任课教师中拥有司法考试资格的10人,有五人在校外作兼职律师,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5人,6人担任经济专业硕士生导师,8人担任民商专业硕士生导师,学院主讲教授2名,一名教授被评为学院优秀主讲教师,5名教师被评为学院中青年教师。近年来,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丰富,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相继成立了研究所、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法律诊所、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等学术实践团体。

   学科建设

院自建系伊始就把学科建设作为事业发展的生命线,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民商科被评为省重点学科,2009年获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现在正在积极争取一级学科的授予权。目前具有经济专业和民商专业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自2008年开始我系与财政税务系合作培养税方向硕士生,现有在校研究生165人;本科层次的专业(含经济法和民商法两个方向)已成为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现有在校本科生505人;课程设置方面较为成熟,其中《经济法》、《民法》和《学》三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7门课程被评为学校优秀课程。

   经济法方向

  本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较全面熟悉我国的法律、法规及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尤其是精通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等知识,具有高质、高水准的合格法律人才。他们可以从事审判、检察、司法机关工作;能够在机关从事法律工作,研究法规政策、制订规章;可以从事律师、仲裁、法律咨询服务工作;可以到公司、企业,参与制订公司的章程,运用法律手段公司利益;可以在科研和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适应入世需要从事对外交往等法律事务工作。

  主要课程包括:学、宪、民法总论、商法总论、市场管理法、金融法、税法、物权法、债权法、行政、证券法、知识产权法、国际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

   民商法方向

  本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以扎实的人文、科技和等通用知识为基础,以面向市场的经济法、民商论体系和运用技能为特色,培养系统掌握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相关政策,知识结构合理,社会适用面广,动手操作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系民商法方向的学生毕业后,适合从事审判、检察、司法行政、律师、等实际工作,也可以从事立法、教育、研究以及行政管理和公司、企业的法律顾问等工作。

  

主要课程:学、宪、行与行政诉讼法、民法总论、商法总论、知识产权法、物权法、债权法、票据法、国际法、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法、仲裁法、票据法、婚姻家庭法等。

   人才培养

  院注重人才培养,确立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

  一是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多教学、双语教学、诊所式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是充分利用学院经济类、管理类学科的相对优势,形成了以专业教育为主体,经济、管理学科为支撑的学科体系,多年来培养的毕业生既通晓法律又懂得经济管理,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修读第二专业,在毕业时能够获得和管理学双学士,实践证明复合型法律人才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就业中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是在搞好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教学实习的建设,在省内多家律师事务所、司法机关建立了教学实习,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或毕业实习之机到实习,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2008年、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联合下发表彰决定,授予我系社会主义传新村宣讲团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荣誉称号;

  四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2008年全国司法考试中我系20名学生以高分通过司法考试;

  五是在学生管理方面,以学生为本位的管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近年来系有2个班级获全国先进班集体、5个班级6次获市十佳班级,多名学生受到国家、省市级的表彰。

   学生就业

  院毕业生在社会上向来以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过硬、动手能力较强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多年来为全国司法、税务、财政、海关、金融及企事业单位法律机构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近五年来为国家各级司法机关、行政机关输送毕业生人数进一步增多,他们已有多人开始领导工作岗位。

  我院近几年考研、考取公务员成绩喜人,就业率保持较高比率。近三年来,毕业生考取国家和地方公务员的平均比率为35%以上,考研升学率在18%以上,就业率在90%以上,就业质量好、考研名校多是我系一大特点。

  2006年学校被遴选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本科毕业生考取国家公务员的超过10%,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在10%左右,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的就业率始终是xxx。据凤凰网测评,该校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在全国非211大学中排在第26位,在东北地区非211大学中排名在第2位,仅落后于东北电力大学。

   公益活动

  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学生班级和精品为依托,广泛开展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和典型的青年志愿者活动。通过 文化周、模拟法庭等特色活动的开展既展现了学子的风采,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系在开展志愿者活动方面继承了贸易系的优良传统,学生二十多年照顾孤寡老人张九真大娘的爱的接力事迹享誉省内外,曾多次被《》、《中国青年报》、《日报》等多家报道。在做好爱的接力的同时,我系一同行志愿者协会还先后承担着校园普法、社会捐助接收、社区普法宣传、公益事业服务等志愿项目,通过志愿者活动的开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