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一词源于近代。辛亥xxx后,特别是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后,xxx开始用东北来取代清朝发祥地的原有名称。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在中国一般用东北或者东三省、东北三省来称呼满洲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份。后来东三省的西部划入内蒙古自治区,因此内蒙古东部(东四盟市)也属于东北地区。

东北区位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东、北、西三面与朝鲜、俄罗斯和蒙古国为邻;隔日本海和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濒渤海与华北区联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东北区总面积为124.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9%;1995年全区总人口为11533万,占全国总人口的9.5%;土地和人口的规模相当于世界上一个较大的国家。近代我国行政区划变动最频繁的是东北地区,但是,作为大地区概念的“东北”则相当稳固,由来已久。 东北人被外界评价为匪性十足,其实东北人也不都是野蛮刁钻之主,有很多地区的东北人很文明,很有修养,主要有大连、哈尔滨、大庆以及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等地区的人们很有质。

地理概况

土地资源

东北东北雪景

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大经济区的自然基础。南面是黄、渤二海,东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东北区平原面积高于全国平原面积的比重,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呼伦贝尔高平原以及山间平地面积合计,和山地面积几乎相等;东北拥有宜垦荒地约1亿亩,潜力之大国内少有。广大的山区,蕴育着丰富的森林,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目前仍是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1995年木材产量占全国38.4%。

气候特点

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区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自南而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热量显著不同,大于等于10℃的积温,南部可达3600℃,北部则仅有1000℃。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在辽南各地可正常生长;中部可以生长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谷子、水稻、甜菜、向日葵、亚麻等春播作物;北部则以春小麦、马铃薯、大豆为主。自东而西,降水量自 1000毫米降至300毫米以下,气候上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农业上从农林区、农耕区、半农半牧区过渡到纯牧区。水热条件的纵横交叉,形成东北区农业体系和农业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是综合性大农业基地的自然基础。

自然资源

东北东北角海岸

东北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这些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目前仍是全国xxx的探明矿区之一。松辽平原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探明储量占全国50%左右。大庆油田是目前开采中的xxx油田,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都在扩大之中,是东北区能源工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的重要基础。东北区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约723亿吨,煤种虽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60%在内蒙古东部,27%在黑龙江,13%在辽吉两省,产销地结合不理想。东北油页岩储量占全国xxx位,3省都有分布,具有开发潜力。南部沿海的海盐,东部山地的石灰石也极其丰富,发展化学工业和水泥工业条件有利。东北区的资源对建立冶金、燃料动力、化学、建材等基础工业有比较充分的保证。

东北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径流总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但分布不理想,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需进行区域性调水,才能根本保证本区发展的需要。本区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有1200万千瓦,充分利用后不仅可以节约煤炭和石油资源,而且对东北电网的调峰、调频将起重大作用。东北区南部濒临黄海与渤海,沿海渔场面积为5.6万平方海里。另外,还有水库、湖泊淡水面积1358万亩,为发展海运和水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总之,东北区除矿产与工业外,其土地、热量、水分、海洋、植物资源等条件,对建成为全国性的大型农业(粮豆、甜菜等)基地、林业基地、牧业基地以及渔业基地、特产基地提供了可能。

省区分布

辽宁省

辽宁省,简称“辽”,辖14个地级市(含2个副省级市:沈阳、大连),省会沈阳,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xxx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

吉林省

东北东北自然风光

吉林省,简称“吉”,辖8个地级市(含1个副省级市长春市和一个较大的市吉林市)、1个自治州,省会长春,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2%。位于中国东北中部,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北接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300公里。东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广阔的平原。

长吉一体化
长春市吉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省直辖市,东火车站:长春站、长春西站、龙嘉站等。机场: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最繁华街区:黑水路、重庆路。轨道交通:地铁1号线、轻轨3号线、轻轨4号线。
吉林市,中国xxx一个与省同名城市。吉林省第二大城市,省直辖市,较大的市,火车站:吉林站、吉林西站、新双吉站等。机场:吉林北大壶通用航空国际机场(在建)。最繁华街区:河南街、东市场。轨道交通:轻轨1号线(在建)。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简称“黑”,辖12个地级市(含1个副省级市:哈尔滨)、1个地区,省会哈尔滨,位于中国最东北部,中国国土的北端与东端均位于省境。
黑龙江省东部和北部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河与俄罗斯为邻,与俄罗斯的水陆边界长约3045公里;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吉林省。介于北纬43°26′~53°33′,东经121°11′~135°05′,南北长约1120公里,东西宽约930公里,面积47.3万平方公里。黑龙江辖1个副省级市、1个较大的市、10个地级市、1个地区,以及64个市辖区、18个县级市、45个县、1个自治县。黑龙江西部属松嫩平原,东北部为三江平原,北部、东南部为山地,多处平原海拔50~200米。黑龙江是中国重工业基地,工业门类以机械、石油、煤炭、木材和食品工业为主,省会哈尔滨市。

东北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城市体系

沈阳

共和国长子,中国重工业之都,东北xxx城市,中国建成区第三大城市,在东北亚地区有影响力的国际城市之一。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商业,军事中心

哈尔滨

北国冰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有众多欧式风格建筑,旅游业发达。动力、航天航空、亚麻纺织、制糖、制药等工业发达。中国省辖市中面积xxx、总人口居第二位,东北地区北部xxx的中心城市

长春

北国春城,东北天然地理中心。汽车城、电影城、光学之都、农业之都、大学城、森林城、塞外春城。工、农、科技产业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连

东北之窗,东北xxx港口经济城市,东北经济最发达城市。外贸发达,城市迷人,旅游业发达。“服装之城”“足球之城”“北方香港”

鞍山

共和国

大庆

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

齐齐哈尔

鹤城

牡丹

北国雪城

吉林市

雾凇城市

延吉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府

绥芬河

中国通往日本海的xxx陆路贸易口岸。中外陆海联运的重要结点,中国东北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和桥梁

满洲里

中国xxx陆路口岸,地处亚欧xxx大陆桥的交通要冲,中国东北地区及环渤海港口通往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欧洲的最便捷、经济、重要的陆海联运通道,承担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

地级市

黑 :佳木斯、鹤岗、伊春、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绥化、黑河、加格达奇
吉 :四平、通化、白城、白山、辽源、松原
辽:抚顺、铁岭、葫芦岛、阜新、朝阳、锦州、盘锦、辽阳、本溪、营口
蒙:呼伦贝尔、乌兰浩特、通辽、赤峰
重要县级市有同江、兴城、珲春等

经济情况

工业

东北地区在三十年代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东北亚最先进的工业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原有的工业基础和紧邻苏联的关系,许多重工业建设项目也都被安排在东北。
东北地区一度占有中国90%的重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主要有沈大工业带、长吉工业带、哈大齐工业带三个工业带。主要工业城市有,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
沈阳经济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农业

东北肥沃的黑土地使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皆为农业大省,其中黑龙江省粮食总产多年全国xxx,吉林省粮食单产多年全国xxx。
东北的盛产大米、玉米、大豆、马铃薯、甜菜、高粱以及温带瓜果蔬菜等。“寒暖农分异,干湿林牧全,麦菽遍北地,花果布南山” 即说明了当地的农作物分布现象。沿海地区还盛产海参、鲍、牡蛎、对虾及各种鱼类。

旅游

中国东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森林、草原、湿地、冰雪、工业、农业旅游资源在全国独具特色,生态环境优越,是中国重要的冰雪旅游和避暑度假旅游目的地。据统计,2008年东北地区旅游总收入达到3400多亿人民币,旅游总人数达到3.5亿人次,国际旅游人数660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30亿美元。
旅游业正在成为中国东北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进一步开放开发的先导产业;中国东北地区也已经成为中国旅游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区域,正在成为国际冰雪旅游胜地和东北亚区域旅游集散中心。

文化概况

东北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属于以满汉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圈,还融合了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民族以及俄国、日本的一些文化习俗。
发源于东北乡土的戏曲有二人转、秧歌等。其中踩高跷在古代文献有关渤海国的记述中就有描绘。东北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是有代表意义的一首东北民歌。
东北话包括东北百姓广泛使用的东北官话和大连等少数地区使用的胶辽官话。其中东北官话细分可分为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每片又可分为几小片。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调查,1988年xxx的东北官话使用者为8200万人,如果使用者的数量增长与人口增长相当,那么截至2010年,大陆的满洲官话使用者超过1.2亿人。

人口信息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东北地区总人口约122191792人,约占全国人口的9.12%。黑龙江省38312224人,吉林省27462297人,辽宁省43746323人,内蒙古自治区“东五盟市”12670948人。

名人列表

姓名
生卒年份
简介
出生地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559—1626)
清太祖、后金天命大汗
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
张作霖
(1875—1928)
xxx陆海军大元帅、北洋军奉系首领
辽宁省大洼县
马占山
(1885—1950)
东北xxx联军总司令、民族英雄
吉林省公主岭市
张学良
(1901—2001)
爱国将领、东北军首领
辽宁省台安县
萧红
(1911—1942)
著名女作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端木蕻良
(1912—1996)
现代著名作家
辽宁省昌图县
王充闾
(1935—)
著名散文家
辽宁省盘锦市
迟子建
(1964—)
著名作家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
李长春
(1944—)
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吉林市
谢家麟
(1920—)
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顾秉林
(1945—)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
吉林省长春市
杨利伟
(1963—)
中国xxx位太空人
辽宁省绥中县
翟志刚
(1966—)
中国太空漫步xxx人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张丽莉
(1984—)
xxx女教师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李双江
(1939—)
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王刚
(1948—)
节目主持人、表演艺术家
吉林省长春市
赵本山
(1957—)
喜剧表演艺术家
辽宁省铁岭市
刘威
(1957—)
表演艺术家
吉林省长春市
李幼斌
(1958—)
表演艺术家
吉林省长春市
黄宏
(1960—)
喜剧表演艺术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于魁智
(1961—)
京剧表演艺术家
辽宁省沈阳市
孙红雷
(1970—)
影视演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赵文卓
(1972—)
影视演员、武术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李冰冰
(1973—)
影视演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沙溢
(1978—)
影视演员
吉林省长春市
刘烨
(1978—)
影视演员
吉林省长春市
那英
(1967—)
青年歌唱家
辽宁省沈阳市
孙悦
(1972—)
青年歌唱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郎朗
(1982—)
青年钢琴家
辽宁省沈阳市
韩庚
(1984—)
歌手、影视演员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敬一丹
(1955—)
著名主持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毕福剑
(1959—)
著名主持人
辽宁省大连市
梁宏达
(1972—)
媒体评论员、出版人
黑龙江省绥化市
孔令辉
(1975—)
乒乓球运动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王皓
(1983—)
乒乓球运动员
吉林省
王濛
(1984—)
短道速滑运动员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李晓霞
(1988—)
乒乓球运动员
辽宁省鞍山市
郭跃
(1988—)
乒乓球运动员
辽宁省鞍山市
马龙
(1988—)
乒乓球运动员
辽宁省鞍山市
周洋
(1991—)
短道速滑运动员
吉林省长春市

教育办学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东北大学(沈阳市)
吉林大学(长春市)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市)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市)
辽宁大学
北华大学(吉林市)
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市)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市)
东北石油大学(大庆市)
延边大学(延吉市)
黑龙江大学
中国刑警学院
长春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鲁迅美术学院
吉林财经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沈阳音乐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
齐齐哈尔医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佳木斯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交通信息

火车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沈阳北站(特等站) 长春站(特等站) 哈尔滨站(特等站)
沈阳站(特等站) 吉林站 哈尔滨东站
苏家屯站(特等站) 四平站 哈尔滨西站
大连站 四平东站 齐齐哈尔站(特等站)
鞍山站 延吉站 鹤岗站
抚顺站 长春西站 牡丹江站(特等站)
本溪站 白城站 佳木斯站(特等站)
葫芦岛站 大庆西站
辽阳站 加格达奇站
盘锦站 鸡西站
丹东站 绥芬河站
锦州站 双鸭山站
伊春站

航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
吉林北大壶通用航空国际机场(在建)
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
丹东浪头国际机场
通化三源浦机场
大庆萨尔图机场
锦州小领子机场
长白山机场
伊春林都机场
鞍山机场
 延吉朝阳川国际机场
牡丹江海浪机场
朝阳机场
佳木斯东郊机场
加格达奇嘎仙机场
漠河古莲机场
黑河机场
鸡西兴凯湖机场

地铁

城市名称
运营线路
首条线路开通时间
运营里程
沈阳
沈阳地铁1号线
沈阳地铁2号线
2010年09月27日
54.6公里
哈尔滨
哈尔滨地铁1号线
2013年09月27日
27.3公里
长春(轻轨)
长春轻轨3号线
长春轻轨4号线
2002年10月30日
48.2公里
大连(轻轨)
L1/L2/R2/R3
1909年
155公里
齐齐哈尔
暂无
2025年3月(预计)
暂无

历史概况

东北东北雪国

东北地区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大量文物表明,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东北地区劳动、生息和繁衍。公元前4000年前后,中华种族肃慎族系创造东北早期文明——新开流文化。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的尧舜时代,全国划分为九个州,当时东北地区为幽州境内,夏商周时期,劳动、生息在东北地区的有肃慎、东胡、华夏等民族。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辽宁是燕国的辽东郡和辽西郡。公元前37年,夫余人(东北古代汉人一支与现代韩国人无关,人口几全部姓高)朱蒙在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五女山城)创建高句丽王国,后琉璃王迁都国内城丸都(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地方政权(共历705年),统治最盛时一度将朝鲜半岛大半纳入版图,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对东北地区南部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高句丽在唐军和新罗(今天朝鲜、韩国祖先)的夹击之下灭亡,第27代国王宝藏王高藏被唐军俘虏。高句丽人口绝大部被唐朝政府内迁中原融回中土,余众融入渤海国的人民里。西晋时,慕容鲜卑迁到现在的辽西地区,公元337年称燕王,建乎府于龙城(今朝阳市),史称前燕,前燕亦重视发展生产,兴修水利,规定租税,非工商人口归农等等。使辽西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唐武后圣历元年(689年),肃慎后裔粟末靺鞨(满洲先祖)首领大祚荣以本部为主,结合其他部,在“白山黑水”(长白山、黑龙江)之间建立地方政权渤海国(亦称震国)。后来鼎盛时,疆土方圆5000里,人口近500万,胜兵数十万人,史称“海东盛国”。辽金元时期,先后有居住在辽河上游的契丹族建立辽王朝(公元916—1125年);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入主中原建立金王朝(公元1271—1368年)。这对于各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对于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唐朝末年,契丹在首领耶律阿保机把两大部落统一起来,自立为王。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契丹。阿保机逝世后,其子耶律德光继位,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改皇都为上京。辽王朝鼎盛时的疆域,东至当今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东北到外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南抵今天的天津市、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带,与宋王朝对峙。公元1113年,肃慎族系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举兵夺取松花江流域,南下占领辽东半岛。1115年称帝,国号金,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以南)。建国后继续征战,1125年灭辽,同年灭北宋。大金最盛时超过极盛时期的辽国,囊有辽吉黑三省和蒙古草原,大金骑兵向亚洲东北部海岸线纵横驰骋几拥有肃慎族系全部故地,西以河套、陕西横山、甘肃东部和西夏交界,向南一直到秦岭淮河与南宋对峙。1206年,铁木真被推戴为全蒙古的大汗(最高统治者称号),尊称为成吉思汗(意为拥有四海的汗),从此建立了蒙古政权。在几十年里,他和他的子孙,除向南扩展以外,还向西一直征战到多瑙河流域,建立了横跨欧亚两大洲的蒙古大汗国。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元朝疆域比过去任何朝代都辽阔。东、南至海,西到今新疆,西南包括今云南、西藏,北面包括西伯利亚大部,东北到今鄂霍次克海。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市)称帝,建立明朝,同年灭元。在辽东都司,农业、手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现在的辽阳地区,在当时是“岁有羡余,数千里阡陌相连,屯堡相望的富饶地方。当时,辽东都司的冶铁、制盐等手工业也很发达。辽东的三万卫与四川的龙州、顺天的遵化,是当时全国闻名的三大冶铁中心。16世纪末,女真再次勃兴强大。1616年建州女真领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大汗,重建大金国,史称“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改女真族号为“满洲”。1644年清军大举入关,统一全中国,明朝灭亡。“白山黑水”是满洲族发祥地。满族取得政权以后,以东北为“龙兴之地”,定盛京为“陪都”,对东北实行“特别之制”的治理办法。清朝极盛时期,号称“大清帝国”“天朝上国”,疆域之盛,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清朝在东北地区疆域西括内外蒙古,尽有中、东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千岛群岛,北滨北冰洋,东北方向直到堪察加半岛和白令海峡。此时东北号称满洲本部,清初是东北历史上疆域xxx时期。1689年《尼布楚条约》后东北地区疆域逐渐退至外兴安岭、乌第河、贝加尔湖南岸一线以南地域。清末民初中国衰弱,库页岛、千岛群岛丧失,外蒙古独立,东北版图最后缩至今日模样。

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开垦,中原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东北农业生产的基本轮廓大致形成。在农业发展的同时,商业、手工业随之兴起,出现了沈阳、辽阳、锦州、长春、吉林、宁安、辽源、哈尔滨等经济中心。

历史大事年表

东北东北风景

公元前4000年,肃慎族系新开流文化。

公元前2130年,早期肃慎王国。

两周时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东北和中原开始交流。

公元前300年,燕将秦开破东胡,开辟辽东。

公元前2世纪,扶余国建立。

公元前37年,高句丽国建立。

公元668年(唐高宗李治总章元年),唐灭高句丽,中国领有东北全境。

698年,渤海国建立。

926年,渤海国亡于契丹。

1287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在辽阳等处设置行中书省。

(1409年)明永乐七年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东北从新走向繁荣,直至女真叛乱之前,东北已有人口五百多万。

(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建州努尔哈赤叛乱,逐步统一东北女真各部。

(1618年 )明万历四十六年,兵部左侍郎杨镐被任命为辽东经略平判东北,萨尔浒之战失利。

(1621年)明天启元年,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沈阳。同年,明将毛文龙率军渡海深入敌后,取得“镇江大捷”,不久,明朝设立东江镇,任命毛文龙为总兵,牵制后金,接收东北的逃散人民。

(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二月,到(1642年)崇祯十五年四月,明松锦之战失利,此时,除宁远外,东北全境沦陷。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在军队的保护下撤入山海关以内,依然有一百多万的不及撤出的东北人民被迫接受后金“剃发令”。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崇祯皇帝自杀殉国。同年,吴三桂引后金兵入关,李自成败走。

1858年,爱珲条约。黑龙江成为界河。

1860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疏朝廷,呼吁开禁放垦,鼓励移民,获得采纳。闯关东移民潮开始。

东北东北自然风景

1894年,日清甲午xxx开始。

1898年,日本租借关东。

1904年,日俄xxx开始。

1905年,日俄签订停战条约。

1906年,成立“满铁”。

1911年,辛亥xxx。

1912年,xxx成立,清朝灭亡。

1928年,发生张作霖事件。

1931年,柳条湖事件。发生九一八事变。

1932年,伪满洲国在日本的支持下建立。改长春为“新京”。

1934年,溥仪即位伪满洲国皇帝。

1937年,卢沟桥事件。

1945年,日本战败,伪满州国崩溃。

1946年,四平保卫战。

1948年,辽沈战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