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泉龙
基本信息
2013年个人财富:103亿元
出生于江苏宜兴
公司总部:江苏宜兴主要行业:稀土制品
1984年蒋泉龙从国企下海,以3000元创办了一家乡镇企业,后改制成民营企业并在上市。蒋又利用从股市融来的资金先后在江西、买下稀土和耐火原料生产并进行技改。目前“中国稀土控股”是中国南方xxx的稀土生产企业。
【个人名言】:“我认为公司上市难免有点水分,比如80%是真的,20%可能有水分,上市后要将这20%的水分甩干,这是正常现象。现在市场不健全,做企业有各种各样的陷阱,有时明知是陷阱也要跳进去,否则就根本做不成。而一旦做成事,又不可避免面临原罪的。”
人物经历
蒋泉龙1952年出生于江苏宜兴,由于家境的贫困与时代的原因,蒋上了4年半小学便辍学了。20世纪70年代初,蒋泉龙开始在宜兴当地的一家耐火材料厂任职,凭着好学与努力,蒋很快成为耐火材料方面的专家。
1982年开封第二耐火厂生产告急,他奔赴该厂出任副厂长一职。
在20世纪80年代一片刚刚、什么都缺的经济中,善于观察形势的蒋泉龙决定自己做点事情。只读过四年半书的蒋泉龙虽然学历不高,但表现出很高的经商天赋。
1984年,他毅然放弃了开封给予的优厚从政条件,揣着多年从工资中辛苦积攒下来的3000元人民币“杀”回了宜兴,几经思索后,蒋泉龙认为自己在耐火材料厂无法找到生活的乐趣,这种毫无变化、单调乏味的工作让习惯于劳累奔波的他感到很厌倦。
回到老家后,蒋泉龙反复琢磨回味着的有关政策,他认为自己的感觉没有错,应该当机立断马上行动起来。蒋泉龙想起自己在河南开封第二耐火材料厂工作了那么多年,对耐火材料生产很了解,于是决定投资创办耐火材料厂。
1984年5月7日,蒋泉龙创办了当时非常时髦的“红帽子”集体企业“宜兴镁质耐火材料厂”,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
由于蒋泉龙的不懈努力,熟悉生产工艺,了解耐火材料市场,他的镁质耐火材料厂很快就了盈利的发展道,不只挣回了成本,还积攒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
但是,蒋泉龙的性格决定他不会满足于这个小小的镁质耐火材料厂了,他知道,如果自己满足于这个小厂,那么不久后,生活依然会回到以前的单调乏味中,只有不断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迎接新的挑战,生活才能越来越精彩,于是蒋泉龙又开始了思索进一步的投资扩大办厂。
一次偶然的机会,蒋泉龙听到这样一条消息,国家准备在未来的几年内大力发展稀土业。他了解到,中国是稀土的资源大国及生产大国,储量占全世界的80%。中国稀土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前仅有10多家企业。
同时,蒋泉龙又联想到了1985年《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关于第5条采矿业搞活这一政策,于是,蒋泉龙毫不犹豫地踏进稀土行业,很快在当地创办了一个稀土分离厂和稀土冶炼厂。
时势造英雄,在优惠的政策面前,蒋泉龙的稀土分离厂在几年的发展途中一帆风顺,很快就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企业。
蒋泉龙是幸运的,1988年前后的中国稀土行业正处于高峰期间,出现产品价格高涨的局面,由于中国丰富的稀土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蒋的稀土厂得以迅猛发展。
跨入90年代,蒋泉龙在稀土、耐火材料并举的同时,开始涉足环保行业。1994年新威集团公司成立,此时蒋泉龙的资产据说已达到13亿元。
1999年,“中国稀土”成功在上市;
2001年以身家114亿元人民币成为《福布斯》xxx富豪榜第39位富豪;
2002年,在年报审计过程中,安永和毕马威两家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先后辞职,洋会计的辞职令中国稀土倍感尴尬,市场有关中国稀土业绩有假的传闻和猜测开始出现;
2002年11月左右,联交所收到一封关于该公司的投诉信,直指中国稀土业绩虚假;
2003年5月,证监会声称,已按《证券及期货条例》第179条开始向中国稀土进行查讯;
2003年7月,盛传蒋出逃;
2004年2月4日,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已结束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179条对本公司事务进行之查讯。”
人物评价
提及蒋泉龙,厂里员工很是尊敬:“我们蒋总和钱总感情很好,而且两个人都是创事业的人,不容易啊!就说这厂吧,1000多名员工都是我们当地人。要是没有这厂,我们这1000多人就只能在家种种地,一年只能图个温饱,哪有现在一年能挣一万多这么滋润哦!
——中国稀土员工
“上市成就了老蒋,也害了老蒋。上市带来了财富,也给老蒋带来了质疑。”
——当地记者
上市事件 沸沸扬扬的“”
2003上市事件年,头发稀疏、语速极快、没学过化学的蒋泉龙把稀土变成“金矿”,并成功地成为xxxxxx家赴港上市民企的主要控制人。未料此举竟将中国稀土和他本人都推到了“风口浪尖”,中国稀土的前世被浓缩到蒋泉龙的身上。一时之间,蒋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其“出逃海外”的消息更是风起云涌。
“我没有神秘!”蒋泉龙很其事地向记者声明,语调中透着和无奈。
蒋泉龙,2001年以身家11.4亿元人民币成为《福布斯》xxx富豪榜第39位富豪。他所指的“”,是在7月18日这一天,国内有“披露”他和妻子钱元英神秘,出逃海外,甚至还明确指出了出逃的目的地——。
风口浪尖上的蒋泉龙
7月17日傍晚,位于太湖边的江苏省宜兴市大浦镇遭受了百年难得一遇的的。据目击者向记者描述,当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地一片混沌。在大浦镇普通老百姓的心里,这个傍晚不同寻常,但只不过因为。
此时,自然界的在大浦镇着,而在蒋泉龙的内心中也正刮着一场。连日来,国内外多家披露,蒋泉龙被控涉嫌业绩造假,联交所对此了全面调查。
引发这一事件的,是一封去年7月发自xxx稀土界的举报信。据报道,该信经由高层转至联交所和证监会,信的内容直指中国稀土的稀土类销售额有所虚增。
中国稀土原名宜兴新威稀土控股有限公司,是位于江苏省陶瓷名镇宜兴市的一家民营企业。5月下旬,一家知名的财经撰文指出,经其调查了解,确信中国稀土存在虚增业绩的情形。随后,中国稀土公告称,联交所已就该信件对公司进行若干查究,但同时又表示,报道并无凭证,毫无根据,已构成。此后,这一事件似乎归于平静。
但6月底,中国稀土董事长蒋泉龙言语不慎,在面前吐露:“上市公司被监管机构摸摸底是正常的,中国稀土也一样。”7月4日,中国稀土在上的处境进一步恶化,证监会罕有地发表声明表示:“本会的法规执行部在2003年5月20日,着手对中国稀土的事务进行查讯。有关查讯仍在继续。”人士注意到,证监会调查中国稀土的法律依据是《证券及期货条例》179条,而其对杨斌的欧亚农业(0932.HK)等采取的行动也是基于此条例。
蒋泉龙采访
在大浦乡间的小道上穿行了半个多小时,终于站在了蒋泉龙的办公室门口。“我这不是在宜兴嘛!你不相信啊,那我先挂了,你打我办公室电话!”推门进去的时候,蒋泉龙正笑眯眯地跟人讲电话。合上手机,他一边直嚷今天上午已经有不下100个电话“慰问”他了,一边指着办公桌上一沓描述他出逃的材料苦笑不已。
“我的确在7月11日去过,进行有关耐火材料业务的谈判,但在7月16日晚上就返回了宜兴。昨晚的我还亲身经历了呢。”蒋泉龙告诉记者,由于稀土和耐火材料的进出口业务需要,他经常往来于日本、韩国、和英国等国,这次去是正常的业务行为,但没想到这居然被说成了“出逃”。
指着一张被广为刊发的照片,他不满地表示:“1999年10月,中国稀土在上市,他们(xxx某)因此来采访我,进门时我恰好在喝水,于是被拍下了这张照片。当时我以为是跟我开玩笑的,没想到现在我有事了,这张照片竟然成了,说是采访我时我鼓着腮帮子一脸惆怅。其实这几年我根本没有见过他们。”蒋泉龙脸上浮现出尝尽了上市这三年来酸甜苦辣的表情。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在接受采访的几小时内,蒋不停地向记者叨念着许浑的这句诗。
“蒋氏财技”揭秘
在蒋泉龙看来,造成中国稀土目前面临此种“性”灾难的就一个字“钱”,都是这个“钱”字在。可是他觉得“活到这份上,我追求的不是钱。我其实是个不会也不懂花钱的人,每天我的生活费最多50元,一个月2000元绰绰有余。”
蒋的办公室很大,但除了他和秘书的办公桌以及一台空调以外,空空荡荡,别无他物。而蒋泉龙本人,170厘米不到的个头,头发稀疏,面部清瘦,眼角满是笑纹,说话声音尖细,语调犹如唱歌。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凡普通的人,却在中国稀土界被认为是“能人”。
他1952年出生,70年代初期开始在宜兴当地的一家耐火材料厂任职。凭着好学与努力,蒋很快成为耐火材料方面的专家。1982年开封第二耐火厂生产告急,他奔赴该厂出任副厂长一职,月薪76元。
而当时钱元英也正好在开封职工大学。蒋与钱是1979年结合的,钱也是宜兴人,在未去开封前,一直在宜兴大诚镇(现更名为新庄镇)作一名普通教师。说到钱元英,蒋说,一直觉得这么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她跟着他吃了很多苦,就没过过好日子。当记者要求见见钱元英时,蒋泉龙委婉地了:“最近的这些事弄得她心力交瘁,有什么你就问我吧,我不想让她再承受更多了!”
传言只读过四年半书的蒋泉龙虽然学历不高,但表现出很高的经商天赋。1984年,他毅然放弃了开封给予的优厚从政条件,揣着这么多年从工资中辛苦积攒下来的3000元人民币“杀”回了宜兴,同年5月7日他创办了戴红帽子的集体企业“宜兴镁质耐火材料厂”,这是一种挂靠集体,实为个人投资的企业,之初在全国很普遍。
由于在开封工作期间,他多次到江西出差,看到江西的稀土业蓬勃发展,就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6年,他决定在稀土行业上进行投入,而其时稀土行业的产品价格高涨,他大有斩获,稀土厂得以迅猛发展。蒋声称,1994年他成立了“新威集团公司”时,净资产达到了元。
此后蒋泉龙故事的主线就是中国稀土成为xxxxxx家赴港上市的民营企业。坊间流传的版本是,为雄心勃勃的蒋泉龙把中国稀土成功推上主板市场的是一个实力超豪华的军团,保荐人—会计师—律师—承销商,各个环节都有在各领域名头极大的(包括光大融资、唯高达、安达信等)中介机构。正是这些隐身于幕后的资本“玩家”成功打造了一个令投资者陌生而新鲜的“稀土概念”。但也正因为中国稀土的上市操作手法相当繁复,蒋因此被称为“玩转资本魔方的高手”。
对于这个称谓,蒋直呼:“真是高估了我啊,其实我哪里有这个本事哦。对于上市的事我根本不懂,只是当时有一位熟悉资本市场的朋友我去上市,我觉得是个好主意就做了。”在蒋泉龙看来,他没有什么惊人的“财技”,是一个办实业的人,只是运用“武大郎理论”——即聘请高人打拼。“其实真正帮我操作的都是我聘请的高手,至于他们是怎么帮我的我也不明白。可能也正是因为我不懂,才能够这样放手让他们去做。”
对中国稀土上市时是否有不规范的行为,蒋泉龙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百花齐放”方案
“我们这一代人吃亏的就是没有文化,这次的事情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我知道是谁在背后捣鬼,不过我不会就此倒下,我要将我的实业好好办下去。不但如此,我还要让更多的人跟我一样来办实业,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嘛。一味的有什么意思呢?”蒋泉龙认为,此次事件是有人刻意制造的。
在宜兴,蒋泉龙口中的“百花齐放”方案有着显著的效果。大浦镇镇长陈新君对蒋泉龙的贡献非常肯定:“这么多年来,老蒋的新威不但为地方创造了很好的利税,还带动了大浦镇的实业发展,现在在大浦有很多小规模的乡镇企业的老总就是从新威走出来自己创业的,面对这些人才的‘出走’,老蒋不但没有‘’,还积极鼓励来着,这些企业有困难了,他也很乐于帮助他们。”
蒋的“百花齐放”方案也包括他的两个儿子。“我这辈子算是快走到头了,现在我把希望都放在下一代身上,所以我把我的两个儿子都送到了英国,大儿子现在在那边读大学,小儿子也念高二了。”
在新威工作的清洁女工孙女士和司机小蒋则一再向记者强调:“我们蒋总可是个大哦!”不过,这个“大”究竟是怎样个“好”法,蒋泉龙和他的中国稀土是否能安然渡过此次危机,目前我们无从下结论,希望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清者自清,让时间来我吧!”
家庭生活
[2]蒋泉龙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名为蒋鑫。
儿子蒋鑫
日前,网络多位董事长之子加入顶极豪门HAC俱乐部,拥有数千万至上亿跑车。包括中国稀土控股董事长蒋泉龙之子蒋鑫,27岁,人称小蛇小蚯蚓 ,拥有四辆三千万价格豪车。
HAC跑车俱乐部,入会标准卡雷拉gt,xxx可以是兰博基尼LP700以上等豪车,必须十个人审批才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