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成立时间
1998年4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方案,决定将国务院证券委与中国证监会合并组成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
简称
概况描述
经过这些,中国证监会职能明显加强,集中统一的全国证券监管体制基本形成。1998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进一步明确中国证监会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是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进一步强化和明确了中国证监会的职能。
以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建立集中统一的市场监管体制势在必行。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简称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统一监管体制开始形成。国务院证券委是国家对证券市场进行统一宏观管理的主管机构。中国证监会是国务院证券委的监管执行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成立以后,其职权范围随着市场的发展逐步扩展。1993年11月,国务院决定将期货市场的试点工作交由国务院证券委负责,中国证监会具体执行。1995年 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机构编制方案》,确定中国证监会为国务院直属副部级事业单位,是国务院证券委的监管执行机构,依照法律、法规的,对证券期货市场进行监管。1997年 8月,国务院决定,将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统一划归中国证监会监管;同时,在上海和深圳两市设立中国证监会证券监管专员办公室;11月,中央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对全国证券管理体制进行,理顺证券监管体制,对地方证券监管部门实行垂直领导,并将原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的证券经营机构划归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管。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一、基本职能
(一)建立统一的证券期货监管体系,按对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实行垂直管理。
(二)加强对证券期货业的监管,强化对证券期货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和从事证券期货中介业务的其他机构的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三)加强对证券期货市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
(四)负责组织拟订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草案,研究制定有关证券市场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定证券市场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与证券市场有关的事项;对期货市场试点工作进行指导、规划和协调。
(五)统一监管证券业。
二、主要职责
(一)研究和拟定证券期货市场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起草证券期货市场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证券期货市场的有关规章。
(二)统一管理证券期货市场,按对证券期货监督机构实行垂直领导。
(三)监督股票、可转换债券、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交易、托管和清算;批准企券的上市;监管上市国债和企券的交易活动。
(四)监管境内期货合约上市、交易和清算;按监督境内机构从事境外期货业务。
(五)监管上市公司及其有信息披露义务股东的证券市场行为。
(六)管理证券期货交易所;按管理证券期货交易所的高级管理人员;归口管理证券业协会。
(七)监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登记清算公司、期货清算机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与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审批基金托管机构的资格并监管其基金托管业务;制定上述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证券期货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
(八)监管境内企业直接或间接到境外发行股票、上市;监管境内机构到境外设立证券机构;监督境外机构到境内设立证券机构、从事证券业务。
(九)监管证券期货信息活动,负责证券期货市场的统计与信息资源管理。
(十)会同有关部门审批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及其从事证券期货中介业务的资格并监管其相关的业务活动。
(十一)依法对证券期货违法违行为进行调查、处罚。
(十二)归口管理证券期货行业的对外交往和国际合作事务。
(十三)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设13个职能机构:办公厅、发行监管部、市场监管部、机构监管部、上市公司监管部、基金监管部、期货监管部、稽查局(首席稽查办公室)、法律部(首席律师办公室)、会计部(首席会计师办公室)、政策研究室、国际合作部、人事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