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泰利
泰利
英语:Typhoon Talim;
菲律宾命名:Isang;
国际编号:0513;
JTWC编号:13W;
JTWC分级:超级台风;
中央气象局分级:强烈台风
是2005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编号第13号的热带气旋,泰利这个名字是由菲律宾所提供,其意为刀刃。
发展过程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JTWC)于2005年8月25日发布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低气压提升为13W,随后于2005年8月27日0时(UTC)被JTWC升格为热带风暴(约相当于的轻度台风),并被命名为泰。
泰利在2005年8月31日17时(UTC)于花莲县立雾溪口登陆后因中央山脉的,一分为二,低层环流中心停留在东方,高层环流中心却横过了,低层中心约在2005年9月1日0时(UTC)于宜兰和花莲之间的地区登陆,相较高层中心登陆时间晚了6个半小时,低层中心由于中央山脉已消散不见,之后低层中心由-(台中)-外海的副低压中心取代。在气象历史记录上有30多个像这样过山的记录,但是这也是首次出现高低层中心的现象。
气象变化
各地xxx阵风
彭佳屿17级以上
兰屿 16级
基隆、苏澳、梧栖 15级
花莲、马祖14级
宜兰、东吉岛 13级
-(台北、台南)- 、成功 12级
新竹、嘉义、高雄、恒春、澎湖11级
各地较大累积雨量(时间31日0时~1日23时)
高雄县御油山 766毫米
嘉义县奋起湖736毫米
屏东县尾寮山 694毫米
花莲县布洛湾 682毫米
宜兰县太平山648毫米
台南县曾文591毫米
桃园县巴陵535毫米
云林县草岭 515毫米
台北县福山474毫米
新竹县西丘斯山 450毫米
于时间(UTC+8)夜间,台东地区出现焚风现象,气温约在36℃左右,相对湿度41%,吹西南风。
台风影响
中国
9月1日(UTC+8)本岛各县市、澎湖县、连江县停止上班上课一天,金门县下午亦停止上班上课,股汇市及期货市场休市一天。
泰利台风主要影响的8月31日和9月1日期间,共有20多人受伤,台南一名老翁溺毙,停电用户一度达140万余户。
桃园县全县、新竹县湖口乡、台北县林口乡因石门水库原水浊度飙高,2005年于9月2日开始供一停一的分区供水。
农委会宣布15县市808条河流为土石流警戒区、426条为土石流红色警戒区。
台南县永康市、麻豆镇、学甲镇、善化镇、白河镇、安定乡、官田乡、北门乡、新市乡、大内乡、嘉义县布袋镇、东石乡、义竹乡、嘉义市西区、屏东县潮州镇、内埔乡及麟洛乡等地传出淹情。
台铁北回线汉本车站基掏空。
阿里山公面坍塌达100余公尺,双向交通中断。
xxx
民政部2005年9月7日公布了截至9月7日16时统计,2005年年第13号台风泰利已造成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等6省1930.1 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124人,31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83.6万人;倒塌房屋9.7万间,损坏27.7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26.1万公顷,绝收26.2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54.2亿元。
浙江受灾情况:温州、台州、宁波、丽水、湖州、舟山、临安等7市的252.6万余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25人,13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50.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7万公顷,绝收7800多公顷;倒塌房屋1.2万间,损坏5.8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9.9亿元。
安徽受灾情况:安庆、六安、巢湖、芜湖、宣城、滁州、合肥7市27个县(区)629.6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76人,12人,紧急转移安置45.7万人;倒塌房屋5.8万间,损坏房屋15.1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42.7万公顷,绝收10.1万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6.7亿元。
福建受灾情况: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等9市、46县(市、区)、254.5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4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约6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约12万公顷,绝收1.6万公顷;倒塌房屋7300多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约37亿元。
江西受灾情况:南昌、、上饶、宜春4市、20县(市、区)、366.2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7人,4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2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1.5万公顷,绝收10.7万公顷;倒塌房屋1.1万多间,损坏4.9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约23.4亿元。
河南受灾情况:信阳市商城、新县、光山等县、25.3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4万公顷,绝收2400公顷;倒塌房屋753间,损坏房屋1400多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湖北受灾情况:武汉、黄冈、黄石等市24个县(市、区)、401.9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12人,2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7 万公顷,绝收2.8万公顷;倒塌房屋7600多间,损坏1.8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6亿元。
形成历程
台风泰利形成历程
时间(UTC)/ 中心 / 中心气压(百帕) /移动方向及速度/ 近中心风速(公尺/秒) / 瞬间风速(公尺/秒)/ 备注
2005年8月26日0时 北纬12.6度,东经144度 1004 增强为轻度台风(热带风暴)
2005年8月26日6时 北纬12.7度,东经143.5度 1000
2005年8月26日9时 北纬13度,东经143.8度 1002
2005年8月26日15时 北纬13.2度,东经143.2度 1000
2005年8月26日18时 北纬13.2度,东经142.6度 998
2005年8月26日21时 北纬13.3度,东经142.3度 996
2005年8月27日0时 北纬14.1度,东经142.3度 996
2005年8月27日3时 北纬15.2度,东经141.9度 996
2005年8月27日6时 北纬15.7度,东经141.7度 996
2005年8月27日9时 北纬16.2度,东经141.6度 996
2005年8月27日12时 北纬16.7度,东经141.2度 992
2005年8月27日15时 北纬17.3度,东经140.9度 992
2005年8月27日18时 北纬17.5度,东经139.9度 990
2005年8月27日21时 北纬18.2度,东经139.6度 990
2005年8月28日0时 北纬18.3度,东经138.8度 985
2005年8月28日3时 北纬18.6度,东经138.1度 980
2005年8月28日6时 北纬19.5度,东经137.8度 975
2005年8月28日9时 北纬19.5度,东经136.9度 975
2005年8月28日12时 北纬19.9度,东经136.8度 970 转为中度台风(台风)
2005年8月28日15时 北纬20.2度,东经136.3度 970
2005年8月28日18时 北纬20.6度,东经135.6度 965
2005年8月28日21时 北纬21度,东经134.9度 965
2005年8月29日00时 北纬20.9度,东经134.9度 965
2005年8月29日03时 北纬21.1度,东经133.5度 960
2005年8月29日06时 北纬21度,东经132.9度 955
8月29日09时 北纬21度,东经132.4度 955
2005年8月29日12时 北纬20.9度,东经131.8度 935
2005年8月29日15时 北纬20.9度,东经131.2度 935
2005年8月29日18时 北纬21.2度,东经130.6度 925
2005年8月29日21时 北纬21.3度,东经130.1度 925
2005年8月30日00时 北纬21.4度,东经129.7度 925 时速21公里 西北西 51 63 转为强烈台风
发布海上台风警报
2005年8月30日03时 北纬21.5度,东经129.0度 925 时速21公里 西北西 51 63
2005年8月30日06时 北纬21.6度,东经128.3度 920 时速21公里 西北西 53 65
2005年8月30日09时 北纬21.7度,东经127.9度 920 时速21公里 西北西 53 65
2005年8月30日12时 北纬21.9度,东经127.3度 920 时速21公里 西北西 53 65 发布陆上台风警报
2005年8月30日15时 北纬22.0度,东经126.7度 920 时速21公里 西北西 53 65
2005年8月30日18时 北纬22.1度,东经126.3度 920 时速21公里 西北西 53 65
2005年8月30日21时 北纬22.5度,东经125.7度 925 时速21公里 西北西 51 63
2005年8月31日00时 北纬22.7度,东经125.2度 925 时速21公里 西北西 51 63
2005年8月31日03时 北纬22.9度,东经124.7度 925 时速21公里 西北西 51 63
2005年8月31日06时 北纬22.4度,东经124度 925 时速21公里 西北西 51 63
2005年8月31日09时 北纬23.5度,东经123.5度 925 时速21公里 西北西转西北 51 63
2005年8月31日12时 北纬23.9度,东经122.6度 925 时速18公里 西北西转西北 51 63
2005年8月31日15时 北纬24.0度,东经122.1度 925 时速21转17公里
西北西转西北 51 63
2005年8月31日17时 北纬23.9度,东经121.6度 925 时速21转17公里
西北西转西北 51 63 高层中心自花莲立雾溪口登陆
2005年8月31日18时 北纬23.7度,东经121.6度 925 近似滞留后,
时速18公里 西北 40 50 减弱为中度台风
2005年8月31日21时 北纬23.7度,东经121.6度 955 近似滞留后,
时速20公里 西北 40 50
2005年9月1日0时 北纬24.2度,东经120.4度 955 时速20转16公里 西北 40 50 低层中心在宜兰、花莲交界登陆
2005年9月1日4时 北纬25.0度,东经119.9度 955 时速20转16公里 西北 40 50
2005年9月1日6时 北纬25.2度,东经119.5度 960 时速24转16公里 西北 35 45
2005年9月1日7时 北纬25.3度,东经119.4度 965 时速24转15公里 西北 35 45 登陆中国福建省
2005年9月1日9时 北纬25.6度,东经118.9度 975 时速24转16公里 西北 30 38 减弱为轻度台风(热带风暴)
2005年9月1日12时 北纬25.9度,东经118.1度 980 时速24转16公里 西北 28 35
2005年9月1日15时 北纬26.0度,东经117.4度 985 时速22转16公里 西北 25 33 解除台风警报
2005年9月1日18时 北纬25.9度,东经116.9度 990
2005年9月1日21时 北纬26.3度,东经116.2度 992
2005年9月2日00时 北纬26.6度,东经115.5度 996
2005年9月2日03时 北纬27.0度,东经115.0度 998 台风消散
图片注释
图片为中国气象局2005年9月1日早8点发布的最新卫星云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