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
目录
简介
在航空领域,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ˈeɪkɑːrz/。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ˈeɪkɑːrz/;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的缩写)是一个数字数据链路系统,用于在飞机和地面站之间通过空带无线电或卫星传输短信息。
该协议是由ARINC设计,并在1978年部署,使用Telex格式。随后SITA增加了更多的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无线电站。
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的历史
在航空业引入数据链路之前,飞机和地面人员之间的所有通信是由飞行人员使用语音通信,使用VHF或HF语音收音机进行的。在许多情况下,语音传递的信息涉及专门的无线电操作员和发送到航空公司电传系统或后续系统的数字信息。
此外,飞行和客舱人员的时薪取决于飞机是否在空中,如果在地面,则取决于飞机是否在登机口。飞行人员通过语音向分散在各地的无线电操作员报告这些时间。航空公司希望消除自我报告的时间,以防止出现意外或故意的不准确。这样做也减少了人类无线电操作员接收报告的需要。
为了减少机组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数据的完整性,ARINC的工程部门于1978年7月推出了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作为一种自动计时系统。Teledyne Controls公司生产了航空电子设备,启动客户是Piedmont航空公司。
最初的扩展缩写是Arinc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后来,它被改为飞机通信、寻址和报告系统。最初的航空电子标准是ARINC 597,它定义了一个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管理单元,由门、停车制动和车轮上的重量传感器的离散输入组成,以自动确定飞行阶段并生成和发送电传信息。
它还包含一个MSK调制解调器,用来通过现有的VHF语音无线电传输报告。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的全球标准是由航空电子工程委员会(AEEC)准备的。
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运行的第 一天就有大约4000个交易,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它才被主要的航空公司广泛使用。
早期的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经过多年的扩展,支持带有数字数据总线接口的飞机、飞行管理系统和打印机。
系统描述和功能
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作为一个术语是指完整的空中和地面系统,由机上设备、地面设备和服务提供者组成。
机载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设备由带有路由器的终端系统组成,它通过空地子网络路由信息。
地面设备由无线电收发机网络组成,由一个称为AFEPS(Arinc前端处理器系统)的中央站点计算机管理,处理和路由信息。
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消息类型
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消息可能有三大类型:
- 空中交通管制消息用于请求或提供许可。
- 航空运行控制
- 航空行政控制
控制报文用于飞机与其基地之间的通信,其报文可以根据ARINC标准633进行标准化,也可以根据ARINC标准618进行用户定义。
这些信息的内容可以是OOI事件、飞行计划、天气信息、设备健康、连接航班的状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