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客机

超音速运输机(SST)或超音速客机是一种民用超音速飞机,旨在以高于音速的速度运送乘客

协和飞机的最后一次商业飞行是在2003年10月,2003年11月26日的渡轮飞行是其最后一次空中作业。在协和飞机永 久停止飞行后,已经没有剩余的SST在商业服务中了。有几家公司分别提出了超音速公务机,这可能使超音速运输再次回归。

超音速客机一直是最近和正在进行的许多设计研究的对象。缺点和设计上的挑战是产生过多的噪音(起飞时和飞行中的音爆),高开发成本,昂贵的建筑材料,高燃料消耗,极高的排放,以及比亚音速客机更高的每座成本。尽管有这些挑战,协和飞机声称它的运营是盈利的。

历史

超音速飞行

对于民用飞机而言,如今是亚音速飞机一统天下的时代。波音和空客研制的大型喷气客机,其xxx巡航速度都在0.85~0.90马 赫(900~950千米/小时,因而被称为高亚音速飞机。要进一步提高它们的飞行速度,那就必须进行超音速飞行,这时,我们将遇见音障问题。

音障,又称声障。20世纪40年代后期,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在飞行速度达到音速的十分之九(0.9马 赫,约 950千米/小时)时,飞机上的局部气流速度可能就达到音速,产生局部激波,从而使气动阻力剧增。更严重的是,激波会使流经机翼和机身表面的气流变得非常紊乱,从而使飞机剧烈抖动,操纵十分困难。这就是所谓的音障问题。

20世纪50年代,随着喷气发动机研制成功和飞机气动外形设计的改进,人们终于突破了音障,跨越音速,成功进入超音速飞行时代。超音速技术首先被应用在军用飞机上,随着人们对提高民用飞机飞行速度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超音速客机终于应运而生。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