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蚁乐

灭蚁乐是一种有机氯化物,曾作为杀虫剂商业化,后来因其对环境的影响而被禁用。 这种白色结晶无味固体是环戊二烯的衍生物。 它被推广用于控制火蚁,但由于其化学稳定性和亲脂性,它被认为是一种生物累积性污染物。 灭蚁乐的使用促进了红火蚁的传播,灭蚁乐也杀死了与火蚁竞争激烈的本地蚂蚁。 美国环境保护署于1976年禁止使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禁止使用。

生产与应用

灭蚁乐于1946年首次合成,但直到1955年才用于农药制剂。灭蚁乐是由六氯环戊二烯在氯化铝存在下二聚而成。

灭蚁乐是一种胃部杀虫剂,这意味着它必须被生物体摄入才能中毒。 杀虫剂的使用主要集中在美国东南部,以控制外来火蚁 Solenopsis saevissima richteri 和 Solenopsis invicta。 1962 年至 75 年间,大约 250,000 公斤的灭蚁灵被施用于油田(美国 NRC,1978 年)。 大多数灭蚁灵是 4X 灭蚁灵诱饵的形式,它由 0.3% 的灭蚁灵和 14.7% 的大豆油以及 85% 的玉米芯糁混合而成。 4X 诱饵的应用旨在提供 4.2 克灭蚁灵/公顷的覆盖范围,并通过飞机、直升机或拖拉机投放。 还使用了 1x 和 2x 诱饵。 1978年禁止使用灭蚁灵作为杀虫剂。斯德哥尔摩公约禁止生产和使用几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灭蚁乐就是其中之一。

生物蓄积和生物放大

尽管一般环境水平较低,但它广泛存在于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中。 由于亲脂性,灭蚁乐强烈吸附在沉积物上。

灭蚁乐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