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
目录
搪瓷
搪瓷,也称为搪瓷,是一种通过烧制将粉末玻璃熔合到基板上制成的材料,烧制温度通常在 750 至 850 °C(1,380 至 1,560 °F)之间。 粉末会熔化、流动,然后硬化成光滑、耐用的玻璃质涂层。 这个词来自拉丁语 vitreum,意思是玻璃。
搪瓷可用于金属、玻璃、陶瓷、石头或任何能承受熔化温度的材料。 在技术术语中,烧制搪瓷器是玻璃和另一种材料(或更多玻璃)的集成层状复合材料。 珐琅一词通常仅限于在金属上工作,这是本文的主题。 基本上与其他底座使用的相同技术有不同的术语:在玻璃上称为搪瓷玻璃或彩绘玻璃,在陶器上称为釉上装饰、釉上彩或搪瓷。 这种工艺称为珐琅,艺术家珐琅师和生产的物体可以称为珐琅。
珐琅是一项古老且广泛采用的技术,其历史的大部分时间主要用于珠宝和装饰艺术。 18世纪以来,搪瓷也被应用到许多金属消费品上,例如一些炊具、钢制水槽和铸铁浴缸。 它也被用在一些电器上,例如洗碗机、洗衣机和冰箱,以及标记板和标牌。
搪瓷一词有时也用于指代搪瓷以外的工业材料,例如搪瓷漆和涂有聚合物的漆包线; 这些实际上在材料科学方面非常不同。
搪瓷一词来自古高地德语单词 smelzan(冶炼),通过古法语 esmail,或来自拉丁语单词 smaltum,最早出现在 9 世纪的利奥四世传记中。 作为名词使用,珐琅通常是一种涂有珐琅的小装饰物。 Enamelled 和 enamelling 是英式英语中的首选拼写,而 enameled 和 enamelling 是美式英语中的首选拼写。
历史
古代
最早的珐琅均采用景泰蓝工艺,将珐琅置于金壁小格内。 自公元前 3 千年以来,例如在美索不达米亚,然后是埃及,这已被用作一种将石头和宝石紧紧固定在适当位置的技术。 搪瓷似乎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更便宜的方法来达到类似的效果。
已知最早使用珐琅的无可争议的物品是一组来自塞浦路斯的迈锡尼戒指,可追溯到公元前 13 世纪。 虽然埃及的作品,包括来自图坦卡蒙墓的珠宝。 公元前 1325 年,经常被描述为使用珐琅,许多学者怀疑玻璃浆已充分熔化,无法恰当地进行描述,并使用玻璃浆等术语。 似乎在埃及条件下,玻璃和黄金的熔点太接近,无法使珐琅成为一种可行的技术。 尽管如此,似乎有一些珐琅的实际例子,可能是从埃及第三中间期(公元前 1070 年开始)开始的。 但它在埃及和希腊仍然很少见。
该技术出现在高加索北部和中部的科班文化中,可能由萨尔马提亚人传给了古代凯尔特人。 巴特西盾牌(约公元前 350-50 年)上的 26 个地方使用了红色珐琅,这可能是对威瑟姆盾牌(公元前 400-300 年)上使用的红色地中海珊瑚的模仿。 老普林尼 (Pliny the Elder) 提到了凯尔特人 (Celts) 在金属上使用这种技术,而当时的罗马人几乎不知道这一点。 Staffordshire Moorlands Pan 是公元 2 世纪哈德良长城的纪念品,专为罗马军事市场制作,具有凯尔特风格的漩涡形珐琅装饰。 在英国,可能是由于保留了凯尔特人的工艺技能,珐琅一直存在到早期盎格鲁-撒克逊艺术的悬碗。
增加早期珐琅不确定性的一个问题是人工制品(通常是出土的)似乎是为珐琅准备的,但现在已经丢失了填满景泰蓝或内填镶嵌件的任何东西。 这发生在几个不同的地区,从古埃及到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 一旦珐琅变得更加普遍,就像大约 1000 年后的中世纪欧洲,最初使用珐琅的假设就变得更加安全。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在欧洲艺术史上,珐琅最重要的时期是中世纪,从罗马晚期开始,拜占庭开始使用景泰蓝珐琅仿制景泰蓝镶嵌宝石。 拜占庭珐琅风格被北欧移民时期的人们广泛采用。 拜占庭人随后开始更自由地使用景泰蓝来创作图像; 这也被复制到西欧。
莫桑金属制品通常包括圣物箱和其他大型金匠作品中质量最高的珐琅饰板。 利摩日珐琅产于法国利摩日,这是西欧最著名的玻璃珐琅生产中心,不过西班牙也有不错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