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铁狮子

沧州铁狮,也被称为海上卫士吼,是一座铸铁雕塑,位于中国河北省沧州市,距北京西南约 180 公里(110 英里) . 铸于后周的 953 年,铁狮子是中国现存xxx、最古老的铁铸艺术品。 被誉为河北四宝之一。

概述

沧州铁狮子高 5.78 米(19 英尺),长 6.5 米(21 英尺 4 英寸),宽 3.17 米(10 英尺 5 英寸),估计重量为 40 公吨(44 吨)。 根据 Donald B. Wagner 的说法,它高 5.4 米,长 5.35 米,宽 3 米,重 50 吨。 它的背上有一个xxx直径约 2 米(6 英尺 7 英寸)、高 70 厘米(28 英寸)的盆形莲花宝座。

铁狮子是沧州的文化标志,这座城市被称为狮城,当地的啤酒(沧州狮子啤)也因此而得名。

铸造

铁狮子采用单模分块铸造工艺铸造而成。 在这种也被用于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的技术中,制作了雕塑的粘土模型,并在干燥后覆盖上一层新的粘土。 然后将粘土外层切成碎片并在完全干燥之前将其移除。 在下一步中,将材料从内部粘土模型的表面去除,以便为在外部和内部模具之间浇注铁提供空间。 因此,铸件上可见的接缝并不代表独立铁件之间的边界,而是外模件之间接缝的印痕。 铸造确实分几个阶段进行,在这些阶段之间,已经倒入模具中的铁确实冷却下来。 结果,断层线以规则的间隔引入到铸件中,这标志着连续铸造阶段模具的填充高度。 这些断层线由工匠们用锻铁件进行铸造,这些锻铁件被插入上一次浇注的铁的凝固表面,然后在下一次浇注中覆盖。 这些桥接栓的痕迹以及用于将外模与型芯分开的锻铁垫片的痕迹仍然可以在雕塑中找到。

沧州铁狮子

保护

多年来,铁狮子雕塑遭受了各种损坏:到 1603 年,它的尾巴已经丢失。 1803 年,一场风暴掀翻了雕像,导致其鼻子和腹部受损。 1886年,奉地方官之命用石块和砖块加固。 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将铁狮子重新装在石座上。 它的腿上充满了硫酸盐化合物。 可能由于这些干预,雕塑中开始出现裂缝。 因此,大部分化合物在 2000 年进行的修复工作中被移除。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