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保护
词条百科 0
目录
行星保护
行星保护是星际任务设计的指导原则,旨在防止样本返回任务中目标天体和地球受到生物污染。 行星保护既反映了空间环境的未知性质,也反映了科学界在对天体进行详细研究之前保护其原始性质的愿望。
行星际污染有两种类型。 前向污染是指将活生物体从地球转移到另一个天体。 回流污染是将外星生物(如果存在)转移回地球生物圈。
历史
1956 年在罗马举行的国际宇航联合会第七届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月球和行星污染的潜在问题。
1959 年,行星保护工作移交给了新成立的空间研究委员会 .
寻找地外生命是太空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可预见的未来,火星可能是进行这种搜索的xxx可行机会,该行星的污染将使这种搜索变得更加困难,甚至可能阻止 一直以来都是明确的结果,即应采取所有实际步骤确保火星不被生物污染,直到这次搜索圆满完成,并且在适当安排实验和使用适当的航天器灭菌技术方面进行合作 要求所有深空探测器发射当局避免此类污染。
COSPAR 建议和类别
空间研究委员会 (COSPAR) 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有 2000 至 3000 名科学家参加,其任务之一是制定避免星际污染的建议。
它的建议取决于太空任务的类型和探索的天体。

- 第 I 类:任何对化学演化或生命起源没有直接兴趣的地点(例如太阳或水星)的任务。 没有行星保护要求。
- II 类:前往对化学演化和生命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点的任何任务,但航天器传播的污染可能危及生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内容来源于网络,本内容不代表16map.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16map.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16map.com/wiki/nmzeqiwlni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