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凤凰柴窑
目录
凤凰柴窑简介
陈公凤凰柴窑,御窑博物院官方合作窑口,非物质文化遗产窑口。地址位于风景秀丽的景德镇荷塘景区凤凰山附近,紧邻千年古瓷道,在元明古窑址上重新再造明、清柴窑两座。秉承千年陶瓷文化底蕴,传承五百四十四年御窑制瓷精髓,追寻先人的瓷魂匠心,用全传统古法制瓷工艺在断代一百多年后重新再现了从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至公历1911年清宣统3年五百四十四年的御窑宫廷用瓷。让世界独有的景德镇高岭瓷薪火相传,祚永万世!

历史传承

柴窑瓷器—“片柴值千金”
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据记载,柴窑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明代曹昭在洪武年间撰写,明中期由王佐增补的《格古要论》,记载有:“柴窑出北地世传柴世宗时烧者故谓之柴窰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多足麄黄土近世少见”。
柴窑出产的瓷器“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制作精美,光彩绝伦,是当时诸多窑中最佳的。
柴窑是柴宗专门烧制皇宫钧瓷用品的官窑群。早在隋唐时期,中国就已经确立了南青北白的瓷器格局,但是这种固有的局面在宋代彻底打破。北方也开始生产高质量的青瓷,这是宋代大迁徙中瓷工迁徙和技术交流的结果。所以宋代的制瓷发展也像民族融合的过程,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促进了柴窑的诞生。
柴窑自古以来都是被皇权推动发展的 ,柴窑最贵,世不一见。烧制一窑,需要近万吨的七年到二十年之间的马尾松木,对烧造工艺也尤为的高。对陶瓷胎釉发色效果大有提升,并且富含高质可燃的油脂,柴窑烧制的瓷器油润大,可见的气泡层 。上手感受油油润润。掌握烧制柴窑技艺的把桩师傅已经寥寥无几。柴窑的烧制还需要经验老道非遗传承的把桩师傅对窑火的精准把控。一个好的瓷器呈现:胎、釉、画、型、烧缺一不可。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十足的经验。真正的古法制瓷72道程序只多不少,柴窑瓷烧制成本高、成品率低。柴窑如同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它的美不在烧成而在惊喜。在生火的一瞬间,艺术已经将一切都交给了未知,浴火重生中期待那个焕然一新的作品。
柴窑传承人
陈茂衍
正荣堂创始人 ,陶瓷雕塑绘画、专业彩绘绘画人物。
陈正林
50年代新中国最早的一批陶瓷高级工程,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曾担任光明瓷厂设计科总工程师,窑炉建筑公司的总经理。对陶瓷现代工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陈铃凯
凤凰柴窑文化研究院的院长,凤凰柴窑创始人,景德镇学院特聘做客教授。陈院长长期致力于古陶瓷研究,尤其在古代制瓷工艺以及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方面成果斐然,被誉为中国陶瓷界的一位巨匠。
陈逸伦
凤凰柴窑窑口主理人,陈逸伦自小师从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系教授余勐学习绘画,从素描到油画还有陶瓷雕塑。一直深入研究景徳镇的传统制瓷工艺,坚持古法制瓷柴窑烧制。
柴窑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