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公司第六研究院
简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创建于1965年,是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中心,被誉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经过近40年的发展,以成为具备强大竞争力的航天动力高技术研究院。
我院共有下属企事业单位11家,在职职工6500余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各1名,xxx有突出贡献专家6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41名。该院科研设施完备,技术力量雄厚,建有先进的研究、生产、试验设施,其中包括亚洲xxx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全国规模xxx、系统最全的泵性能试验室,以及全国最完善的阀门液流试验室等。
航天六院为我国研制成功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级发动机和各种姿态控制发动机共50余种,参加了60余次火箭发射任务和多次导弹飞行试验,保持了发动机百分之百的成功率。某些产品曾被授予优质常规液体火箭发动机和航天标志产品等称号。
在发展航天主业同时,航天六院充分发挥航天技术优势,开发了以流体机械和机电一体化为特色的系列高技术民用产品200多种,包括特种泵系列、特种阀系列、热能工程及大型成套设备、汽车及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压力容器系列、智能仪器仪表、新型节水设备、印刷包装机械等,广泛用于消防、石油化工、交通、医药、能源、农业、印刷等行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航天六院以人为本,注重开发和提升人才的能力,积极为人才成长和实现个人价值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聚天下英才,做与之文章,航天六院诚挚欢迎各类英才的加盟,共创航天事业的辉煌。
选址
从到秦岭
四十年前,中国开始一场规模宏达的三线建设,当时的指导思想是出于战备考虑,这里山高沟深,十分隐蔽,有利于建造大型,秦岭是一个优良的选择。经过努力,几万人迁到距凤县城12公里的龙口镇,在相当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建设并投入航天科研、生产和试验任务。
通往航天六院秦岭旧址的山
通往航天六院秦岭旧址的山
从秦岭到西安
由于1981年8月,了历史上百年不遇的洪水和泥石流灾害,道、厂房、住宅严重被毁,水、电也中断了,甚至基本生活用品也要靠人到外地背。派人爬过被洪水、泥石流冲毁的铁桥,到宝鸡市向报告了灾情,要求迁到关中平原中部。同时考虑到时代条件的改变,经过调研、制定搬迁方案,中央批准将067整体迁往西安市南的长安区韦曲镇,到1994年全部搬迁完毕。
名字由来
国家于1981年下文命名秦岭山区的067为航天六院。可惜下文后067却于1981年7-8月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泥石流灾害,差点儿被(当时外电报道称:中国的一个航天科研在洪害中消失),但作为中国航天艰苦奋斗发源地的067人提出了自己干,变的响亮口号、顶风冒雨勒紧腰带艰苦奋战,顺利完成了各期各项任务,终于1992年顺利搬迁到了西安,出于稳重考虑,重新申请研究院编号,国家再次命名067为航天第六研究院 。
科研项目 东风五号
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是我国xxx种具备洲际射程的弹道导弹,自服役以来是我国核打击力量的中坚。其衍生型东风五甲、东风五乙均面向新时期的作战要求进行改良,性能上有了明显提升。在可见的将来,创造多个中国xxx的东风五系列还将继续承担核威慑任务。 东风五号发动机初期的研制
东五甲Y1飞行试验
东五甲Y1飞行试验
工作全部在地区进行。根据中央建设三线的战略部署,在陕西着手建设包括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在内的我国第二个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067。该经过5年的抢建,于1970年初步建成。七机部一院于1970年1月决定,发动机的试制由生产厂转到067。并要求该院11所负责东风五号发动机的设计、试验人员,以及生产厂的相应工艺设备,于6月底之前全部迁到067。1971年后,东风五号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以067为主进行。该先后攻克了推力室的燃烧稳定、发动机摇摆、同轴立式涡轮泵研制,以及发动机的减振与抗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世纪70年代以后,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xxx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
长征系列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发动机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研制的。第六研究院的前身是067,他们研制生产的发动机因屡屡创下航天史上的奇迹,被誉为中国航天的金牌发动机。在长二F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中,他们以一流的技术能力确保了xxx的成功,续写了金牌?的奇迹。
1999年,装有他们亲手研制的发动机的长征二号F火箭首次彰显神威,将xxx艘神舟飞船送上太空,欲登的中国人让世界为之一惊。而在此时,看着发动机喷出的炫目火焰,研制者们回忆起那些攻关的不眠之夜,那些在秦岭深处试车的酷暑寒冬的酸甜苦辣,一时百感交集,无语凝噎。
发展状况 主要
航天六院先后为我国大型液体火箭配套液体火箭发动机50余种,研制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在神舟系列飞船、国内外卫星近百次发射中,始终保持着xxx的成功率,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其发动机先后荣获国家金、银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优质液体火箭发动机金牌,并被确定为中国航天标志产品。该研究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在燃烧、特种泵阀、传热、特种密封等领域居于国内xxx水平,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5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3项。该研究院为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发展思
办公大楼
办公大楼
40多年来,航天六院发扬两弹一星、航天和载人航天,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并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科研管理和经营人才队伍。该院现有职工7099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xxx突出贡献专家5名,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49名,享受特殊津贴专家161名;具有高级职称人员853名,中级职称1182名。拥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可招收博士研究生,并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航天六院在发展航天主业的同时,充分发挥航天技术优势,开发了以流体机械和机电一体化为特色的系列高技术民用产品数百种。支柱产品包括:特种泵系列、特种阀系列、热能工程及大型成套设备、汽车及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压力容器系列产品、智能仪器仪表、新型节水设备、印刷包装机械等,这些高科技产品已广泛用于消防、石油、化工、交通、医药、能源、农业、印刷等行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单位 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是我国战略、战术导弹与航天大型运载器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设计单位。于1958年4月2日创建于,现位于古城西安南郊的航天城。40多年来,该所成功研制出了五十多种液体火箭发动机,其中包括大型助推发动机、一、二级发动机、级发动机和姿态控制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已成功用于我国近、中、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并且作为长征系列各型号运载火箭的发动机,成功发射了我国自行制造的通讯、气象、资源、侦察、等共40多颗卫星;同时将澳星、亚星等20多颗外星送入预定轨道。由该所研制的新型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组成的长征二号己运载火箭,已经把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号飞船5次送入太空,为国赢得了空前的荣誉。多年来,该所研制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射成功率始终保持着xxx的记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该所现有职工110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60余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3人,省部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5人。该所具有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和工程力学三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可招收博士研究生,现已培养出50多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促进对外技术合作与交流,积极邀请外国专家、学者来所进行和技术咨询,同时选派优秀的科技和管理人员到国外、考察,造就出新一代技术过硬、作风顽强、素质优秀的科研队伍。在几十年的研制实践中,十一所人创造了团结拼搏、科学严谨、自强自立、争创一流的十一所。并在这种激励和鞭策下,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取得了丰硕的科研,共荣获了xxx重大40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240多项;其中一级发动机荣获国家质量金,姿态控制发动机荣获国家质量银。
在新的世纪里,十一所人把目光紧紧瞄准世界航天先进技术水平,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开展预先研究,抓紧研制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动机和新一代战略导弹发动机,将以全新的姿态,为中国航天事业,为人类和平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做出更大的贡献。该所主要需要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空气动力学等专业的毕业生。
第六研究院西安航天发动机厂
西安航天发动机厂(七一○三厂)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是我国研制、生产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专业厂家,也是我国xxx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专业生产厂。主导产品长征系列液体火箭发动机,以xxx的成功率将神舟五号飞船及澳星、风云、返回式卫星等在内的中外80多颗卫星送入太空,使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先进之列。工厂位于西安市南郊,占地面积297000平方米,现有职工2000余人,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个航天事业部及6个子公司,具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品涉及航天发动机、压力容器、印刷包装机械、纺织机械等20多种,形成集科、工、贸于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新兴企业集团。多项产品荣获国家金质和银质,工厂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全国先进集体、部级重大贡献先进单位等多种荣誉称号,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第六研究院xxx六五研究所
坐落在古城西安南郊航天城、创建于1965年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xxx六五研究所,主要从事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姿态控制发动机试验及其相关技术研究,是亚洲试验推力xxx、功能齐全的综合性试验技术研究中心。一六五所技术实力雄厚,科研经费充足,具有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和个人发展空间。全所职工1000余人,拥有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检测技术、真空低温、环保、化工等多种专业技术人员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00余人,xxx、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9人,享受特殊津贴的专家20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6人,自2000年以来出国(境)培训、考察、学习等共100多人次。一六五所在我国航天事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所有在轨运行的卫星及神舟号飞船,都是用经过一六五所试验定型的火箭发动机运载的;建所30多年来,一六五所共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科技进步、国防科工委和航天总公司重大科技80多项。
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航天六院(西安航天科技工业公司)作为发起人设立,利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流体技术和平台惯性技术开发民用高科技产品,严格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的高科技企业,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上市公司。公司以特种泵、钣金冲焊型液力变矩器、智能IC卡燃气表为高科技主导产品,并具有光机电一体化设备、金刚石工程钻机、工业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应用等产品的研制、生产和试验能力。
公司利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技术开发的新型车载消防泵和建筑消防泵,解决了常规消防泵无决的汽蚀和密封问题;利用航天产品真空钎焊和钣金技术开发的冲焊型液力变矩器,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利用航天惯性器件精密加工及控制技术开发的新型IC卡燃气表,实现了供气智能化。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多项产品华宇、天庆、苍松、天锥等四个注册商标的使用权,先后获得7项国家使用新型专利,多项产品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及国家重点新项目,曾多次获得省国防科技进步、西安市高新区百强企业、西安市优秀高新技术企业等殊荣。
公司拥有一支集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于一体,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多层次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享受特殊津贴的专家3名,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含高级技师)53名,专业技术人员106名,年轻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级管理人员中硕士5名,本科以上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19%。 公司始终以人为本、求实创新的企业,发挥航天高科技优势,体现人的xxx价值,追求人与科学的根本和谐,实现个人与公司同步发展。
第六研究院计量测试研究所
西安航天计量测试研究所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承担着航天六院型号产品研制、生产和试验过程中检定、校准和测试任务,为型号研制量值准确和数据可靠提供基础保障,是国防科工委陕西区域计量站第三校准实验室。先后通过省、市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获得陕西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委托检测实验室资格和国家校准实验室资格,是国家计量、测量、服务管理达标单位。
计量测试研究所现有职工127名,其中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21人,技术人员占在册职工的76%。崇尚人才是xxx资源的,具备有效的政策,积极营造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鼓励充分发挥个人智慧,重视职工的学习和培训,支持技术人员不断地深造,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投资组建的西安航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西安市优秀单位、诚信经营和商品质量消费者满意单位。可承担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工程低压配电的设计、安装、调试和技术咨询。公司研制生产的全电子电能表、IC卡系列预付费电能表、复费率电能表、多用户IC卡电能表、多功能三相电能表、集抄系统、智能水表等产品得到市场的青睐,系列产品荣获西安市质量先进产品、名优产品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