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锐

  

王金锐,1946年10月11日出生,男,汉族,人,大学本科,现为教授,1975年7月加入中国。担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学分会常务委员、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声诊断和介入超声。

  王金锐,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学医学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超声学组组长,大学医学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科组组长。

   个人简介

1965年至1970年在医学院学习;1970年至1981年在达拉特旗医王金锐院任内科医师;1981年至1995年在鄂尔多斯中心医院工作,期间三次在美国儿童医院和托马斯杰婓逊医学院以访问学者短期学习;1995年至2001年任医学院教授;2001年至今任大学第二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教授。2002年至2006年任北医三院超声科主任。1988年担任硕士生导师,2002年担任博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生15 名,博士生3名,博士后 1 名。

   个人作品

  现已发表《超声造影在肾囊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Elastographic Evaluation of the Temporal Formation of Ethanol-Induced Hepatic Lesions》等论文50余篇。主编《实用腹部诊断学》、《肌肉骨骼系统超声影像学》,参编《医学影像学》等17部专著。

   研究方向

  超声诊断,介入超声,超声造影

   教育经历

  1965年9月-1971年7月:医科大学(原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

  1979年10月-1981年1月:北医大xxx医院心内科、医科院阜外医院。

  1995年、1997年、1999年分别在ThomasJeffersonUniversityHospital、TheChildrensHospitalofPhiladelphia访问学者学习。

   工作经历

  1970.08-1981.10达拉特旗医院住院医师

  1981.10-2001.04鄂尔多斯中心医院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2005.09-至今医科大学教授)

  2001.04-至今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教授(2003年至今博士生导师)

   科研

  1.在我国首先开始了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的研究实验。结果不仅显著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并发症,而且避免了术者和患者长时间X线的有害照射。

  2.介入性超声在肾及肾周围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的研究被列入腔道泌尿科新进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3.在国内率先进行了超声引导心包穿刺与置管引流,解决了少量和局限性心包穿刺的安全性问题。

  4.国内率先探索使用潘生丁静脉注射联合二维超声动图观察室壁运动异常诊断冠心病,提高了诊断的性和性。

  5.在国内率先应用组织多普勒进行局域心肌功能的研究。

  6.在国内最先应用超声导向硬化微创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宫外孕,获得较好的效果。

  7.早在2001年,进行了世界首例胎儿肺囊肿超声导向硬化治疗,使肺囊肿在未出生前获得微创成功治疗。现在患儿已经读小学,发育和智力完全正常。

  8.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与工业大学戴志飞教授、美国ThomasJeffersonUniversity刘吉斌教授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在国内率先进行多功能模态造影微泡的研究,并引起世界关注。2009年,研究论文Quantum-dot-modifiedmicrobubbleswithbi-modeimagingcapabilities,Nanotechnology,2009,20,425105.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NANOTECHNOLOGY,并配以新闻报道。《Nanotechnology》期刊在其后的文章中引用了该论文并给予很好的评价。

  9.在治疗诊断联用制剂的研究方面又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Gold-NanoshelledMicrocapsules:ATheranosticAgentforUltrasoundContrastImagingandPhotothermalTherapy被选为HotPaper(热点)论文发表在Angew.Chem.Int.Ed.(2011,50,3017-3021,IF13),并被NatureMaterials(2011,10,264)和Wiley出版社分别以LocateandKill和DoubleStriketoFightCancer为题进行了亮点报道和评述。同时被Nanowerk,SonoWorld等30多个纳米和超声领域的知名专业网站转载。NatureMaterials(NATUREMATERIALS,VOL10,APRIL2011,www.nature.com/naturematerials)的评述指出,诊断技术与最佳治疗的联合,称为治疗诊断学,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其优势十分明显,尤其是对于癌症,为开发先进的癌症诊断治疗技术提供了新的和方法。

   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第六、七届常务委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医师定期考核超声专业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

  卫计委(原卫生部)人才中心全国卫生人才评价专家

  卫生部国家医师考试审、命题专家

  血管超声规范化培训指导委员会专家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超声(电子版)副总编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副主编

  中国医学影像学副主编

  医学参考报超声医学频道常务副主编

  腹部超声检查指南、肌骨超声检查规范起草专家组组长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起草专家组副组长

   获情况

  自参加工作以来,获多项殊荣。

  1986年被评为自治区特等劳动模范;

  1987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章;

  1986、1988连续二年评为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

  198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9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7年获自治区科技兴区特别;自治区白求恩章。

  1999年人事部、卫生部、国家科委联合授予国家杰出科技工作者一等功。

  2006年获基金、

  2009年获2008年度杰出人才;

  2007年被评为市优质服务标兵。

  199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1995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87年获五.一劳动章,198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荣立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一等功,三次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获基金等多项荣誉和励。 1992年至2007年担任自治区第八、九、十届代表。

   主要论文

  1HengteKe,ZhanwenXing,BoZhao,JinruiWang*,JibinLiu*,CaixinGuo,XiuliYue,ShaoqinLiu,ZhiyongTangandZhifeiDai*,Quantum-dot-modifiedmicrobubbleswithbi-modeimagingcapabilities,Nanotechnology,2009,20,425105.

  2.HengteKe,JinruiWang,ZhifeiDai*,YushenJin,EnzeQu,ZhanwenXing,CaixinGuo,XiuliYue,JibinLiu,Goldnanoshelledmicrocapsules:atheranosticagentforultrasoundcontrastimagingandphotothermaltherapy,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2011,50(13),3017-3021.Hot.HighlightedbyNatureMaterialsandWiley-VCH.

  3.HengteKe,JinruiWang,ZhifeiDai*,YushenJin,EnzeQu,ZhanwenXing,CaixinGuo,andXiuliYue,JibinLiu,Bifunctionalgoldnanorod-loadedpolymericmicrocapsulesforboth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imagingandphotothermaltherapy,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2011,21,5561-5564.

  4.ZhengbaoZha,‡aShuminWang,‡bShuhaiZhang,aEnzeQu,bHengteKe,aJinruiWang*bandZhifeiDai*.TargeteddeliveryofCuSnanoparticlesthroughultrasoundimage-guidedmicrobubbledestructionforefficientphotothermaltherapy,Nanoscale,2013,5,3216-3219.

  5.ShuminWang,ZhifeiDai,HengteKe,EnzeQu,XiaoxuQi,KuoZhang,JibinLiuandJinruiWang*,UltrasoundContrastImaging-GuidedPhotothermalTherapyforBreastCancerUsingGoldNanoshelledMicrocapsulesinNOD/SCIDMice,EurJRadiol.,2014,83(1),117-122..

   著作和译作

  一、主编

  1.曹海根、王金锐主编《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xxx版(1994年)、第二版(200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1月,ISBN7-117-07202-4

  2.王金锐、Rethy.KChhem、刘吉斌、LevonN.Nazarian主编《肌肉骨骼系统超声影像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10月,ISBN978-7-5023-5778-8

  3.刘吉斌、王金锐主编《超声造影显像》,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6月,ISBN978-7-5023-6625-4

  4.戴志飞、岳秀丽、王金锐主编《仿生膜材料与技术》,科学出版社,2010年4月

  5.王金锐、勇强主编《实用血管疾病超声诊断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

  二、主译

  王金锐、刘吉斌主译《血管超声必读》。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年12月xxx版,ISBN978-7-5091-6131-9.

  王金锐主译《影像专家鉴别诊断超声医学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年10月。

  曹海根王金锐主译《肌肉骨骼系统超声诊断》。上海科学技术普及出版社,1992年

  三、副主编

  谢敬霞杜湘珂主编,唐光健王金锐副主编。《医学影像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xxx规划教材大学医学教材)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年9月,ISBN978-7-81071-369-6

  玉新、张运主编,王金锐等副主编。《超声医学高级教程》(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用书)。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年2月,ISBN978-7-5091-5529-5

  徐智章主编,张爱宏王金锐副主编《现代腹部超声诊断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ISBN:9787030204271

  田家玮、姜玉新、张运主编,王金锐等副主编《临床超声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ISBN:978-7-11712-619-9

  袁光华、张武主编,姜玉新、王金锐副主编《超声诊断基础与临床检查规范》,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等7部。

  参编

  《现代介入超诊断和治疗》(刘吉斌主编)、《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超声医学》(唐杰、姜玉新主编)、《中华医学影像学-超声学》(邓又斌主编)等27部。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