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沟镇

  枞阳县汤沟镇,历史上是重要的港口和商埠,为古桐城县四大名镇(枞、汤、孔、练)之一,解放前有小上海之称;解放初为湖东县县城(1949-1955)。后因长江洪涝,县城搬至枞阳镇,并更名为枞阳县。现为枞阳县xxx大镇,枞阳县东部重要的、文化、经济商贸中心,且为安徽省中心建制镇、安庆市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优美乡镇,是桐城派鼻祖、享誉清初文坛的桐城三祖之一刘大櫆的故乡。

   乡镇简介

汤沟镇汤沟镇始建于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古桐城四大名镇之一,是著名桐城派大师刘大櫆(祖居村人)的故乡,清代时曾有丹霖夜雨、赖子回帆、琵琶积雪、鲟落雁、三官晓钟、断桥渔火、莲塘秋月、水村夕照汤沟八景闻名遐迩。

  名优特产豆制品、水产品、珍珠、莲藕、无公害蔬菜等享誉,优质石膏板材、精品彩瓦、优质画木、纺织服饰、PVC管材、英凯机动车畅销省内外。全镇个体工商户1220余家;规模工业企业8家;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

   人文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曾为湖东县治。因1954年长江溃堤,汤沟被淹,县城迁址。自古以来,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现为枞阳县东部重要的小商品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商品贸易直接辐射周边6个乡镇18万人口。1992年,原汤沟区撤区并乡,改建为汤沟镇;2005年原仪山乡整建制并入汤沟镇,现镇域面积108.4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9.67万人口,其中镇区人口3.64万人,为省级中心建制镇,安庆市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和优美乡镇。

  

汤沟镇文化教育源远流长,是桐城派大师刘大櫆的故乡。刘大櫆、姚鼐、刘开曾先后收徒于此,史炳荣创办丰乐书院于汤家沟。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现全镇已有1所完中4级初级中学,22所完全小学,13所公办和私立幼儿园,拥有县第二人民医院和21所乡村卫生诊所,1所电影院,拥有电视服务中心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该镇人文景观优美,清时有丹霖夜雨、赖子回帆、琵琶积雪、鲟鱼落雁、三官晓钟、断桥渔火、莲塘秋月、水村夕照,八景闻名遐迩。

   地理交通

地理优越,资源优势明显,人文优美,水陆交通便捷,南依长江黄金水道和下北线公,汤沟镇与池州市隔江相望,通过长江汽渡直达池州、黄山,西临白荡湖,北接铜安公和合铜黄高速,汤谋公穿境而过。

   经济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着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2001年和2002年,该镇在全县目标岗位责任制综合考核评比中,连续两年位居xxx,城镇建设单项考核居全县首位,参加市宜城杯竞赛荣获第二名。2002年,全镇人均收入2080元,其中镇区居民人均收入2850元;全镇楼房率已达96%,人均居住面积超过30平方米,全镇自来水通水率达97%,电视覆盖率达xxx,程控电话用户5800多户,移动电话3900余部,城镇化水平达到31%。按照商贸型城镇定位模式,汤沟镇确立建镇兴工,建镇强农,建镇活商,建镇富民的总体发展思,以城镇建设为龙头,近几年来,共投入建设资金6000多万元,建设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工程20多项,镇区的道、供水、电力、通讯、房屋、市场等工程建设突飞猛进,历史名镇已展示现代风貌。乡镇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全镇个体私营企业已发展到1500多个,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有6个。

  

201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5.2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亿元,全镇人均纯收入6350元,城镇化水平达到36.2%。近年来,获全省思想工作先进集体,在全市创建文明乡镇竞赛中获先进乡镇,被评为安庆市科普示范乡镇。汤沟镇获省、市、县各类项100多项,省、市、县、报刊、等各大新闻先后300多次报道了汤沟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按照商贸型小城镇定位模式,汤沟镇确立了建镇兴工、建镇强农,建镇活商、建镇富民的总体发展思,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劳务经济发展迅速,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社会更加和谐与稳定。

  现已形成五大支柱产业:

  (1)以豆制品、调味品为主体的食品加工业,汤沟牌豆制系列产品已声名远播,产品畅销省内外;

  (2)以仲明武石棉瓦、振翔防盗门、PVC管及陈洲建筑公司为主体的建筑建材工业;

  (3)以英凯牌小型机动车、电机泵为主的机械制造工业;

  (4)以休闲娱乐餐饮为主体的社会服务业;

  

(5)以特种不产养殖和蔬菜、棉花种植业为主的特色农业。汤沟镇

  2002年,该镇乡镇企业营业收入4.14亿元,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92.3%,完成增加值1.35亿元,企业新增固定资产600多万元,年工商税费560万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重点开发利用低产田低效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和蔬菜种植业,积极扶持种养大户,在特色、规模、档次上下功夫。全镇已在陈洲圩、大新圩等周边地区发展水产6500余亩,全镇从事水产养殖人员1000多人,养殖珍珠800多万只,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养殖大户有60多户,有些大户年收入超过100万元。在祖居、陈公、跃进已建立三个蔬菜发展,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近年来该镇发展迅速,牢牢抓住机遇,振兴古镇指日可待。

  商贸重镇、水乡古镇、历史名镇的汤沟镇,诚迎八方客商来镇投资兴业,欢迎四方宾朋来镇作客。镇党委、近年来不断优化投资和人文,主动迎商、亲商、安商亲情服务,设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计划生育、集镇建设、民政、城镇社保、农村合作医疗等实行一站式办公,全程服务。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实行镇长负责制,分管副镇长具体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所、文化电视站、计生服务所等实行、所长责任制,各方协调,主动配合,诚信为本,服务于民。

   乡镇建设

  汤沟镇2014年一事一议建设项目共17个,总投资404.6万元,惠及5.3万人。由于受政策性因素影响(棺木拆解和村支两委换届工作),截止8月份,一事一议项目建成3个村,正在建设的8个村,其他的村正按镇公共交易站招标程序积极组织中。为确保今年这项民生工程顺利按时落实到位,汤沟镇党委、高度重视,采取多项举措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面完成一事一议工程项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民生工作,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工作责任。驻村科干民生工程对象村主动作为,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政策补各项政策贯彻落实。

  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对全镇实施的17个项目分别明确责任领导和具体业务人员,实施一对一的工作责任制,对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三是抢抓时间,加快进度。要求本月15日前所有未招投标的项目必需完成招投标,本月底前所有的一事一议项目必需全部完工,要求将前期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切实掀起9月份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确保按民生工程要求的时间落实到位。

  四是强化督导检查,明确时间。对未完的一事一议项目分别建立倒排时间表和线图,并进行重点督导检查,明确竣工时间,倒排工期,在建设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动员加快建设民生工程步伐。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