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

毕业于大学,经济学硕士。历任财政部官员、期货交易所会员管理中心主任、风险投资公司及私蓦投资公司执行总裁、上市证券公司总裁。为民建云南省委委员、民建中央财金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委员、北大PE投资联盟会员。

1990-1993.9 在国家财政部工作,1993-1999 在商品(期货)交易所工作,任会员管理中心主任;兼任交易所下属公司总经理;2000-2002 在新(天津)风险投资公司工作,任副常务总经理;出任合作项目信能(深圳)产业投资公司总裁,参与对信托、保险及医药业的投资;2003-2009.8在太平洋证券公司工作,任筹备组组长、总裁;2009.11- 任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2010.12 创立普凯资本管理有限公司(ProCapital),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社科院研究员

廖一,女,1962年生,汉族,文学学士,研究员。出版专著11部,在省级以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专业负责与参加并完成国家、省部级和市州厅级研究课题多项,部分论文、参与著作、完成课题获得省部级和国家、省级有关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等级。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现当代文学文化,现当代报告文学和传记文学,地域文化等。

科研

学术著作

《新时期东北文学的流变》(独著),摄影出版社,2004年出版。

《社会转型 文化 人》(独著),摄影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东北文学综论》(合著),文史出版社,1997年出版。

《东北文学史论》(合著),文史出版社,1998年出版。

《东北文学新论》(合著),文史出版社,2000年出版。

《19-20世纪东北文学的历史变迁》(合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东北文学五十年》(合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东北文学六十年》(合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冲突与融合–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民族关系》(合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松原历史文化研究》(合著),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

《文学通史》(合著),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

《传记文学的崛起与勃兴》(合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鄂华作品研讨会文论集》(合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出版。

学术论文

《北大荒流人文学及发展》(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8期。

《苏赫巴鲁传记文学研究》(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3期。

《赵本山现象对文化产业的》(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3期。

《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的海外发展》(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2期。

《从马原到余华–叛逆与回归》(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2期。

《世界传媒发展中的中国传媒业》(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6期。

《世界传媒发展中的中国传媒业》(独撰),《新华文摘》2005年第5期。

《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6期。

《鄂华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独特存在》(独撰),《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6期。

大众文化与文学作品阅读中的灰色地带–当代地摊小说分析报告》(独撰),《图书馆学研究》,1999年第6期。

《单纯与原色》(独撰),《满族文学》2001年第1期。

《近十年东北传记文学发展趋势》(独撰),《辽宁传记文学》2009年第4期。

《近十年东北传记文学发展趋势》(独撰),《辽宁传记文学》2011年第6期。

《重塑泥娃》(独撰),《人文科学》2003年第11期。

90年代东北传统文学的嬗变》(独撰),《荆门职业师院学报》2005年第1期。

《天籁颂族魂 健笔塑天骄》(独撰),《松花江文学》2011年第1期。

《海外华人发展与华媒整合互动》(独撰),《荆门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

《大象无形 行者》(独撰),《荆门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苏赫巴鲁系列传记文学研究》(独撰),《荆门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满族说部中的传记文学特征》(独撰),《东北史地》2014年第5期。

科研项目

《各阶层读者社科信息需求变化与现状研究》子课题(主持),国家社会基金课题,1995年。

《现当代东北传统文学的嬗变》(主持),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04年。

《北大荒流人文学及发展》(主持),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14年。

《赵本山现象对文化产业的》(主持),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10年。

《当代传记文学研究》(主持),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12年。

获情况

《鄂华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独特存在》获第五次省社会科学优秀论文类三等;全国人文科学优秀三等。

《辽远与苍茫背景中的东北人–当代东北传记文学文化内涵》获全国传记文学学会传记文学优秀论文。

《东北文学史论》获第五次省社会科学优秀著作类二等。

《东北文学五十年》《东北文学六十年》获第六次省社会科学优秀著作类一等。

《赵本山现象对中国文化产业的》获省社科联第四届优秀科研。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