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舱增压
目录
机舱增压
机舱增压是一种过程,其中将经过调节的空气泵入飞机或航天器的机舱中,以便为高空飞行的乘客和机组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对于飞机而言,这种空气通常在压缩机级从燃气涡轮发动机中排出,而对于航天器而言,则是在高压的低温罐中进行的。在将空气通过一个或多个环境控制系统分配到机舱之前,将空气冷却、加湿,并在必要时与再循环空气混合。机舱压力由流出阀调节。
虽然xxx批实验增压系统在1920年代和1930年xxx始使用,但直到1938年,波音307 Stratoliner才问世,这是xxx架配备增压机舱的商用飞机。这种做法将在十年后变得普遍,尤其是在1949年引入英国的de Havilland Comet,这是世界上xxx架喷气客机。尽管最初取得了成功,但在1954年发生了两次灾难性的失败,使全球机队暂时停飞。发现原因是金属进行性疲劳的综合原因和飞机的皮肤压力,当时航空工程师对这两者的了解还很有限。从彗星学到的关键工程原理直接应用于所有后续喷气客机的设计,例如波音707。

需要机舱增压
在海拔10,000英尺(3,000 m)以上的海拔高度上,加压变得越来越必要,以保护机组人员和乘客免受由于高于该高度的外部低气压而引起的许多生理问题的风险。对于在美国运营的私人飞机,如果机舱高度,机组人员必须使用氧气面罩,在12500英尺以上的高度停留30分钟以上,或者机舱高度随时达到14000英尺。在海拔超过15,000英尺的地方,还需要为乘客提供氧气面罩。在商用飞机上,机舱高度必须保持在8,000英尺(2,400 m)或更短。还需要对货舱加压,以防止损坏对压力敏感的货物,在再次加压时可能会泄漏、膨胀、破裂或压碎。
-
机舱高度
机舱内的压力在技术上被称为等效有效机舱高度,或更普遍地称为机舱高度。这被定义为根据诸如国际标准大气之类的标准大气模型在具有相同大气压力的平均海平面之上的等效高度。因此,机舱高度为零将具有在平均海平面处发现的压力,该压力被认为是101.325千帕斯卡(14.696 p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