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合度
词条百科 4
目录
齿合度
在配位化学中,齿数(来自拉丁语 dentis ‘tooth’)是指给定配体中与配位络合物中的中心金属原子结合的供体基团的数量。 在许多情况下,配体中只有一个原子与金属结合,因此齿数等于 1,配体被称为单齿(有时称为单齿)。 具有一个以上键合原子的配体称为多齿或多齿。 配体的密度用希腊字母 κ (‘kappa’) 描述。 例如,κ6-EDTA 描述了一种通过 6 个不连续原子进行配位的 EDTA 配体。
齿合度与触觉不同,因为触觉专门指配位原子连续的配体。 在这些情况下,使用 η (‘eta’) 表示法。 桥接配体使用 μ (‘mu’) 表示法。
类
多齿配体是螯合剂并按其齿数分类。 有些原子不能形成配体可以形成的xxx可能数量的键。 在那种情况下,未使用配体的一个或多个结合位点。 这些位点可用于与另一种化学物质形成键。
- 双齿(也称为二齿)配体与两个原子结合,例如乙二胺。
- 三齿配体与三个原子结合,例如三联吡啶。 三齿配体通常通过两种连接方式结合,称为 mer 和 fac。 fac 代表面部,供体原子排列在八面体的一个面周围的三角形上。 mer 代表子午线,其中供体原子围绕八面体的一半展开。 环状三齿配体,如TACN和9-ane-S3以面部方式结合。
- 四齿配体与四个供体原子结合,例如三亚乙基四胺(缩写为 trien)。 对于不同的中心金属几何形状,根据配体的拓扑结构和金属中心的几何形状,可能存在不同数量的异构体。 对于八面体金属,线性四齿三联体可以通过三个几何形状结合。 三足四齿配体,例如 三(2-氨基乙基)胺,更受限制,并且在八面体上留下两个顺式位点(彼此相邻)。 许多天然存在的大环配体是四齿的,例如血红素中的卟啉。 在八面体金属上,它们留下两个彼此相对的空位。

- 五齿配体与五个原子结合,例如乙二胺三乙酸。
- 六齿配体与六个原子结合,例如 EDTA(尽管它可以以四齿方式结合)。
- 密度大于 6 的配体是众所周知的。 配体 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酯 (DOTA) 和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酯 (DTPA) 是八齿的。 它们特别适用于结合镧系离子,通常配位数大于 6。
稳定常数
通常,金属络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的齿数相关,这可归因于螯合效应。 多齿配体如六齿或八齿配体倾向于比低齿数的配体更强烈地结合金属离子,这主要是由于熵因素。 稳定常数是评估配位络合物热力学稳定性的定量指标。
内容来源于网络,本内容不代表16map.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16map.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16map.com/wiki/nmjeci4loi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