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虫链模型

聚合物物理学中的蠕虫状链 (WLC) 模型用于描述半柔性聚合物的行为:相当坚硬,连续的链段指向大致相同的方向,持久长度在聚合物的几个数量级内 聚合物长度。 WLC 模型是 Kratky–Porod 模型的连续版本。

模型元

WLC 模型设想了一个连续灵活的各向同性杆。 这与自由连接链模型形成对比,自由连接链模型仅在离散的自由铰链段之间灵活。 该模型特别适合描述较硬的聚合物,连续的片段显示出一种协同性:附近的片段大致对齐。 在室温下,聚合物采用平滑弯曲的构象; 在 T = 0 {displaystyle T=0} K 时,聚合物采用刚性棒状构造。

对于xxx长度 L 0 {displaystyle L_{0}} 的聚合物

其中 P {displaystyle P} 是聚合物的特征持久长度,k B {displaystyle k_{B}} 是玻尔兹曼常数,T {displaystyle T} 是xxx温度。 在有限温度下,聚合物的端到端距离将明显短于xxx长度 L 0 {displaystyle L_{0}} 。 这是由热波动引起的,热波动导致未受干扰的聚合物呈盘绕、随机配置。

然后可以求解聚合物的取向相关函数,它遵循指数衰减

一个有用的值是聚合物端到端距离的均方值

请注意,在 L 0 ≫ P {displaystyle L_{0}gg P} 的极限下,则 ⟨ R 2 ⟩ = 2 P L 0 {displaystyle langle R{2}rangle =2PL_{ 0}} 。 这可以用来表明 Kuhn 段等于蠕虫状链的持续长度的两倍。 在 L 0 ≪ P {displaystyle L_{0}ll P} 的极限下,则 ⟨ R 2 ⟩ = L 0 2 {displaystyle langle R{2}rangle =L_{0} {2}} ,并且聚合物表现出刚性杆行为。 右图显示了随着持久性长度的增加,从灵活到僵硬行为的交叉。

生物学相关性

来自 Lambda 噬菌体 DNA 拉伸的实验数据显示在右侧,通过分析附着在 DNA 上的珠子的布朗波动来确定力测量值。 该模型使用了 51.35 nm 的持久长度和 1318 nm 的等高线长度,如实线所示。

其他可以有效建模为蠕虫状链的重要生物学聚合物包括:

  • 双链 DNA(持久长度 40-50 nm)和 RNA(持久长度 64 nm)
  • 单链 DNA(持久长度 4 nm)
蠕虫链模型
  • 结构化 RNA(持久长度 2 nm)
  • 非结构化蛋白质(持久长度 0.6-0.7 nm)
  • 微管(持续长度 0.52 cm)
  • 丝状噬菌体

拉伸蠕虫状链状聚合物

拉伸时,热波动的可及范围减小,这导致熵力作用于外部伸长。可以通过考虑聚合物的总能量来估计该熵力。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